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貞 許志琳
摘? 要:腳部骨折在人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其中又以第五趾骨骨折最為常見。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實證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和跨學科研究法對第五趾骨骨折的原因、臨床表現(xiàn)、骨折后的心理調(diào)節(jié)、治療與康復以及第五跖骨骨折的預防進行了研究,并總結筆者自身及身邊人的感受經(jīng)歷,旨在引起人們的重視,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類似的運動損傷。
關鍵詞:運動損傷? 第五跖骨骨折? 預防? 康復研究
中圖分類號:G806?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a)-0022-02
第五跖骨骨折非常常見,筆者及身邊不少人因種種情況出現(xiàn)第五跖骨骨折,由于第五跖骨骨折后癥狀看起來不像其他骨折那么嚴重,使得很多人錯把其當成扭傷,因而耽誤最佳救治時間。第五跖骨骨折多是人在不平整的路面行走、跑步、下樓梯踩空或做跳躍沒踩穩(wěn)失去重心致使足內(nèi)翻或者外翻造成的。筆者自己是因為騎自行車摔倒致使第五跖骨骨折,因只有紅腫現(xiàn)象,自己就主觀上認為是扭傷,便找人按摩骨折部位,最后致使第五跖骨骨折變成斷裂性移位骨折,加大了治療難度,如:不能單純的用石膏固定,需要鋼釘內(nèi)固定手術,不僅增加治療費用,也延長了康復時間。這引起了我探索第五跖骨骨折的興趣。
1? 學理研究
1.1 跖骨的組成結構
跖骨組成足底的小型長骨共有5塊,從內(nèi)側向外側依次為第1~5跖骨,跖骨底分別與楔骨或骰骨的前面構成跗跖關節(jié)。跗骨、跖骨以及足底的韌帶、肌腱共同構成凸向上方的足弓,是人體直立、步行及負重時重要的裝置。跖骨頭與相應的近節(jié)趾骨構成跖趾關節(jié)。除第1、2跖骨間無骨間韌帶外,相鄰跖骨間、楔骨間、外側楔骨與骰骨間和內(nèi)側楔骨與第2跖骨基底部之間均有韌帶相連。在跗跖關節(jié)的跖側,脛骨后肌腱向遠端延伸的纖維連接3塊楔骨和第1~4跖骨基底部,形成一個韌帶群;內(nèi)側楔骨與第1、2跖骨基底部各有韌帶相連;外側楔骨和骰骨與第3~5跖骨基底部有一橫行韌帶相連[1]。
1.2 跖骨損傷的原因
足部骨折最常見的部位就是跖骨,大多數(shù)是因為直接受到外部暴力傳導而導致的。跖骨骨折又以第五跖骨骨折最為常見,第五跖骨基部骨折是由于足突然內(nèi)翻或者外翻,腓骨短肌猛烈收縮撕脫造成,基本不會移位[2]。
2? 第五跖骨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
外傷導致的第五跖骨骨折常表現(xiàn)為骨折周圍皮膚腫脹、有瘀青瘀紫的皮膚表象,骨折處及其周圍皮膚按壓疼痛難忍,行走受到限制[3]。第五跖骨應力骨折的臨床表現(xiàn)為第五跖骨周圍皮膚壓疼、感覺疲勞無力、繼續(xù)行走受到限制等癥狀。
3? 造成第五跖骨骨折的原因
3.1 外部原因
主要有走路、跑步、下樓梯不小心踩空失去重心導致足內(nèi)翻或外翻引起第五跖骨骨折,也有的在戶外遠足、攀巖活動時不小心意外骨折;也有的是受到不可抗拒的意外因素導致的(如被路上行車碾壓,重物墜落砸到腳上引起的)。
3.2 內(nèi)部原因
在進行訓練或者比賽前,由于訓練強度比較大或者競爭比較激烈,神經(jīng)處于一種高度興奮狀態(tài)。如果在此之前,熱身不夠充分,沒能讓腳踝活動開,那么在訓練或者比賽中,一旦加速,起跳,動作激烈,動作幅度大,將很容易引起第五跖骨骨折,也有人腳踝力量較弱,或者腳踝沒有休息好就緊接著使用,更為容易導致第五跖骨骨折。
