劉金剛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fā)展,教師開始不斷向有限的課堂時間要效率,因為一節(jié)課僅四十幾分鐘,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有助于提高和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也成為廣大教師急于破解的重要問題,本文從幾個方面對此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高中數學新課標要求:要重視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更加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能力,要研究好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方法,使四十五分鐘的課堂發(fā)揮出極致的教學效率,讓學生獲得更多知識,提高各種能力。
一、充實的課前準備
眾所周知,課前不備好課就不會講好課,教師講起課來也是會使學生不知所云。這就要求教師備好課。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和基礎,也是重要環(huán)節(jié)。正如古代《禮記·中庸》中所說的“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做任何事情,事前有準備就可以成功,沒有準備就會失敗。講課若是先有準備,就不會讓學生聽不明白;只有提前做好準備,才不會有錯誤發(fā)生。所以,若要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則必須做好備課這一環(huán)節(jié),要認真?zhèn)湔n,深入學習新課標,挖掘教材主旨,領會編者的意圖,查閱各種相關資料、習題,可充分利用教科書、教學參考書、網絡資料等,胸有成竹,講起課來才會滔滔不絕,順理成章,條理清晰,揮灑自如,學生聽起來才能感興趣,才能喜歡,才能聽懂,才能進入教學情境,教師只有提前備好課,才能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及教學水平。當今社會是飛速發(fā)展的時代、知識爆炸的時代,突飛猛進的知識更新,更需要我們時刻學習,為自己充電,否則就會被時代淘汰。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素質教育不斷得到人們的認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已成為當今教育的主旋律。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傳統(tǒng)教學談不上環(huán)境的優(yōu)化,因為那時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聽之任之,教學氛圍異常清冷,教學缺少生機和活力,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難以得到有效培養(yǎng)。為改善這一局面,,我們必須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一點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非常重要,因為數學學科屬于抽象思維的學科,缺少形象性和生動性,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感到枯燥乏味,且高中數學知識繁多復雜,更容易使學生感到厭倦、煩惱。若教師不能很好地解決此問題,學生則會漸漸懈怠對這門學科的學習。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重中之重。先要讓學生對高中數學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講課時則要研究教學方法,要營造學習氣氛,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使教學環(huán)境呈現(xiàn)出和諧、平等、民主、祥和的氣氛。比如,我在執(zhí)教“解三角形”一課時,利用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問道:大家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吧,那是古人的一種美好向往,我們今天用現(xiàn)代化登月工具能實現(xiàn)了,那么月亮到底距離我們多遠呢?曾經有兩個外國科學家在1671年時測出了月球距離地球390000公里,他們是用什么方法測出來的呢?學生在這樣的故事下就對問題產生了極大的學習興趣,我便順勢引出教學內容。通過前面的故事引導,學生顯然對這節(jié)課的學習產生了興趣,他們自然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這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三、以學生為學習主體
當今的教學理念倡導以學為主體,即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學習,學生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體,他們才是學習的真正主人。所以,我們要力改傳統(tǒng)教學模式,要擺好教和學的位置,調整好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要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從機械地接受知識變?yōu)榉e極主動地學習,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強化他們的自主學習意識。對于“拋物線”,教材上是這樣描述的:平面內與一個定點F和一條定直線L(L不經過點F)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滿足條件的所有點所組成的圖形)叫做拋物線。我先告訴他們,L和F沒有特殊位置要求,然后讓思考:F(-2,2)與定直線L:x+2y=0的距離相等,求F點的軌跡。學生發(fā)現(xiàn)當點F在L上時,F(xiàn)的軌跡是直線;當F不在L上時,F(xiàn)的軌跡是拋物線。這樣學生的主體性就凸顯出來了,教學效果也有了明顯提高。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我們的教學就成功了。所以,我們要努力研究新課標,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參與教學,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吉林省前郭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