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智考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防城港市上思縣第一幼兒園,廣西 防城港 535500)
如今“全民健身”、“陽光體育”的口號十分響亮,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們幼兒教師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肩負的幼兒體育教育責任和使命。而籃球活動,本身就是一項有氧運動,將它應用到幼兒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創(chuàng)辦中,不僅可以開發(fā)幼兒左右腦,更可以強化幼兒身體素質,提升幼兒心理素質,促使身心和諧發(fā)展。基于此,本文展開了關于幼兒籃球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分析,希望可以很好地滿足幼兒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
眾所周知,幼兒的天性就是玩,但是,怎樣玩?如何有趣的玩?如何在玩中學這是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對此,我們希望可以從籃球教學活動入手,通過打造寓教于樂的課堂氛圍,從而有效提升幼兒園整體辦學質量。但在此之前,我們需要首先明確籃球教學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意義,其一,它可以幫助幼兒掌握各種籃球運動運球、傳球、接球技能,其二,是可以幫助幼兒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完成籃球教學規(guī)定的動作,其三,是可以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提高幼兒的身體抵抗力,更可以促使幼兒良好個性品質和合作意識的形成。
圍繞籃球教學的跑、跳、走、抓等訓練項目,我們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豐富的教學游戲,這樣的操作方式,不僅可以滿足兒童對趣味游戲的心理需求,更可以開發(fā)幼兒多元智慧,讓幼兒戶外游戲氛圍緊緊包圍住學生,同時又可以讓幼兒在體育籃球活動中形成對走、跑、跳、爬、頂球、滾球、拍球等動作的深入理解,達到幼兒籃球活動的創(chuàng)設寓教于樂的效果。
比如,針對于小班孩子們設計的“海豚寶寶玩球”、“袋鼠媽媽跳”以及“小狗追球”等游戲,在游戲情節(jié)上較為單一,便于幼兒理解和模仿動作,另外,還結合了“角色演繹”的游戲教學優(yōu)勢,這十分符合小班幼兒的整體年齡特點,又可以有效點燃幼兒的體育活動欲望。其次,我們還針對于中班和大班的孩子設計了左右手換拍的游戲,即左右手連續(xù)換拍籃球五十下,并且換拍兩次,這樣每只手都可以得到一百五十次的拍球練習機會,在換手拍球的同時,可以有效點燃兒童的參與興趣,更鍛煉幼兒的左右腦協調能力。
此外,我們還可以參考網絡上或者其他學校的游戲設計意見,比如創(chuàng)設“我就是你”的伙伴游戲,游戲的開始是由兩名幼兒用手托球的方式運球前行,之后到達下一個中轉站,是讓幼兒用自己的肚子配合伙伴的肚子夾著球學螃蟹橫著走,如此,在完成跨越、轉彎的過程中,知曉合作與配合的重要性,強化幼兒合作精神和團結協作能力。
有目共睹的是,每名幼兒雖然在年齡上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在性格、能力和經驗等方面,卻有著各自的發(fā)展趨勢,存在個別差異。在實施幼兒園籃球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我們要客觀尊重幼兒獨立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特點,盡量從幼兒的角度去看待問題,把握幼兒的內心世界想法,從而幼兒的心理世界入手,實施差異性籃球活動的組織和創(chuàng)辦。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合格的教師,不僅要學會教育學,更要學會心理學。”把握幼兒的內心想法,針對性的進行個體化指導,這樣可以保證每位幼兒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實質性提高。比如,對于平時性格怯懦,不愛運動和交談的幼兒,我們應當多在籃球活動中給予他們關心和關愛,多問問他們,“你覺得老師這樣做好嗎?”、“你想要怎樣組織籃球活動呢?”、“老師的籃球活動你喜歡嗎?”等,這樣可以通過交流知曉幼兒內心的真正想法,從而合理調整好籃球教學指導線路。
環(huán)境、氛圍可以影響一個人,也可以改變一個人,所以,對于籃球活動的創(chuàng)辦,我們要盡量從趣味性教學氛圍構建入手,重視對孩子們良好個性品質和合作交往等能力實施教學培養(yǎng)。
比如,通過設計“小組滾”的游戲,可以有效增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增加幼兒與幼兒之間互動、合作和探究的積極性,讓幼兒形成良性交往,在游戲中學會主動合作克服困難,不拋棄,不放棄,堅韌不拔,堅持不懈,促使幼兒健康、茁壯成長。
總而言之,籃球活動是一個富有挑戰(zhàn)和探索的世界,對于幼兒的綜合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幼兒教師在實施此類教學活動時,一定要緊緊把握住幼兒教學改革的精神內涵,從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出發(fā),勇于創(chuàng)新,設計多種多樣的有趣的活動,讓教學方法與時俱進,從而大力推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