4? 第五跖骨骨折的治療方法
4.1 物理方法
4.1.1 緩解疼痛
第五跖骨骨折后的物理治療方法也包括緩解疼痛的治療,是應用物理因素進行治療,比如水、火、光、電、機械、針灸、按摩等,如熱療法,這是最日常的方法,能夠起到局部鎮(zhèn)痛、加快受傷區(qū)域的血液循環(huán)、防止肌肉金鑾等效果。使用溫度較高但不燙傷皮膚的熱水浸泡腳部15~20min。這是最經(jīng)濟又簡單方便的方法,或用熱毛巾敷在傷處,等快涼的時候再次浸熱熱敷,重復這個過程,也可以用熱水袋代替。這些在家里就可以做到。
冷療法也是較常用的物理方法,冷水浸泡或者冰敷,其作用是緩解疼痛狀況、防止肌肉抽筋、減輕或者消除患處的腫脹,增加局部供血[4]。這里需要注意冷療法的效果通常比溫熱療法持續(xù)時間長。將冰塊用紗布或者袋子包起來后,于腫脹部位畫圈的方式輕輕按摩,要注意觀察正常皮膚和腫脹皮膚的狀態(tài),防止冰傷。另外,還可直接在冰水中泡腳(建議:骨折后的3天內(nèi)使用冷療法,之后再使用熱療法。不同的人對寒冷的承受力不同,注意不要凍傷)。
4.1.2 固定
一般骨折最常用的物理方法是石膏固定術,石膏起的作用就是固定并限制腳上的活動,防止外力作用造成二次損傷,防止骨折區(qū)域骨頭移位,要去醫(yī)院找專業(yè)的醫(yī)生打石膏,并定期更換石膏,按照醫(yī)生的醫(yī)囑做護理,注意打石膏固定的時候不要活動骨折。
4.2 化學方法
對第五跖骨骨折移位嚴重的人要進行手術治療。要先打半身麻醉,然后切開受傷皮膚,采用鋼釘骨內(nèi)固定的方法,使骨折相鄰的兩塊骨頭強制性恢復到原位固定死,然后再把切開的皮膚縫合起來,等到皮膚長到一起拆線后,前期用石膏先固定鞏固一下,半年后可嘗試無負重走路,一年半后可去醫(yī)院拍片檢查是否可以取出內(nèi)固定的鋼釘。
4.3 骨折后的應急處理
首先,損傷后不要沒搞清楚是扭傷還是骨折就冒冒失失去按摩揉搓損傷部位,有條件的話找個硬紙板固定住受傷的腳,沒有條件就不要動用受傷的腳,向他人尋求幫助。其次,受傷后不要單腳跳著走,這樣會導致血液循環(huán)加速,造成身體局部麻痹,血液沖到腦子里還易造成昏厥。最后,要及時就醫(yī)??偠灾瑐笙刃菹?,再固定,及時就醫(yī)。
5? 第五跖骨骨折的預防及康復訓練
5.1 第五跖骨骨折的預防
5.1.1 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人們在生活中盡量不抽煙、少喝酒、少喝濃茶,平常生活中也要注意補鈣、注意不久坐多運動,其次還要加強關節(jié)的韌性、骨骼的強度和自身平衡感的鍛煉。
5.1.2 做好運動防護
平時走路不玩手機,注意腳下的路況,走路小心,尤其下樓梯時要小心。其次長時間走路致使腳踝勞累時多按摩放松腳踝,且盡量不超量使用腳踝,平常多堅強腳踝力量鍛煉,增強腳踝周圍的肌力。在進行比賽或高強度訓練之前,熱身運動要充分。運動強度可以由低強度的動作循序漸進到高強度。
5.2 骨折后的護理
5.2.1 加強營養(yǎng)
第五跖骨骨折之后大多數(shù)情況下都是臥床休息 ,患者衣食住行需要人的照顧,尤其是在飲食上,需要給病人多做一些有營養(yǎng)的食物補充病人的營養(yǎng),有利于病人盡快康復。
5.2.2 局部護理
保持第五跖骨周圍皮膚干燥、干凈[5]。對打石膏固定的人、要注意洗漱的時候不要讓石膏沾上水,保持石膏的干燥,在臥床休息時將腿墊高,消水腫。
5.2.3 營造好環(huán)境、保持好心情
骨折的人有時候會覺得無聊沒事可做,或者身體疼痛使得心情煩躁,焦躁不安,緊張易怒,這個時候家人需要耐心細致的照顧,多與病人交流,及時消除其負面情緒。家里有什么不愉快的事,盡量不跟病人說,以免影響病人的情緒,另外還應多與病人談心聊天,使其處于一個幸福、親切的家庭氛圍之中,保持心情舒暢[6]。
5.3 康復訓練的原則
