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冬娟
[摘要]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針對少數(shù)違法違紀的領導干部,更是要向基層黨支部延伸,實現(xiàn)對全體黨員監(jiān)督的全覆蓋。推動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通過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傳統(tǒng)型黨支部設置方式和少數(shù)高校積極探索的新型黨支部設置方式的對比,確定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的原則,建立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研究的保障機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鶎狱h支部建設,提升黨員素質,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保高校黨的建設各項任務落地生根。
[關鍵詞]全面從嚴治黨;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3437(2019)11-0188-03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支部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在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作為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zhàn)斗堡壘,發(fā)揮著黨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高校積極加強和改進黨支部建設,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和實踐,在取得了顯著成績的同時,也暴露了一些難點問題和薄弱環(huán)節(jié)。如黨支部工作與教學科研工作脫節(jié),存在“兩張皮”現(xiàn)象,黨建工作的服務、支撐和引領作用沒有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高校黨的建設工作重點在基層,難點也在基層。為此,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加強全面從嚴治黨視域下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研究,改進新形勢下高?;鶎狱h支部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升黨員素質,使黨員和群眾圍繞黨的中心工作,結合工作實際,推動高校黨的建設各項任務落地生根具有重要意義。
一、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研究的背景
作為黨的最基層組織,黨支部在整個黨的建設中,發(fā)揮特殊的重要作用,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zhàn)斗力的基礎。處在最基層的黨支部,作為把黨員組織起來必不可少的一種組織形式,是我們黨的組織基礎,是我們黨堅強有力的保證。黨支部作為黨聯(lián)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我們黨的各項工作在高校的落腳點,是從政治上思想上團結、凝聚廣大師生的核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決定性力量。黨支部作為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的最基本單位,全面從嚴治黨要向基層黨支部延伸,強化黨員自身隊伍的教育和管理,需要黨支部這一黨的基層組織去落實。因此,強化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鞏固和加強高校這塊社會主義陣地,離不開高?;鶎狱h支部戰(zhàn)斗堡壘作用的發(fā)揮,離不開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表現(xiàn)。
十八大以來,中央派巡視組陸續(xù)對中管高校黨委開展了專項巡視,發(fā)現(xiàn)普遍存在黨的領導弱化、黨建工作薄弱等現(xiàn)象。巡視中發(fā)現(xiàn)有的高校接近40%的黨支部中“三會一課”不達標,甚至有的支部委員連“三會一課”是什么都不知道?;鶎狱h建弱化,一些高校二級黨組織召開黨委會的時間和內容由行政負責人說了算;個別黨支部書記在發(fā)展黨員時不認真,推薦意見中把是誰入黨都搞錯,入黨材料存在多處明顯錯誤;有的教師黨員補交黨費時態(tài)度不端正,竟稱要“盡洪荒之力”用一年時間補齊,表示如果組織不同意,現(xiàn)在就可按“自動離黨處理”。教師支部渙散,黨員教師以學術為由經常不參加組織生活,“三會一課”普遍流于形式,一些教授不愿意承擔支部工作,怕牽涉精力、耽誤時間;有的全校教工黨支部中,正高以上職稱的支部書記僅占12%左右,等等。
二、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研究的內涵
優(yōu)化,根據(jù)百度百科,是指“采取一定措施使變得優(yōu)異”,“為了更加優(yōu)秀而‘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為了在某一方面更加出色而去其糟粕;為了在某方面更優(yōu)秀而放棄其他不太重要的方面”等。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研究,主要包括對目前高校采取的黨支部設置方式進行對比分析和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方式的原則確定兩個方面。
(一)高校黨支部設置方式的對比
