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萬秀 貴陽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對素質(zhì)教育越來越重視,提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球在學生的體能運動、精神毅力以及團隊協(xié)作上,都會有一定的鍛煉,是當之無愧的綜合性體育項目,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練好籃球,首先要練好三步上籃,它可以反映出一個人對籃球的基本掌握情況和整體水平,但每個學生都有各自的優(yōu)勢和劣勢,如何讓每個學生都能發(fā)揮出自身的閃光點,如何高效率的完成教學。本文將對三步上籃的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分析,并提出改進的方向。
三步上籃,主要考察學生的手腳配合能力以及身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是在運球的過程中,跨步拿球第一步,隨后另一只腳再跨一步,接著高跳投籃為最后一步的一種投籃方式。很多同學動作不熟練,就會經(jīng)常分不清動作的先后次序,跨步的腳跨錯;起步時的距離太小或太大;投籃的時機、方向和力度把握不準。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yīng)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使學生能牢記動作要領(lǐng),同時也要多加練習,有助于加深記憶。
對籃筐位置掌握的好壞,直接影響投球的命中率,是十分關(guān)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最佳的投球點,我們都知道是籃板上方的那個小正方形區(qū)域,能精準的掌握最佳投球點,命中率自然而然也會隨之上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yīng)在這方面對學生加大訓練力度,才能事半功倍。
投籃的力度,不宜過重,也不宜過輕,要做到力道均衡,松弛得當。投籃的時候,要把力量盡量傳遞到右臂,緊接著胳膊向前擺動,然后借住手腕的力量,用手指撥出球,最后,手掌再自然下落。但如果只是說出來,老師給示范出來,學生也無法自己理解和掌握。所以,在教師教學的過程當中,不僅要交給學生必要的投籃技巧,還要多讓學生進行分組練習,才能達到熟能生巧。
首先,要集中上課時間,強化學生思維。在同學們對三步上籃還未熟練掌握的情況下,如果每隔1到2周上一次課,會使學生的記憶更加弱化,每堂課都會忘記之前講過的知識點。不僅如此,還要做到對不熟練的動作進行反復練習,這樣便能夠強化學生記憶,從而節(jié)省更多時間。
其次,由于三步上籃對初學者會有一定的難度,剛開始的時候,動作一定要慢,尤其是在第三步投籃的時候,老師要不斷地提醒學生:運球慢、投籃 慢。用慢的方式來強化同學們對動作要領(lǐng)的學習,增加上籃動作的動力定型。
最后,可以使用口令的方法來強化記憶。繁瑣的步驟可能對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不容易掌握,但簡潔的口令,一定會讓所有人眼前一亮。“運球、一跨、二跨、三高跳、投籃”,瞬間化繁為簡了很多,學生記起來也更加方便,練習的時候也不容易淡忘。
剛開始學習三步上籃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動作的先后次序分不清楚,動作不協(xié)調(diào)這類問題,老師可以試著重復講解關(guān)鍵部分,強調(diào)先跨步再拿球,必要的時候要進行親身示范來加強學生的記憶。個別體能不好的學生,可能會在投籃的時候跳不起來,老師可以對他們進行專項練習,蛙跳、蹲起、臺階跳來增強體能素質(zhì)。還有些同學在投籃的時候,由于慣性太大,經(jīng)常導致身體前沖。此時可以畫出一個限制區(qū),要求學生在投籃時身體不得超過限制區(qū),來克服其身體的慣性。
如果僅憑課堂上老師講解的知識點和動作要領(lǐng),同學們不進行有效的課外練習,那和紙上談兵又有什么區(qū)別呢?籃球和學習一樣,只有通過不斷地實戰(zhàn)練習,才能活學活用,使教學質(zhì)量達到最優(yōu)化。舉個例子,學??梢蚤_展一些社團活動,通過籃球興趣小組、定期組織籃球比賽等方式來提高同學們的積極性,增加學生對三步上籃技巧的掌握能力。
在籃球的教學課程當中,三步上籃可以說是重中之重。為了提高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動作要領(lǐng)。在教學方法上,要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體能練習,例如,跑步、蛙跳、臺階跳等等。開展興趣小組、籃球比賽來增加學生對籃球的熱愛及興趣。多鼓勵同學們發(fā)展團隊互助精神,小組合作精神,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如此,老師還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自己的教學做出及時的反思和總結(jié),并進行不斷地改進,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高的效率,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住三步上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