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長海
摘? 要:武術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運動項目,武術教學是高校體育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本文運用文獻資料、訪談、邏輯分析等方法,指出武術教學在大學開展存在的困難,提出基本對策和建議,意在為武術教學在上海普通高校的推廣傳播提供有益的參考。
關鍵詞:武術教學? 高校體育? 基本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a)-0085-02
我國武術運動在相關體育賽事、全民健身活動的推廣和傳播下得到更多大學生的認識和了解,更多大學生正逐步接受這項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運動項目,武術運動在高校里的推廣和普及,能有效地促進民族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識的傳承,改善大學生的身心素質。但是,在大學中教授武術時還是有各種各樣的困難因素,找到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并從實際情況出發(fā),給出建議和基本對策,能夠加速武術教學在普通高校的推廣和普及,讓更多的大學生感受到這項傳統(tǒng)運動項目的獨特魅力。
1? 上海市普通高校開展武術教學普遍遇到的主要困難
1.1 學生認知度差,中學與大學在教學內容上沒有連貫性
上海市普通高校有著數(shù)以萬計的學生,他們來自全國的各個地方,在各種各樣的情況下,體育教學在中學階段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甚至從沒有提供武術教學課程,雖然有少數(shù)的中學零散的教授了一些武術內容,但是未能保證武術教學活動的持續(xù)開展,大部分的大學生在進入高校以前沒有學習過武術教學內容之前,有很少一部分同學在校外的武術培訓班或者武術機構學習過一點點武術運動的技術動作和傳統(tǒng)套路,但迫于升學考試等方面的壓力,沒有能夠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和鍛煉,大部分的同學對于武術的認識理解還是停留在一些電影、電視和武俠小說的階段,對于武術知識和內涵的了解非常少。
1.2 缺乏相關教學硬件設施,相關領導對該項目關注度不高
開展武術教學的基礎硬件設施和教師教學態(tài)度與學校相關職能部門領導對武術教學的關注度密切相關,由于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和相關領導沒有對武術教學的重要性給予足夠的重視,忽視了其在體育教學中的應有的價值,忽略了對武術教學所需要的基礎硬件設施的投入,沒有能夠及時給予教授武術的教師大力的支持和對其工作成績的認可,使得武術教師的教學熱情和積極性逐步下降,大家都知道,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工作態(tài)度直接會影響到教學的成效,在教學操作困難程度和要求上都很高的武術項目上更是如此。因此,學校對于武術教學的關注度不高造成了開展該運動項目基礎設施不足,導致了教授武術的老師工作熱情和鉆研敬業(yè)精神的下降,沒有主動的完成武術教學內容,往往都是勉強接受相關教學內容。在這種情形下,武術教學活動的開展必然不會有好的成績。
1.3 教材缺少青春氣息,學生參與度和學習興趣不高
通過走訪調查顯示,上海的大學生武術學習內容大多以初級太極拳和長拳為主,教學內容老套沒有創(chuàng)新性,大多數(shù)的大學生對于學習這方面的武術內容不感興趣,這與學生想要學習的武術內容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同的,現(xiàn)代大學生認為,他們更喜歡現(xiàn)代氣息濃厚、朝氣蓬勃的競技體育,如網(wǎng)球、健美操、跆拳道、空手道等。因為這些體育運動不僅能增強大學生的身體素質,而且能體現(xiàn)當代大學生不屈不撓、勇敢、奮發(fā)向上的時代精神。他們認為武術套路動作繁瑣,學習費時費力,大部分的學生覺得掌握動作的難度太大,從思想上產生抵觸情緒,甚至在教學活動結束前就放棄了對武術教學內容的學習,往往只是為了體育成績勉強完成部分技術動作的學習。
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對武術教學內容是不滿意的,現(xiàn)在高校所教授的內容不能夠引起他們學習武術的欲望,只有改變武術教學內容結構,加入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的內容,如具有實戰(zhàn)作用的散手技術教學;互動性較強的推手練習;富有青春氣息的搏擊操等內容,將武術演示和競技的內容相互融合,逐步提高大學生的參與度和興趣度,必將能夠把更多的大學生吸引到武術的學習中來。
2? 上海市普通高校開展武術教學的對策與建議
2.1 通過宣傳、表演等方式,提高相關人員對武術項目的認知度
雖然人們已經(jīng)從上海普通高校的武術教育發(fā)展中獲得了對武術的基本了解和認識,學校相關領導和大多數(shù)體育工作者對武術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現(xiàn)在很多人已經(jīng)主動的對他們以前認為是一項神秘運動的武術想進行了解和認識,甚至參與到了武術學習中。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缺乏對武術的深刻理解和全面認知,一些普通高校仍舊沒有對武術教學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還需要不斷利用各種各樣的宣傳渠道,各種各樣武術表演的機會對武術進行推廣,讓更多人了解武術和理解武術教育的意義和作用。
武術不僅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tǒng)文化內涵的一項運動項目,也是世界各國人民追求的未來體育文化和終身體育的最佳運動項目。這一項運動所包含的意義豐富多彩,在普通高校實踐教學,可以更好地推廣傳播這一運動項目,可以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和豐富學校教育內容。它還可以使學生培養(yǎng)自己的情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培養(yǎng)愛國主義精神。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促進和發(fā)展高校武術教學。