第一,骨折后的康復訓練必須圍繞恢復身體各項機能為原則,若采用物理治療打石膏外固定,應在不影響骨折固定的情況下,經(jīng)常按摩刺激小腿肌肉,防止小腿肌肉萎縮、痙攣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其二是采用化學治療鋼釘骨內(nèi)固定手術;鋼釘內(nèi)固定手術的好處在于可以盡早的開始鍛煉,能夠最大限度的促進肢體更早的恢復。當不再有手術的疼痛并且石膏拆除后,就要立即開始康復訓練。總之,在不影響骨折固定的情況下,越早開始恢復越好。
5.4 康復訓練的方法
5.4.1 第一階段
骨折治療后的兩周內(nèi)。這個時候骨折的地方已經(jīng)用適當?shù)姆椒ㄟM行了內(nèi)復位,并在外面打石膏固定,第五跖骨周圍的腫脹逐漸消退[7]。這個時候盡量不要動骨折的腳,以防第五跖骨附近再次腫脹,如果再次腫脹會導致骨折的再移位。要及時更換外固定,以防捂的時間過長導致皮膚腐爛。這一階段在不影響骨折部位復位的前提下,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消除腫脹,可以抬高受傷腿,做腳踝遠端向心按摩。
5.4.2 第二階段
治療2周后2~3個月,這個時候腳上的腫脹已經(jīng)消退,不感覺到疼痛,腳周圍的軟組織損傷逐步恢復,骨折的地方越來越穩(wěn)定,外固定石膏還沒拆卸。這一階段首先是鞏固第一階段的效果,減輕積弱萎縮或粘連的狀態(tài),除了繼續(xù)做按摩,也要在床上做保健操,以防躺的時間太長導致上半身肌力肌能下降。
5.4.3 第三階段
治療3個月之后,第五跖骨骨折的地方已經(jīng)穩(wěn)定,有一定的承受力,拆除石膏。這一階段可以擴大訓練的范圍,恢復正常行走和生活的能力。除了按摩,經(jīng)常轉動受傷腿的腳踝,還要練習無負重棄拐步行練習,病人可先扶著墻走路練習平衡,等受傷部位能承力,可慢慢離開墻,這個過程要注意適量,若有感覺到不適或疼痛要立即停止訓練,停止一段時間后還是不適,應及時去醫(yī)院復診。
6? 結語
跖骨的完整對足部是至關重要的,起著負重緩沖,支撐平衡的作用,所以腳踝以下的疼痛應引起我們的重視,分清楚扭傷和骨折的區(qū)別,一旦骨折不要大意,應及時就醫(yī),做好骨折后期康復訓練,平時生活中要加強腳踝部位力量的鍛煉,提高骨折的自我預防和保護能力,最終避免運動損傷。
參考文獻
[1] 劉凱,李義凱,邵紅巖,等.跗跖關節(jié)韌帶的解剖觀測及其意義[J].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2012(30):9-12.
[2] 卓佩佩,夏晴,夏文濤.第5跖骨骨折成傷機制法醫(yī)學鑒定1例[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
[3] 王瑩.家屬參與護理模式對多發(fā)性跖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的影響[J].雙足與保健,2017(26):60,62.
[4] 張曉莉,唐朝正,賈杰.中西醫(yī)治療腦卒中后肩手綜合征現(xiàn)狀分析[J].中國康復醫(yī)學雜志,2015(30):92-96.
[5] 曲曉云,徐秋香.過敏性紫癜患兒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0(8):45-46.
[6] 張翠花.舒適護理在家庭臥床病人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1(30):157,159.
[7] 鐘斌.開放復位內(nèi)固定與手法復位外固定保守治療對踝關節(jié)骨折的療效對比[J].雙足與保健,2018(27):16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