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朝麗 北京體育大學體操教研室
體操在我國的體育項目中有著輝煌的成績,也是當今很受群眾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一直以來體操不僅被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列入到教學大綱中進行教學,而且在社會很多兒童教育機構中體操也逐漸成為了主要的課程組成部分。快樂體操是組織者通過利用各種五顏六色的器材、多種多樣的組織形式和練習方法在快樂的氣氛下鍛煉兒童的體能、智能、心能等能力,使兒童在游戲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得到鍛煉,為兒童未來的健康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快樂體操從以前的新新項目逐漸變成如今大家所關注和喜愛的教育內容,很多的專家學者和體操奧運冠軍、體操愛好者們也開始將關注的重心投向快樂體操的教學價值和文化價值研究上。因此,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出于社會對快樂體操教學人才的大量需求下,高等體育院校如何對快樂體操人才進行挖掘,如
何培養(yǎng)該類人才,如何增加相關教學內容等,來滿足社會的發(fā)展,拓寬學生就業(yè)面,同時促進我國體操事業(yè)的快速發(fā)展,這就需要體育教育工作者們進行思考并采取措施。
快樂體操教學是一門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綜合能力的課程,想要學生能夠快速掌握好該門課程內容和實踐教學能力,除了實踐教學,理論教學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理論教學過程中,可將快樂體操作為一個專題進行講授,對其在國內外的發(fā)展情況,國內市場的需求,各俱樂部的開展情況、教學的意義、教學的內容、方法、價值、特點等等進行介紹,使學生對該項目在國內外的開展現(xiàn)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內容等有初步的認識,并從中發(fā)現(xiàn)其價值,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習的思想覺悟和動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在教授大學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體操動作內容和方法中通過提問和情景設定的方式進行拓展延伸,通過不同的情景設置和任務要求,如小組任務、故事引導等,逐漸將快樂體操的相關內容穿插到教學中,豐富學生的知識,激發(fā)學生對快樂體操教學的思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學生業(yè)余時間帶領參觀快樂體操的器材場地和教學,參與體驗快樂氣氛的快樂體操課堂,讓學生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和了解當下的發(fā)展情況,從而堅定信念,提高學習的動機。除此之外,體操任課教師還可在學生課間休息時和訓練課后放松時給學生多講講自身的體操運動和教學經(jīng)歷的感受和近幾年接觸到的國內外一些快樂體操教學案例,讓學生從中受到感染和啟發(fā),激勵學生成為一名兒童健康發(fā)展的守護者。
實踐教學能力對于學生來說是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所有教學中最重視和最關鍵的內容之一,特別是對于體操教學來說更是重中之重。因為一名體操教育者只有具備良好的教學能力、組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才有可能安全的、成功的組織好一堂完整的體操課。
在實踐教學內容的設計方面,體操教師要結合當前社會的發(fā)展情況,根據(jù)不同的社會需求和兒童不同的年齡階段生理特點、成長規(guī)律和課程內容來分階段設計教學內容,并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遵守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快樂體操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能,快速建立教學自信。
在教學實踐訓練課方面,體操教師讓學生在掌握原有難度技術動作的同時,還要教授學生學會如何將難度動作進行分解或降低難度,使其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練習。因為兒童自身能力問題,學習的動作難度不會像中小學或大學難么高,所以學生學會如何將這些體操動作經(jīng)過分解練習法,讓兒童經(jīng)過不同的分解輔助動作練習,逐步提高身體素質,最后完成完整動作的教學方法。此外,體操教師還要根據(jù)兒童的練習特點,增加相應的保護幫助手法的教學內容,保證課堂的安全性。
課堂設計和組織方面,由于兒童的自律性和關注持續(xù)時間上都遠遠不如大孩子,所以教學的設計(如一堂課中各部分內容在時間上應該如何分配)和課堂的組織(練習的形式、器材的設置和場館的運用)等都與其他項目教學組織有很大差別,所以體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把這些相關知識穿插到大學的體操實踐課堂中,豐富學生知識,培養(yǎng)組織意識和能力。
最后,在語言的表達方面,體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多舉例,通過不同的情景設置,讓學生站在兒童的角度思考語言的表達,如詞匯、語氣、語速等的運用,要多用兒童聽得懂的,形象的、直觀的術語來進行動作要領的講解,讓學生提前進入角色,去體驗不同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以往的高等體育院校體操教學內容中主要注重理論教學和實踐技能訓練教學這兩種教學模式,雖能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但是對他們的實際教學能力的鍛煉較少,導致 學生缺乏社會實踐教學經(jīng)驗,無法獲得有效的感悟和體驗,進而造成學生既不能滿足從事教學的任職需要。為了轉變這一局面,使學生們能快速進入角色,盡早適應社會、開展工作,高校體操教師除了通過多媒體教學法、情境創(chuàng)設教學法等教學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對學生的教學能力進行提升之外,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下時間以小組形式對快樂體操課程進行研究探討,以作業(yè)形式完成“一堂課”的完整設計工作,并在課堂上進行模擬教學,該項作業(yè)評定成績納入學年成績總評。如此,不僅能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此外,還可推薦學生去社會相關俱樂部擔任助教,開展學習實踐,使學生通過實踐經(jīng)驗交流和實際操作體驗提升教學技能。
快樂體操作為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主要推廣的體育項目之一,如何把體操推向全國,教師是必不可少的主力軍。教師作為知識與技能的傳播者、組織者和指導者,教學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快樂體操傳播的質量和效果。由此可見,為了快樂體操能健康發(fā)展,構建一個能夠領會快樂體操內涵、掌握教學方法、指導教學實踐的師資是極其重要的。因此,體操教師在較好的完成教學工作之外,應加強快樂體操相關內容的學習,借此提升自身的教育綜合能力。教師們可每年不定期參加相關部門組織的快樂體操教練員和輔導員培訓班,從而提高教師的組織教學能力。此外,還可多參加國內全國快樂體操和國際學校體操比賽等執(zhí)裁工作,通過與各專家學者交流,掌握快樂體操發(fā)展的最新情況。最后,還可多查閱國內外快樂體操相關的書籍和視頻并進行深入學習,積累知識、開闊眼界。
由上述可見,如今國家體育總局體操運動管理中心在大力推廣快樂體操,而快樂體操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人才的培養(yǎng)迫在眉睫。高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基地,在體教體操專業(yè)的課程的設計中增加快樂體操相關教學的內容、組織和方法,從思想、知識、組織、教學實踐等方面,使學生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升素養(yǎng)、提高技能,使其跟上當前體操事業(yè)發(fā)展前進步伐,有效拓展步入社會就業(yè)能力。這是實現(xiàn)快樂體操事業(yè)發(fā)展和個人發(fā)展有機融合的上佳途徑,也是實現(xiàn)高校體操教育帶動少兒體操教育雙贏的優(yōu)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