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鳳
(福建省南平實驗小學 福建 南平 353000)
數型結合作為目前最為常見的教學方法,包含著“數”和“型”結合,以數構型、以型思數。數學學習都離不開數型,數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學生往往難以理解,特備是正處于啟蒙階段的小學生,數學教師教學中必須尊重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引導學生利用“型”來理解抽象的“數”概念,并通過對“型”的理解來開拓學生的數學思維。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型結合的應用,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賦予課堂趣味性,還讓整個數學課堂更加靈動。
小學階段,數學啟蒙最先需要學習的就是數字,簡單的1、2、3……,再到加減乘除。傳統(tǒng)教學中一年級的數學老師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都是采取簡單的黑板數字教學,過于僵硬刻板,學生學習也是死記硬背,這樣的方式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也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實際上,利用數型結合引導學生的數字認識,學生能夠更快的認識數字、記憶數字。例如,數學教師就可以通過把數字轉變?yōu)閳D形,比如“1”就像“棍子”;“2”就像“鴨子”……,通過將數字轉變?yōu)閳D形,學生看到這樣有趣味的圖形,很容易被吸引眼光,潛移默化自然就學會了數字。同時,這樣的數型結合能夠幫助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數字,比如:當學生在家里看到鴨子,會順其自然的想到數字“2”,極大的深化了學生的數字記憶,也化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為靈動有趣。再如“加減法”教學過程,“5+3=?”,教師剛開始教學時可以讓學生畫圓圈的形式來計算,畫5個圈,再畫三個,畫好學生自己數一下也就很容易明白,有利于學生提高解題方法。
由于小學生正處于啟蒙階段,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尚未成熟,面臨著數學問題經常無從下手,那么數學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新數型結合方式,將復雜抽象的數學問題通過數型結合的方式具體化,例如:用一些平面圖或者卡片圖等,幫助學生理清數量關系,復雜數學問題簡單表達。如,數學經典題“雞兔同籠”,如果教師采用常用的解答方法來講解,學生往往聽得十分吃力。但是,若是創(chuàng)新數型結合的方法來解答,就容易多了。教師可以用一個圓圈代表動物的頭,兩條豎線表示動物腳,數學教師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動手自己畫圖,畫的過程發(fā)現多了、少了都可以修改。畫好之后請幾個同學來展示一下,說說想法,這樣的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最終學生也從畫得過程明白“雞兔同籠”中有幾個頭、幾個腳,達到數學教學的目標??偠灾?,創(chuàng)新數型結合方式,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促進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
數學教學中,對于一些重難點,數學教師總是需要多費心思、多花時間來講解,而因為小學生本身的認知能力和數學思維存在局限,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效果并不佳。這時,數學教師可以合理利用數型結合方式開展課堂教學,以畫促思,通過形象直觀的圖形來突出數學重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比如:教學《周長》內容,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過程,首先提出數學問題:2個正方形的邊長都是6CM,現在要把這兩個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那么請問同學,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呢?這時有些同學會脫口而出“48CM”,再問其他學生,雖然會覺得有疑義,但是又說不出具體哪里有問題。確實,剛上三年級的學生僅靠想象思維來解題有點困難,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同學們,可以畫出來看一下”,學生紛紛執(zhí)筆開始畫,不一會就會有不同的答案了。學生最后通過畫圖都得到答案,這道數學題也就解決了。通過這樣的數型學習,不僅使得數學的重難點教學事半功倍,同時也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實現數學課堂靈動性。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數型結合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把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幫助學生理解,讓整個數學課堂教學變得靈動起來。但是,數型結合并不是簡單的應用,需要教師創(chuàng)新數型結合,利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型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合理利用數型結合方法,開展重難點教學。相信只要活用“數型結合”,就可以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讓整個數學課堂更加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