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煙流
【摘 要】我國著名語文教育家葉圣陶指出:“我們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術(shù)等。而不去管理思想、情感等問題?!薄白魑闹螢槲淖制鋬?nèi)容實不出思想和感情兩端?!笨梢娗楦性趯懽髦械闹匾饔谩H绾卧谧魑慕虒W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呢?下面分別從作文指導、作文批改和作文講評三個方面來談一談。
【關(guān)鍵詞】語文;作文;寫作技巧
一、指導要切實際,有話說,易動筆
1.命題要新、實、小、活
小學作文題目往往舊、大、深。所謂舊,有些題年年寫,反復寫,如《記一件有意義的事》《我最熟悉的一個人》《我們的學校》等。所謂大,即范圍大,無從下手,如《假期生活》《慶?!傲弧薄返?。所謂深,立意深奧,小學生把握不了,如《路》《明天》等。長此以往,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漠然和棘手。因此,在指導學生作文時,命題要力求新、實、小和活。新,推陳出新。同一個內(nèi)容,換一個角度,學生就有興趣,如《記一件有意義的事》可換成《這件事教育了我》,《我的媽媽》可變?yōu)椤秼寢尩氖帧坊颉秼寢尩膼邸返取?/p>
實,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如《我愛做的一件事》《我最想得到什么》《我班有這樣一個人》等,這樣的題目,能使學生有話可說。
小,取材范圍小,如《運動場上的一幕》《當語文試卷發(fā)下以后》《這節(jié)課老師表揚了我們》,就此審題取材,學生不會茫然。
活,讓學生靈活自由地選擇自己最熟悉的寫作材料。
2.引導學生寫有趣、真實的材料
眼下,部分教師布置作文時有個通病,即給個題目,籠統(tǒng)簡單說說就萬事大吉,導致是學生提筆時常常無從下手。下面是我從某報刊上看到的兩種指導作文的實例,內(nèi)容相同,方法迥然。
內(nèi)容:抓住特點寫人物外貌。
方法A:教師先講述什么是人物描寫,為什么要描寫人物外貌,怎樣抓住特點寫人物外貌等;然后讓學生進行人物外貌的筆頭訓練。
方法B:教師先設(shè)問激趣:(1)你照相以后取相片,如果給的是別人的照片,你喜歡嗎?為什么?(2)一兩歲的小孩為何能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媽媽?學生討論得出結(jié)論,描寫人物的外貌如同照相,寫“這個人”要像“這個人”,要像“這個人”就要寫出“這個人”特點。接著教師出示一側(cè)描寫人物外貌的短文。短文是指導前教師有意布置一個優(yōu)生寫的。短文中沒出現(xiàn)人物的名字,但同學們讀了卻知道寫的是班上某一個同學,因為它寫出了人物的特點。緊接著教師讓小作者談寫作體會,并幫助歸納:一是觀察仔細;二是比較,找出特點;三是按一定的順序記敘。最后讓學生互相觀察,寫班上一個同學的外貌。
兩種指導方式,前者呆板,空洞說教;后者寓教于趣,具體實在。效果可想而知。
二、批改要抓住閃光點,善交流,激熱情
批改作文的過程實際上是師生心靈溝通,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批改時,情感的投入越多,學生收獲也就自然越大,因而也就越有益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情感。因此,教師要強化評語的感情色彩,增強感召力,讓學生看了感動。
如何強化評語中的感情色彩?
對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無論是大到構(gòu)思立意,布局謀篇,還是小到開頭、結(jié)尾、過渡照應乃至于某個恰到好處,恰如其分的詞或句子,教師都應該本著“多贊揚少批評”“多鼓勵少訓斥”的原則,熱情地加以褒獎。對寫作基礎(chǔ)差的學生的評語不僅應如此,且更應抱著希望、給予信任、加以鼓勵。
我曾了解到一位寫作基礎(chǔ)差的小學生。每次作文勉強合格,后來換了一位語文教師,不久這位小學生的作文進步很快。據(jù)了解,現(xiàn)在的教師善于挖掘、捕捉其成功點和閃光點,及時肯定,激發(fā)了這個學生的寫作熱情。通過評語,教師與學生進行的不僅是方法上的交流,更是感情上的交流。從此,這位學生從厭寫到愛寫,每寫出一篇文章都主動給老師看,還常常寫日記。
教師批改的語言,應盡量委婉親切,和藹友善,多用商量討論的口吻。如“這樣改,你看行不行?建議換成……”“此句是否準確恰當,請細加琢磨”“這個詞換成另一個詞,那就更好了”“這段敘述不清楚,再好好想一想事情的經(jīng)過是怎樣的”……學生看了諸如此類的批改語,會感到教師在信任他,再寫時,積極性將大增。
三、講評要點燃希望,講效應,增信心
以前我在講評作文時,總愛宣讀幾個寫作尖子的作文,以做范文,或拿差生作文當“靶子”。這樣,水平差的學生總也品嘗不到自己的作文被老師認可的滋味,久而久之,便有被冷落的感覺,因而喪失寫作的積極性,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師生之間情緒對立,作文效果可想而知。認識到這一點,我改變了策略,在作文講評時,對他們哪怕是微小的進步,都在講評時予以肯定和鼓勵,滿足其情感需要,使之看到希望充滿信心。有位教師曾介紹他既要“小天鵝”,更愛“丑小鴨”的做法,很值得借鑒。他在班上開展作文競賽,評法別具一格。將全班分成好、中、差三組,比賽項目不同,要求不同,分別評出優(yōu)秀,給予獎勵,差生有進步,發(fā)“進步獎”并讓其下次升級參賽,人人有參賽資格,個個有獲獎的可能,獎一朵紅花,一支鋼筆,一塊橡皮,雖微不足道,但作用很大,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點燃其渴望成功的火花,增強其寫作信心。
結(jié)語
總而言之,情感應貫穿寫作的始終,教師應充分抓住寫作前的指導、寫作后的批改和評講三個環(huán)節(jié),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熱情,并使之與寫作知識、寫作技巧融為一體,使學生筆下生花。
【參考文獻】
[1]許雅珊.小學語文學生寫作能力提高策略淺析[J].考試周刊,2018(90)
[2]李玉先.小學作文教學有效性探析[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