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醫(yī)療中心李惠利醫(yī)院東部院區(qū) 泌尿外科,浙江 寧波 315040)
膀胱癌發(fā)病機制復雜,膀胱癌生長依賴新生血管,膀胱癌細胞需要的大部分營養(yǎng)由血管供應,血管新生為膀胱癌細胞分裂、增殖和侵襲轉移提供了條件[1]。血管生成受血管生成調節(jié)因子調節(jié)。血小板因子4(platelet factor 4, PF4)具有抑制惡性腫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在肝癌等惡性腫瘤中發(fā)揮重要作用[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為血管生成重要的調控因子,缺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HIF-1α)在血管生成中也發(fā)揮重要作用[3-4]。本文對血清PF4水平與膀胱癌、VEGF、HIF-1α的相關性進行研究,探討血清PF4在膀胱癌中的臨床意義。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寧波市醫(yī)療中心李惠利醫(yī)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30例作為膀胱癌組,選取本院健康體檢者130例作為對照組。膀胱癌組中男性77例,女性53例;平均年齡(63.42±9.53)歲;腫瘤平均直徑(3.32±1.18)cm,腫瘤分期:Ta期19例、T1期31例、T2期30例、T3期43例及T4期7例;腫瘤分級:低級別65例、高級別65例;有淋巴結轉移59例、無淋巴結轉移71例。對照組男性72例,女性58例;平均年齡(63.64±9.73)歲。納入標準:對照組身體健康;膀胱癌組患者經術后病理確診為膀胱癌,首次診斷患者,術前未進行放化療及生物靶向治療等其他治療,術后隨訪3年,病歷資料及隨訪資料完整。排除標準: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異常者,其他惡性腫瘤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近1個月內免疫制劑及激素治療者。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呔炇鹬橥鈺1狙芯拷涐t(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
收集膀胱癌組患者術前靜脈血和對照組體檢當天靜脈血,采用ELX800全自動酶免分析儀(美國寶特)測定血清PF4、HIF-1α及VEGF水平。
數(shù)據分析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膀胱癌預后影響因素采用Cox比例風險回歸模型;相關分析用Pearson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血清PF4、HIF-1α及VEGF水平比較,經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膀胱癌組均高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PF4、HIF-1α及VEGF水平比較(n =130,±s)
表1 兩組血清PF4、HIF-1α及VEGF水平比較(n =130,±s)
組別 PF4/(ng/ml) HIF-1α/(μg/L)VEGF/(pg/ml)對照組 0.17±0.10 4.63±0.84 7.13±1.24膀胱癌組 0.42±0.14 24.16±1.01 18.76±1.37 t值 16.568 169.508 70.982 P值 0.000 0.000 0.000
不同腫瘤分期患者血清PF4水平比較,經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T2~T4患者高于Ta、T1患者;不同性別、年齡、腫瘤大小、腫瘤分級、淋巴結轉移患者血清PF4水平比較,經t檢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單因素Cox分析結果顯示,腫瘤大小、腫瘤分期、淋巴結轉移、血清PF4、HIF-1α及VEGF水平與膀胱癌的預后有關(P<0.05)。見表3、4。
將膀胱癌預后作為因變量,將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因素作為自變量納入Cox回歸模型。引入水準為0.05,剔除水準為0.10。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腫瘤分期、淋巴結轉移、PF4、HIF-1α及VEGF水平為膀胱癌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見表5。
膀胱癌患者血清PF4與血清HIF-1α、VEGF水平呈正相關(r=0.591和0.624,均P=0.000)。
表2 不同因素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比較(ng/ml,±s)
表2 不同因素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比較(ng/ml,±s)
