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景泉
(浙江省東陽市白云昆溪小學 浙江 東陽 322100)
圖片環(huán)游法是一種依托于繪本或圖片產生的教學方法,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使用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思考和表達,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其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具備很好的應用意義。下面就結合實際情況對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如何應用該方法進行詳細的說明。
圖片環(huán)游法的第一要素就是“想象”。在繪本教學開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繪本的外觀進行猜想,結合自己的想法對故事展開聯想,這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自主能力[1]。舉例來說,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選用《We’re going on a bear hunt》繪本作為材料,封面具有較強的聯想性,封面上有一位年輕的父親和三個孩子,分別是一個嬰兒(坐在父親肩頭)、一個走在最前面的活潑男孩兒、一個穿著裙子的漂亮女孩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結合繪本題目《我們去獵熊》進行合理分析,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會猜想“這是一家人”、“是一個晴朗的好天氣”、“一家人外出游玩”、“他們會遇到許多奇妙的事”……也會引發(fā)疑問“他們最后抓到狗熊了嗎”、“為什么要抓狗熊”等等。提到的透過一張封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上述猜想,不僅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氛圍,還有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對于繪本內容的好奇程度明顯提升。在實際的學習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每一張圖片背后的故事進行想象,在閱讀過“Swishy swashy!”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依據下一張“過河”的畫面進行想象,學生能夠很快的猜到再下一張主人公過河的場景,還會思考繪本中會使用何種擬聲詞,在看到“Splash splosh!”時還會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這樣不僅能夠合理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提升授課效果,還能夠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其能結合已知內容自主對未知知識進行猜想。
在繪本的閱讀中,由于部分繪本存在一定的難度,所以學生需要結合圖畫進行猜想,這也是英語繪本教學的一大功能,教師應靈活運用這一點,借助繪本內容及生詞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樣不僅能夠提升教學效果,還有助于擴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教師在使用《I went walking》這一繪本進行教學時,就可以引導學生依據繪本內容“猜詞”,繪本中有“black cat”、“brown horse”、“green duck”等“顏色形容詞+動物名詞”的表達形式,且有豐富的配圖和鮮明的顏色,教師在講解過“black cat”之后就可以引導學生猜測“brown horse”,結合圖片中棕色的馬可以簡單的得到答案,在以往的教學中應用效果較好。這也是圖片環(huán)游法的重要內容之一,借助圖片使學生展開思考,能夠使其掌握不理解的單詞或短句,還能夠加深記憶,對于記憶單詞也有很好的效果[2]。
除了想象及思考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繪本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以《From head to toe》繪本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圖畫引導學生學習head頭、neck脖子、shoulder肩膀、arms手臂、hands手、chest胸部、back背、hips屁股、knees膝蓋、legs腿、foot腳及toe腳趾十二種身體部位及turn my head(轉頭)、thump my chest(捶胸)等多種動作,配合畫面,教師可以針對某一個學生不理解的單詞及短語進行引導,如在學習“turn my head”時,教師就可以結合畫面中企鵝的動作,說出“我會轉動頭,你會嗎?”引導學生根據畫面表達出中文,再用中文對照繪本內容,這樣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同時,繪本中大量使用“I am a___and I ___。Can you do it?I can do it!”句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此句式的表達進行練習,學會套用句式及意思轉述,如“我會跑步,你會嗎?”、“我會畫畫,你會嗎?”等等,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動作,利用一些簡單的單詞進行造句,并開展對話練習,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其表達能力。有關教師應認識到圖片環(huán)游法的積極意義,結合繪本內容,摘挑重點句式及簡易句式,引導學生進行語言表達,逐漸提升其對英語表達的自信心和表達水平。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想象、思考及表達,引導學生對故事進行“續(xù)寫”或“改寫”,并用英語體現出來,不懂的單詞或句子請教教師,這樣也可以促進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提升。
綜上所述,圖片環(huán)游法在小學英語繪本中具有很好的應用效果,有關教師可以積極使用該方法,在繪本學習中充分利用好繪本內容,引導學生想象繪本內容、對生詞及故事節(jié)進行思考,還應對學生的表達能力進行鍛煉,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能夠極大的提升教學效果,對于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也有一定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