為推進高校黨的建設,加強和改進黨對高校的領導,促進高等教育健康發(fā)展,1996年3月中央制定并頒發(fā)了《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以下簡稱《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在《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第二章黨組織的設置中的第十條規(guī)定:“教師黨支部一般按教研室或研究室設置;學生黨支部按年級或系設置,黨員人數(shù)較多的可按班設置;機關、后勤等部門的黨支部一般按部門設置?!?/p>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快速發(fā)展,高校黨建面臨的形勢、任務日益嚴峻,高等教育管理體制、高校教學科研組織方式、內部管理模式等發(fā)生了深刻變化,對加強高校黨建提出了新的要求。2010年8月,中央決定對原條例進行修訂。新修訂的《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第二章黨組織的設置中的第九條規(guī)定:“高等學校院(系)以下單位設立黨支部,要與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機構相對應。教師黨支部一般按院(系)內設的教學、科研機構設置;學生黨支部可以按年級或院(系)設置,學生中正式黨員達到3人以上的班級應當及時成立學生黨支部?!卑凑罩醒胍?,結合實際,各高校紛紛采取了多種方式進行黨支部的設置和積極探索,到目前為止,主要可劃分為傳統(tǒng)型和新型。傳統(tǒng)型黨支部設置方式主要包括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方式,新型黨支部設置方式主要是指少數(shù)高校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的設置方式,詳見表1。
(二)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方式的原則
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遵循的原則,應該著眼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結合注重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發(fā)展、創(chuàng)新性思維、順應時代要求的關鍵能力特點,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樹立創(chuàng)新思維,建立創(chuàng)新機制,深化創(chuàng)新成果,推動高校黨支部優(yōu)化設置工作向更高水平發(fā)展。
1.最適合原則
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并非采用最優(yōu)的支部設置方式,即沒有一種普遍適用的“最好的”黨支部設置方式。黨支部設置不能遵循“最優(yōu)原則”,只能遵循“最適合原則”。只有最適合的黨支部設置方式,才是最優(yōu)的。探尋最適合的高校黨支部設置方式首先要立足實際,系統(tǒng)思考。不同的高校、不同的院系、不同的專業(yè)有不同的特點,要防止為了簡便而粗暴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執(zhí)行一種支部設置方式。同時,高校各二級黨組織要有選擇支部設置方式的主動權,要清楚明了采取的黨支部設置方式的利與弊,做到“揚長避短”;任何黨支部設置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需要格外采取相應的措施去規(guī)避這種設置方式的缺陷[5]。
2.主體特色原則
高校黨支部存在于大學生和大學教師群體中,如果離開了這一主體,研究設置就沒有了意義。所以,在選擇支部設置方式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主體具有的特點。比如大學生群體分為本科生和研究生,本科生黨員比例低,主要任務是進行課程學習,而研究生黨員比例要相對較高,主要任務體現(xiàn)在科學研究上;本科生又可以分為低年級本科生和高年級本科生,低年級本科生黨員比例更低,課程學習主要以公共課和基礎課為主,而高年級本科生黨員比例相對要高,課程學習主要以專業(yè)課、實習實踐為主;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群體中還有直博研究生等;大學教師根據(jù)從事高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職能的不同又可分為教學型、科研型、教輔型等。
3.新形勢新任務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十三次全國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要堅持立德樹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人教書育人全過程;強化思想引領,牢牢把握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不斷改革和完善高校體制機制;全面推進黨的建設各項工作,有效發(fā)揮基層黨組織戰(zhàn)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盵9]上述這些重要論述,重點明確了高校黨建的工作任務,是進一步加強和全面改進高校黨建工作的立足點、聚焦點和著力點,是新形勢下高校黨建工作的思想指南和行動綱領。只有充分認識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才能緊緊圍繞抓好基層打牢基礎這一重要支撐來深化,把加強黨支部建設作為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抓基層打基礎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4.統(tǒng)籌規(guī)劃原則