因素 n PF4 t值 P值性別男77 0.43±0.05 1.789 0.077女53 0.41±0.07年齡≥65歲 71 0.44±0.09 1.710 0.090<65歲 59 0.41±0.11腫瘤大小≥3 cm 67 0.43±0.10 1.894 0.061<3 cm 63 0.40±0.08腫瘤分期Ta、T1 50 0.34±0.07 16.464 0.000 T2~ T4 80 0.53±0.06腫瘤分級低65 0.44±0.12 1.900 0.060高65 0.40±0.12淋巴結轉移有59 0.43±0.11 1.871 0.064無71 0.39±0.13
表3 膀胱癌預后影響因素的賦值參數(shù)
續(xù)表3
表4 膀胱癌預后的單因素Cox分析參數(shù)
表5 膀胱癌預后的多因素Cox分析參數(shù)
膀胱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生長具有血管依賴性,血管新生是膀胱癌發(fā)生、發(fā)展的關鍵,是局部浸潤和遠處轉移的主要因素[5]。新生血管的發(fā)生受血管生成調節(jié)因子調節(jié),正常情況下,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處于平衡狀態(tài),在多種內外因素的作用下,上述平衡被打破,當促血管生成因子占優(yōu)勢時,血管內皮細胞受到刺激產生金屬蛋白酶等溶解細胞外基質,使血管內皮細胞以出芽的方式形成新生血管,從而促進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及侵襲、轉移;當抑制血管生成因子占優(yōu)勢時則抑制新生血管生成[6]。
PF4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主要由巨核細胞合成,少數(shù)由成熟血小板合成。PF4蛋白儲存在血小板a顆粒中,當血小板活化時PF4蛋白以PF4-蛋白多糖復合物形式從血小板α顆粒釋放到血液中[7-8]。近年來研究發(fā)現(xiàn)PF4在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如PF4可促進肺癌生長,可誘導乳腺癌細胞生長和凋亡,并抑制腫瘤轉移[9-12]。檢測惡性腫瘤血清PF4水平也具有重要意義,如肝細胞癌患者血清PF4水平升高,血清PF4水平隨肝細胞癌分期的升高而升高,可作為肝細胞癌診斷、鑒別診斷和分期的依據[13]。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尚不清楚,本文對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升高,血清PF4水平與膀胱癌患者的分期關系密切,膀胱癌分期越高血清PF4水平越高,血清PF4為膀胱癌預后的獨立影響因素。本研究結果表明檢測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也具有重要意義,血清PF4水平在膀胱癌的診斷、分期及預后評估中具有一定價值。
VEGF為研究比較多的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可通過和受體結合促進血管生成;VEGF在惡性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及侵襲、轉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VEGF通過與受體結合作用于血管內皮細胞,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增殖和生長[14];誘導惡性腫瘤血管和淋巴管生成,促進惡性腫瘤生長和轉移[15]。PF4為與VEGF相關聯(lián)的一種血管生成調節(jié)因子,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PF4可通過抑制VEGF受體激活抑制血管生成,也可通過抑制VEGF誘導的內皮細胞再生抑制血管生成。PF4和VEGF在肝癌中呈顯著相關性,共同參與肝癌的發(fā)生、發(fā)展[16]。HIF-1α作為一種轉錄因子,在細胞應對缺氧環(huán)境時發(fā)揮關鍵作用,在多種缺氧反應中發(fā)揮調控作用[17];HIF-1α在多種惡性腫瘤中也表達異常,和惡性腫瘤的血管生成關系較密切[18]。HIF-1α在參與血管生成中和PF4具有一定關系,如PF4和HIF-1α聯(lián)合可通過協(xié)同作用抑制肝細胞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的血管生成[19]。本文發(fā)現(xiàn)血清PF4與血清HIF-1α、VEGF呈正相關,分析PF4和VEGF作為血管生成相關因子,在體內通過反饋機制維持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當腫瘤組織中VEGF生成增加時,VEGF進入血液循環(huán),導致血清中VEGF水平升高,血清VEGF誘導巨核細胞合成和釋放PF4,反饋性抑制VEGF,以維持體內血管生成,PF4和HIF-1α在血管抑制作用中具有協(xié)同作用,共同反饋性抑制VEGF對血管生成的促進作用。
綜上所述,膀胱癌患者血清PF4水平升高,血清PF4水平在膀胱癌的診斷、分期和預后評價中具有一定參考價值,PF4可能通過抑制血管生成機制參與膀胱癌的發(fā)生、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