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強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三實驗小學 福建 泉州 362500)
體育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重要學科,其對幫助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全面發(fā)展等有積極作用。由新課程改革相關理念要求也能發(fā)現(xiàn),體育教學活動中應在教育觀念、教學方法上不斷更新完善,確保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如在教學方法上引入快樂教學策略,有助于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升教學有效性。因此,本文對快樂體育教學策略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于快樂體育教學,可將其概念界定為課堂活動中能夠使學生享受到快樂情緒體驗,該體驗下完成學習活動,以此實現(xiàn)體育學習目標,這種教學方式稱之為快樂體育教學。從快樂體育教學的特點看,主要表現(xiàn)在:第一,學習性特點。快樂學習的目的在于服務于“學習”,教學互動中切忌完全停留在為“快樂”而“快樂”,避免出現(xiàn)快樂體育教學方向錯誤情況。第二,引導性特點,快樂體育教學活動中,強調尊重學生主體性地位,但并不意味教室外安全放縱不管,而需以自身的智慧有創(chuàng)造性的改變課堂氛圍,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體驗,發(fā)揮自身組織者、引導者角色。第三,成功體驗性。如何克服對體育活動的“恐懼”,要求小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有較高的成功體驗強度,這樣更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中[1]。
2.1 賞識鼓勵法的運用。低年級學生生理、心理發(fā)育并不成熟,不具備較強的抗挫能力,且不具備較高的自我認識程度,一旦遇到學習困難,便會出現(xiàn)畏懼心理。特別對于體育教學中,涉及較多基本動作要領,部分學生學習相對較為困難,要求教師及時給予幫助,避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xiàn)較差的體驗。對此,教學中可引入賞識鼓勵法,以練習爬桿教學內容為例,小學生可能出現(xiàn)爬至一半停滯不前的情況,此時教師應給予激勵性的話語,并配合其他同學一起為爬桿學生打氣助威,引導其掌握正確的技巧與力度。即使學生未能完成訓練動作,也需給予一定的鼓勵,告知勤加練習便能成功,給予鼓勵性話語,防止學生因失敗而喪失學習信心。特別部分學生身體素質較差,教師更應注意關注學生心理變化,多給予賞識與鼓勵,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2.2 情境導入法的應用??鞓敷w育教學法應用中,主要需考慮是否與教學實際要求、學生身心特點吻合。具體引入該教學策略,首先可從情境引導法的應用上著手,其主要解決學生對于較多單調、枯燥學習內容興趣缺失的問題。由小學生身心特點可發(fā)現(xiàn),對于外在環(huán)境給予關注度較高,特別相對形象、直觀的事物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個人情感在這種環(huán)境或物體上所受影響較為明顯。因此,教學中考慮將情境引入,通過設置故事情節(jié)等方式,提高學生學習體驗。以“立定跳遠”教學內容為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提供兔子頭飾道具,告知學生需做“小兔子采蘑菇”動作,由學生模仿小兔子,練習立定跳遠,活動開始前與結束后均需講明與總結立定跳遠的要點,保證學生動作的規(guī)范性,這樣學生在該情境下快樂的完成學習過程[2]。
2.3 游戲競賽法的應用。除上述教學方法外,體育教學活動中,應考慮如何使學生的潛能充分發(fā)揮,在掌握基本體育技能的同時,在其他如團隊合作能力等方面強化。對此,教學中可引入快樂體育教學方法,如競賽游戲方式,以“快速啟動”練習為例,教學中采取分組形式,指導學生通過聽口令,一對一直線上相互抓捕,可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同時在團隊合作意識上加強。再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融入較多趣味性活動,如部分要求較高的技術動作,教師通過配樂方式,使學生在音樂聲中完成動作練習,既能保證學生肢體放松,且可陶冶情操,保證教學效果。另外,如體操分腿騰躍活動中,游戲選擇“跳人馬接力”方式,學生掌握基本技術動作的同時,學習積極性較高。值得注意的是,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均應注意配合有效的教學評價方式,一般以生成性評價為主,評價語言選擇激勵性話語,以此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3]。
快樂體育教學策略的應用是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應正確認識快樂體育教學的基本內涵,采取有效的快樂教學方法,包括賞識鼓勵法、情境導入法以及游戲競賽法等,這些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