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江西省余干縣玉亭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西 余干 335100)
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指出:“閱讀教學就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通過閱讀教學,使學生學會閱讀,學會理解,通過學生、教師、文本以及作者之間的對話,培養(yǎng)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能力,提高學生感受、理解、欣賞的能力,讓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
我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在如何使我們的教學有效,并且求高效方面作出了具體的研究,“問題導學、互動探究”教學模式在整個中小四至六年級全面鋪開并試用且初具規(guī)模?!靶〗M合作式”的茶館式座位法。教學案與“導學案”的設計與使用,小組捆綁式的學生評價方案是這一教學模式具體化的表現(xiàn)。這一系列的改革,恰好注重了在閱讀教學中,從學生、教材的實際出發(f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自主質(zhì)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扎實的朗讀訓練,整合課內(nèi)外的教學資源,同時,進行閱讀評價,為學生打造一個在小學語文新課堂教學改革下更為開放而又有活力的閱讀課堂。從而,使我們的教學突顯其有效性。那么在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的具體操作中需要注意些什么?下面就以親身的感受談幾點建議與做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始終認為興趣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增粘劑,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成了有凝聚力的內(nèi)核。只有孩子產(chǎn)生閱讀的內(nèi)部動力,才能開發(fā)心智,提高自主閱讀合作探討意識,這就要求我們運用各種方式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
1.1 精心設計“導學案”。學習最大的興趣,也是對學習內(nèi)容的興趣。基于這一點,每個學期開學前,我們就通過集體備課,整合全年級語文教師的智慧形成我們教學的共案,完善導學案的設計?!皩W案”是文本與學生間的學習橋梁。是學生學習文本的“路線圖”。是有效閱讀教學的載體,或者說是學生如何學習的“指南”。任何教學方法的使用,都是為了能讓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有效地碰撞,導學案的合理設計可以很好地促進學生與文本間,師生間、生生間的閱讀互動。因此,精心設計導學案可以使用學生拿到導學案時就產(chǎn)生閱讀文本的興趣,思維也隨之活躍起來。
A.優(yōu)化導學案的語言表達
“導學案”基本包括目標導航、重難點導航、學法導航、知識鏈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達標測評等幾大相對固定的板塊,可視具體課型作出刪減。每一板塊的表達角度都站在學生的角度。以第一人稱“我”進行敘述,學生也便有了學習主人翁之感。
B.創(chuàng)設可行的課堂評價闖關游戲
合理的評價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在“導學案”這一白紙墨字的打印稿上,如何使其生硬的文字鮮活起來呢?通過評價手段。我校陳老師在教學《花的勇氣》一文時,就趣味性地將課堂評價亮了起來。她在導學案的旁注中注明了:“知識宮闖關須知”。內(nèi)容包括:
自學闖四關。闖過一關,畫一個笑臉
沒有完成任務的先與對手一起探案
最先闖過四關的同學幫助沒有完成導學案的同學闖關;對于不能解決的,組內(nèi)解決;組內(nèi)沒有解決的問題。寫到小黑板上。
過關小組組長匯報得分情況
由此,枯燥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板塊變成了層層深入的闖關游戲,孩子們能不感興趣嗎?我們的閱讀課堂中教師心中有“預案”,學心心中有了趣味“學案”!
1.2 優(yōu)化設計課前導語。俗話說:一篇好文章就有一個好的標題,能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同樣一堂好課若能有一段好的導語,亦能引起學生閱讀文本的極大興趣。小學生對什么事物都懷有一種好奇心,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抓住他們的這種心理,精心設計閱讀課文的導語,積極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綜觀我們的課題,課堂教學曾經(jīng)走過一個誤區(qū):注重了“問題導學”,即課堂圍繞學生的自主質(zhì)疑。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解決,進而小組展示,教師抓住教學的重點予以精講點評而展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參與意識,合作能力提升的同是卻忽視了語文閱讀教學的本真,那就是“讀書?!闭Z文教材中選編的文章,大多是文質(zhì)兼美的名家名篇,為學生學習語言文字提供了豐富雋永的材料。指導學生朗讀,對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掌握規(guī)范的語言文字大有裨益,比側(cè)重于提問再解決問題的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更有活力。古人讀書,強調(diào)“口誦心惟?!薄罢b”決不僅僅是“口”的發(fā)音活動,同進還包含了豐富的思維活動和情感活動。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突出以讀為主,促進學朗讀能力的提高。
古人云:“潤物細無聲也”!情境的自然創(chuàng)設,學生的自主朗讀,無聲無息中給予學生古詩詞朗讀的技巧:“注意停頓”及“平長仄短”的讀法。一遍遍富于自信的朗讀,正是張志和“不須歸”的一種內(nèi)心獨白:自吟自樂不須歸!
因此,教師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是讓學生認識語言、品味語言的過程。要實現(xiàn)教學的有效性,就得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讀出文本之味,才是關鍵。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應引導學生動手搜集處理信息,親身體會無處不在的教學資源,將課外所找的資源匯集于課堂教學中,使單一的文本教學豐富起來。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大膽地將課堂內(nèi)延伸到課外,利用課內(nèi)外兩種教學資源,拓展教學創(chuàng)新空間,改變學生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求知欲,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包括“課前的資料收集”、“課中的資料匯合”、“課后的知識拓展”?!皩W案”的自主學習,知識鏈接,達標測評三個板塊正契合著教學資源的整合而設置,教師教學中可以很好地牽動閱讀的拓展線。
閱讀內(nèi)容的豐富多彩,形式的靈活多樣,將激勵性、趣味性的合作閱讀活動配以鼓勵性的評價機制大大地吸引著學生,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積累的自覺性,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互動學習中體會成功的喜悅,讓我們的語文閱讀教學實實在在地突顯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