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榮
(廣西河池市大化縣都陽中學 廣西 大化 530800)
語文課堂需要的是生龍活虎的東西,需要的是更加飽滿、新穎的元素。正因為語文課堂是多元化的課堂,所以,更應該采用網絡資源或者微視頻的教學方式,將語文課堂的生機和活力展現出來。它是一門融會貫通的學科,是貫穿于整個學科系統(tǒng)和學生們人生生涯的一門學科,因此,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再加之學生們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離不開語文,語文是“全能王”,是我們應該重點學習的科目,因此,無論現如今的語文教學現狀情況如何,都應將新鮮的網絡資源注入語文課堂之中,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1]。
1.1 生搬硬套,僅僅學習課本內容。語文課本內容其實只是一個代表,僅僅學習課本知識,而忘記拓展,通過語文的學習來發(fā)散思維,這樣的教學方式是老套的,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要。
1.2 應試教育思想濃厚,考什么學什么。初中升高中,語文作為占分比例較大的科目,教師往往是重視應試教育的內容,考什么就教什么,導致在學生們的印象中,語文就是背誦古詩古文、做閱讀題、寫作文,而缺少了對語文內在的了解,因此學生們學習到的東西都是死板的、片面的,沒有美感的語文就不是真正的語文。
1.3 學生們自我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們的重視程度也有所欠缺,覺得語文就是背誦一下的事情,背下來就萬事大吉了。學生往往重視的都是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每天攻堅克難,就是為了解決理科難題,而忽視了對語文的感悟,從而離真正的語文越來越遠。
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一直沒有太大的進步,現狀也不容樂觀,而新課標對初中語文教學的要求卻越來越高,這是教學網絡資源的新型方式應運而生,不僅能夠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還能激發(fā)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減輕了學生們的課業(yè)負擔,也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豐富了教學的內涵,是語文課堂內容多元化、多樣化的體現,這對提升初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3.1 課堂中加入多媒體網絡資源的教學方法。多媒體網絡教學在我國的初中教學中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在多媒體的教學中可以加入網絡中搜集到的視頻、音頻、圖片,很多學校已經將硬件設施全部配齊,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利用這一便利條件,將多媒體的教學方法加入進語文課堂,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從而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簡化教學中繁瑣的板書,節(jié)省教學時間,用多媒體展示平時板書和言語無法表達的東西。例如,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加入多媒體,《羚羊飛渡》這篇文章,如果我們將動畫片羚羊飛渡這個網絡中可以搜集到的視頻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展示出來,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們學習本課的興趣,還能給學生們留下懸念,最終的結局是什么樣的,引人深思,由此,學生們就會很快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
3.2 結合微視頻網絡資源內容,科學教師注重有效的教學設計。根據初中生們的年齡和接受程度的特點,初中語文教師能制作出專屬學生們本年齡、本學段結合知識特點的微視頻,是非常耗費教師們的時間和精力的,高質量的微視頻雖然有益于新型課堂的開發(fā),但是教師們付出的時間成本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如果可以借用現有的網絡資源——微視頻,再加之教師們后期進行精減或者精挑細選,同時結合學生們本階段的學習內容和接受知識的程度來進行完整的教學設計,這無疑是教師們省時省力的好辦法,同時也是學生們學習科學知識的好手段。這時,初中語文教師需要注意的時,教學任務和教學設計必須符合學生們現階段的學習情況,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太過于超前或者落后,影響語文課堂教學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充實的實際效果[2]。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下冊胡適的《我的母親》這篇文章,因為每位學生都有媽媽,都和媽媽有著深厚的情感,這樣的選文就會讓初中生充分的產生共鳴,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加入關于感動中國或者對母親感恩的教育短片,在網絡教育資源的引導下感受母親的美好性格品質,進而讓學生感受作者滲透在字里行間的對母親的愛戴、感激之情。
語文課堂不是枯燥的課堂,而是一個妙趣橫生的、極具韻味的課堂,是培養(yǎng)學生們多種能力的力量源泉,教師應該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基礎上,將教學網絡資融合進去,將學生們的主體地位體現出來,進而展現一個多元化的新時代語文課堂,不斷提升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