加強和改進高校黨建工作,必須要根據(jù)高?;鶎狱h組織的特點,加強統(tǒng)籌謀劃,做好頂層設計,學校、學院兩級抓好黨支部建設的主體責任。堅持總體設計與具體指導相結合,高校各二級黨組織結合基層黨員實際,設計“學校一學院一專業(yè)一班級”“學校一學院一年級一班級”“學校一學院一年級一專業(yè)”“學校一社區(qū)一社團”“學校一學院一學科一科研團隊”等若干不同黨支部設置方式,以提高黨支部工作的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時效性,提升黨支部的戰(zhàn)斗力和整體效能的發(fā)揮。
三、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的保障
黨支部作為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zhàn)斗堡壘,是黨的政治組織,它既不是經濟組織,也不是行政組織,更不是一般的社會群眾團體。我們黨組織優(yōu)勢的重要體現(xiàn),是我們黨通過遍布在全國的基層組織,把千千萬萬個黨員凝聚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戰(zhàn)斗集體。
(一)建立規(guī)范化流程,完善工作制度
根據(jù)《中國共產黨章程》《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和有關文件制度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訂優(yōu)化黨支部設置工作流程,出臺黨支部設置工作條例等制度,促進優(yōu)化黨支部設置的制度化和管理的規(guī)范化。在黨的建設中,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wěn)定性、長期性的建設是制度建設,因此各二級黨組織積極探索基層黨支部設置方式,在實踐創(chuàng)新中不斷完善,提高制度建設的科學化、民主化、法制化水平[8]。
(二)建立考核評價體系,提升工作水平
根據(jù)《高等學?;鶎咏M織工作條例》中優(yōu)化黨支部設置要求,結合“有利于黨支部和黨員發(fā)揮作用,有利于加強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和服務,有利于黨員參加黨內活動,有利于擴大黨組織覆蓋面的原則”,建立考核評價體系,提升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的工作水平。
(三)建立獎勵機制,強化班子配備
采用新型黨支部設置方式,是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把握機遇、應對挑戰(zhàn)的新思路、新內容和新要求。相對于傳統(tǒng)型黨支部設置方式,新型黨支部設置方式有待進一步探索和完善,為此,高校在業(yè)務培訓、職稱評定、崗位聘任、業(yè)績津貼、評優(yōu)評獎等方面,對采用新型黨支部設置的二級黨組織和黨務工作者,擔任新型黨支部書記的教職工、學生給予充分考慮,并將新型黨支部書記作為后備干部培養(yǎng)和選拔的重要途徑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黨員的基本單位,抓好了黨支部建設就抓住了高校黨建工作的基礎一環(huán)。各個高校要努力構建充滿活力、覆蓋面廣的高?;鶎狱h組織體系,積極探索有實效、受歡迎的組織活動方式,不斷增強黨支部的戰(zhàn)斗力和凝聚力”[10]。高等學校肩負著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國際交流合作的五大重要使命,要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必須加強黨對高校工作的全面領導,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當前形勢下,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面臨著機遇與挑戰(zhàn),要把握機遇、應對挑戰(zhàn),必須有新的建設思路、建設內容和建設要求。優(yōu)化高校黨支部設置研究,是學習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確保高校黨支部真正成為教育黨員的學校、團結群眾的核心、攻堅克難的堡壘,著力解決教育管理黨員主體作用發(fā)揮不夠問題,促進管黨治黨標本兼治。
[參考文獻]
[1] 韋彪,錢海燕.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設置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法制與社會(下旬刊),2016(1):217-222.
[2] 邢海東,高輝慶.普通高校本科生黨支部設置方式創(chuàng)新探討[J].高教論壇,2016(2):6-8.
[3]李鵬.規(guī)范和創(chuàng)新學生黨支部設置研究[J].學理論,2014(1):145-146.
[4] 李德煌,于滿.理工科高校研究生黨支部設置創(chuàng)新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5):86-88.
[5]武星.對研究生黨支部設置方式的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3(2):101-102.
[6]楊春燕.高校實驗學科研究生黨支部設置模式實踐與探索[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123-124.
[7]李京彬,郭杰.高校師生混編黨支部設置模式探索與實踐[J].高教研究,2013(6):16-17.
[8]黃友生,陳曉燕.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高?;鶎狱h支部建設路徑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8):29-32.
[9] 董洪亮.習近平就高校黨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N].人民日報.2014-12-30( 01).
[10] 吳晶.高校黨的建設要堅持和貫徹好正確的指導原則[N].人民日報,2012-6-21.
[責任編輯:鐘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