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不想加班
全球:有效工作時間只有4小時
上班皮囊化(presentismo)這個詞兒源自西班牙,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皮囊在上班,靈魂在摸魚。從北京到紐約,全球一線城市的80、90后幾乎都陷入了加班狂模式,但詭吊的是,大家的加班熱情并沒有提振效率,有統(tǒng)計顯示,日本、韓國這類加班狂聚堆的國家,勞動生產(chǎn)效能卻經(jīng)常在各國中墊底靠后??茖W家說了,普通人類一天的精力集中時間最多4個小時,剩下的時間,要么產(chǎn)出低,要么用來social、發(fā)呆、摸魚。這兩年日韓為了提振效率、增加就業(yè)率,已經(jīng)開始勒令企業(yè)減少個人加班時間。嗯,按時下班,利國利民。
法國:下班斷網(wǎng),提振上班效率
法國政府頒布了法律,賦予職場人士“斷網(wǎng)權(quán)”。除非十萬火急,下班后公司領(lǐng)導不得再用郵件、電話、在線通訊工具跟下屬談工作,以免“隨時在線”的緊張感影響職場人休息,誘發(fā)抑郁癥、焦慮癥以及冠心病。這個擔憂并不是空穴來風哦,早有科學研究表明,跳脫出工作狀態(tài),有助心理解脫,能減少大量工作任務(wù)導致的精神疲憊,并幫助人們保持對工作的投入。所以,放心地在工作與個人生活之間構(gòu)建一道屏障吧,這是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
英國:深夜加班族變身購物狂
繁榮的夜間經(jīng)濟背后,一方面是因為下班太晚,另一方面是晚上人們更容易變成購物狂。根據(jù)英國某調(diào)查顯示,人的意志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耗,所以夜間人的意志力會比白天弱。準確地說,晚上10點18分左右,我們最容易被購物欲望控制,想要犒勞辛苦的自己的心情,會壓倒白天還信誓旦旦要斷舍離的決心,到頭來,又會為了非理性購物而不得不加班。想要結(jié)束這個令人沮喪的循環(huán),還是先從結(jié)束夜間非理性購物開始吧。心理學家提出了小妙招:如果晚上控制不了自己的購物欲,可以先將看好的寶貝加進購物車,第二天早上醒來再決定買不買,早上是意志力最強的時候,可避免非理性購物。降低購物欲,是拯救疲憊生活的easy第一步。
美國:每天休閑2.5小時,生活最幸福
加州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一天有 2.5 個小時左右空閑時間的上班族對生活的滿意度最高,完全無所事事的人,自我滿意度反而很低。這說明,要休閑,但也別忽視工作給人帶來的價值感。我們需要勞作,也需要無所事事,不僅因為它們都是“有用”的,更因為它們真的能帶來快樂。
北歐:彈性工作制,生活更幸福
彈性工作制一般在北歐國家比較盛行,比如丹麥、瑞典。在瑞典,很少有公司實行打卡制,大部分公司員工被允許在家工作或遠距工作,更有許多爸媽為接送小孩而提前下班,這在瑞典被視為非常自然且受到尊重的事。雖然他們提早下班,但不會將工作丟下,常常將工作帶回家,等孩子睡了之后再加班完成。當然,沒有完美的工作制度,彈性工作制因面臨把工作帶回家,可能會影響生活工作界限。但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就是要給予人們更多選項,讓他們?nèi)ふ易詈线m自己的工作狀態(tài)呀。
小調(diào)查:你心目中的理想職場是怎樣的?
什么樣的職場,會讓你談及自己的工作時,更愿意把它作為自己的一部分,而不是用“我只是給別人打工的”來描述?我們從“女友全媒體”的調(diào)查問卷上,搜集了點贊前十的留言,看看里面有你的理想影子么——
1.有一些可以創(chuàng)造的部分,不完全是重復勞動;有一些可以達到的目標,不至于毫無成就感,簡單說,有意義!
2.能跟人 social,也有自己安靜思考的空間。
3.能經(jīng)常得到領(lǐng)導的肯定,自食其力的大人也需要被表揚!
4.給我一個格子間,不要開放式辦公環(huán)境,否則三分鐘被打擾一次,完全無法集中精力。
5.能自由安排工作地點來完成工作,工作不要一天都綁在辦公室里,偶爾去咖啡館、樓下公園工作也行。
6.同事nice,沒有宮斗。
7.工作不剝奪我的生活,干得有尊嚴。
8.開會少,開的會有效率。
9.可以接受一份累劈卻賺錢的工作,但是要給加班費!
10.有貓。
大家的普遍愿望是為工作幸福感battle,而不是跟形式主義的加班battle。
加班文化的盛行,的確讓很多人得到了高薪回報,但也讓不少人遭受了壓抑和損耗。在年齡漸長、體能逐漸跟不上快工作節(jié)奏,或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跟工作深度綁定的員工,通常會迅速淪為棄子,更糟糕的是,他們有可能喪失探索未知領(lǐng)域的激情,甚至無力掙脫令人不滿的現(xiàn)狀,從而墮入某種職業(yè)生涯的惡性循環(huán)之中無法脫身。
我們并不反對加班,但人生漫漫,要想超長待機,為社會為周圍人多做貢獻,就得經(jīng)常跳脫出本職工作,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充電,才能真正做到“活到老,干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