2.2 不斷提升武術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
教師的業(yè)務能力和水平直接影響著武術教學在大學里推廣傳播的力度和速度,眾所周知,武術技術動作的教學過程大多是在教師的口令和動作的指引下完成,非常重視面對面的傳授,重視基本動作的工整度和準確度,重視凸顯武術蘊含的勁力和精、氣、神。因此,武術教師在進行技術動作演示時,必須用精準、工整和優(yōu)美的技術動作展現(xiàn)出武術運動所蘊含的精神和內涵。讓學生從視覺感官上受到直接感染,激起學習武術的興趣,對于這些對于新鮮事物能夠快速掌握和接受的大學生,只要觸碰到了他們的興趣點,自然會主動參與到武術學習中,達到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學過程中技術動作教習不準確,不僅不能讓學生獲得正確的技術動作,還會影響到他們對于武術運動的理解和參與程度,由此可見,武術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會直接影響武術教學在普通高校開展的情況。
據(jù)了解,上海市每一所普通高校均配有1~2名武術專業(yè)教師,但是大多數(shù)其他體育教師對武術運動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并不樂觀。所以,想要在普通高校開展表現(xiàn)形式上多種多樣、內容上豐富多彩的武術教學活動,必須要不斷對相關武術教師進行業(yè)務能力和教學水平的培訓和提升,主要措施有以下三方面。
(1)不斷強化相關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認真學習教材和更新教學方法,熟練掌握武術的一般專業(yè)知識,搜集掌握古代和現(xiàn)代武術家的一些軼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講授,激起學生自主學習武術的意識,潛移默化的培育學生武德和良好的行為準則。同時,教師需要結合武術的特點,進行靈活多樣的武術活動,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
(2)相關主管部門應進一步加強師資培訓,不斷開展各種類型的培訓課程,有計劃地開展各種形式的教學,比賽,裁判和研究活動。建立教師培訓和評估體系,使其成為大學武術教師參與相關工作的基本條件。
(3)根據(jù)自己學校實際情況,進行武術教學研究,安排武術專業(yè)教師指導武術教學,包括武術運動規(guī)范、攻擊要點分析、獨特有效的武術教學方法和課堂組織形式。
2.3 改進和完善武術教材內容,提高大學生的接受度
當前,上海市普通高校的武術教育內容相對簡單,沒有科學和系統(tǒng)的形成一整套由易到難教學體系,,往往幾個學期的教學內容都處在初級階段,和大學生心目中想學的內容有著一定的差距,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大學武術教育的順利開展。所以,改進和完善武術教材內容的科學性、合理性、系統(tǒng)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進和完善武術教材的內容應該在凸顯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補充加入武德教育和體育游戲方面的教學內容,認真思考斟酌大學生的喜好,盡量滿足大學生參與武術學習的目標。武術教材的改進和完善需要在實踐中逐步完成,由簡到難,由單一到復雜,慢慢形成一個科學化的系統(tǒng),從而激發(fā)大學生對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積極主動的參與武術學習,如此,武術教學必將在普通高校得以普及和傳播,必將得到大學生的進一步認可和接受。
2.4 組織建立各類武術團體,舉辦各類武術活動
在普通高校組織建立各種綜合性武術組織和團體,如學生武協(xié),武術愛好者俱樂部和武術研究小組等,擴大武術在學校的影響力,這是一種推廣、傳播武術運動的良好途徑,能夠短時間內快速推動高校武術運動的良好發(fā)展。但是,由于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和建立健全活動機制等一系列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因此,相關領導和老師都要為建立和完善這樣一個組織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支持它開展工作,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條件來組織他們進行專業(yè)培訓,提高他們對武術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讓他們作為武術運動的傳播者、號召者活躍在大學校園的各個角落,不定期的舉辦各類的武術活動,激發(fā)其他大學生習武的興趣,吸引盡可能多的學生加入到習武的行列中。
2.5 優(yōu)化武術教學方法,加入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輔助武術教學的開展
隨著時代的不斷前進,電子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電子設備的普及和現(xiàn)代化信息平臺的逐步完善,傳統(tǒng)的武術教學方法不能滿足學生在平時學習的需要,必須要優(yōu)化組合武術教學方法,融合現(xiàn)代化的電子信息技術輔助武術教學。一方面,運用電子信息平臺輔助教學,符合當代大學生學習習慣,能夠讓他們更加直觀、更加方便、更加快速的獲取自己想要學習的武術知識,并且能夠隨時進行自主學習和鍛煉,能夠迅速掌握動作要領,提高武術演示水平;另一方面,武術教師也可以從繁重的動作示范講解中脫離,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武術相關知識。
參考文獻
[1] 陶敬業(yè).淺談高校武術教學發(fā)展滯后的原因及改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9(8):94-95.
[2] 程業(yè)軍.論我國高校武術教學的科技化教學手段植入[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203-204.
[3] 顧齊洲.高職院校武術教學改革與探索[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2):79.
[4] 王靜.傳統(tǒng)武術在學校武術教育中的傳承策略研究[J].武術研究,2018(9):91-93.
[5] 梁雪珍.淺議高校武術教學與訓練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