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坡,南坡的上坡位關鍵詞:金花茶;林下套種;生長效應;坡位;坡向中圖分類號:$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9-0201-031引言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為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喬木,是世界珍稀的觀賞植物與種質資源,被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名錄》"/>
盧愛紅
摘要:以防城金花茶為例,在三元區(qū)毛竹林下進行套種,探討了不同坡向、坡位對套種金花茶的影響。結果表明:毛竹林下套種的金花茶當年地徑、苗高和抽梢表現(xiàn)為南坡>北坡,南坡的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北坡的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關鍵詞:金花茶;林下套種;生長效應;坡位;坡向
中圖分類號:$7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9-0201-03
1引言
金花茶(Camellia nitidissima C.W.Chi)為山茶科山茶屬常綠小喬木,是世界珍稀的觀賞植物與種質資源,被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名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科研價值和經(jīng)濟價值,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茶族皇后”、“東方魔茶”。用金花茶的嫩葉和花可制成茶飲,具有明顯的降血糖和尿糖作用,對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有獨特神奇的功效,能有效的改善糖尿病“三高”癥狀,具有很高的開發(fā)價值。本文通過在毛竹林下開展金花茶栽培試驗,研究不同坡向、坡位條件下金花茶的生長效應,以期為金花茶在當?shù)赝茝V栽培提供科學技術和技術支撐。
2材料與方法
2.1試驗地概況
三元區(qū)系亞熱帶氣候,試驗地處北緯26°1219"~26°1220”,東經(jīng)117°2737”~117°2738”,年均氣溫17-19.4℃,年無霜期240~300d,年降水量1600~1800mm之間。試驗地位于三元區(qū)莘口鎮(zhèn)曹源村底曹源,10林班8大班1小班。海拔293~402m,坡度平緩,林地土壤為黃紅壤,土層厚度1m以上。毛竹林立竹數(shù)1800株/hm2,平均胸徑9.2cm,郁閉度0.6~0.7。
2016年春,在毛竹林下套種防城金花茶3年生嫁接苗,地徑1.5cm,高度80cm,種植密度為900株/hm2。2016年底成活率達92%。2016~2018年3年間施行統(tǒng)一的撫育管理措施。
2.2試驗設計與方法
2018年12月,在對林分全面踏查后,分別在南、北坡的上、中、下坡位各隨機設置了3個20mX20m的樣地,每個樣地間隔20m以上,共計18個樣地。于2019年1月枝葉生長休眠停止后,在每個樣地逐株量取地徑、樹高和冠幅。地徑用游標卡尺量測苗干離地面5am處的直徑,樹高用鋼卷尺量測頂梢最高處的高度,冠幅取苗木的南北向和東西向樹冠寬度的平均值。共采集142組數(shù)據(jù)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2.3數(shù)據(jù)處理
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方差分析法進行分析。
3結果與分析
3.1毛竹林下金花茶的生長表現(xiàn)
調查結果顯示,金花茶的整體生長情況,不同坡向、坡位生長情況,詳見表1。其描述性統(tǒng)計量見表2。
3.2不同坡向對金花茶生長的影響
分別對比地徑、苗高、冠幅有不同坡向的生長情況,最后根據(jù)顯著性值,得出只有冠幅達到極顯著水平。而表1、2可知,毛竹林下套種金花茶在南坡的地徑值表現(xiàn)無顯著差異,苗高平均值表現(xiàn)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冠幅平均值大小表現(xiàn)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毛竹林下套種金花茶在北坡的地徑值表現(xiàn)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苗高平均值表現(xiàn)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冠幅平均值大小表現(xiàn)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
由表1、2亦可知,同一品種的金花茶在毛竹林下套種,不同坡向的生長量總體表現(xiàn)為:南坡>北坡。南、北坡不同坡位間的金花茶冠幅生長達到顯著水平。主要因為金花茶移植到毛竹林下的3年,苗木適應山地種植環(huán)境后,南坡光照持續(xù)時間長、光照強度大,且一定郁閉度毛竹林下散射光使得氣溫和濕度適合金花茶的生長發(fā)育,對熱帶性樹種防城金花茶更適宜在南坡種植,且枝條萌芽狀態(tài)好。
3.3不同坡位對金花茶生長的影響
分別對比地徑、苗高、冠幅有不同坡位的生長情況,最后根據(jù)顯著性值,得出只有冠幅達到極顯著水平。為什么?由表1、2可知,同一品種的金花茶在毛竹林下套種,不同坡位的生長量總體表現(xiàn)為:上坡位<中坡位<下坡位。因為不同坡位對防城金花茶的影響,主要是上坡土層薄、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條件差,而中、下坡土層厚度逐漸增加,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不易流失,更有利于金花茶的生長。在苗木移植初期,苗高和地徑的生長表現(xiàn)不明顯。
3.4坡向×坡位的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不顯著,為什么?由表3可知,經(jīng)多因素方差分析,坡向與坡位對毛竹林下套種的金花茶地徑、苗高和冠幅的交互作用不明顯。
4結論與討論
通過試驗研究的結果表明,坡向和坡位作為重要的立地因子,對金花茶生長起到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坡向主要是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的影響,坡位則是土壤水分和養(yǎng)分的影響。
本次試驗主要觀測生長初期的金花茶嫁接苗,苗木初期的生長狀況貫穿于整個生長周期。不同坡向和坡位對金花茶的生長影響,也將隨著苗木的生長而變化,也可以在今后的實踐中進行研究。
目前,毛竹林下套種金花茶的技術還處在初步試驗階段,旨在發(fā)展林下經(jīng)濟,既促進農(nóng)民增收,又有利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林下種植金花茶實現(xiàn)了林地產(chǎn)出的長短結合,有效提高了林地生產(chǎn)力,增加了經(jīng)濟收益。通過建立金花茶林下種植示范基地,有效示范、帶動金花茶在三明地區(qū)的推廣種植。同時,也為加快建設“實力三元、創(chuàng)新三元、宜居三元”提供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真正讓群眾感受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