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款款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任何藝術均是藝術家對生活的感悟和寫照。不同于古板的復刻與還原,唯有如孫敬山先生這樣熱愛生活,極具慧眼,洞察敏銳的人才能抽絲剝繭,化繁就簡,將生活中的美提煉出來,并賦予其種種意味,通過畫作一一展現(xiàn)給我們看。
欣賞孫敬山先生的畫作,我強烈地感受到他對農(nóng)村生活景物的濃厚興趣和熱愛,讀他的畫可以讀取不一樣的農(nóng)村生活以及不一樣的農(nóng)村生活之美,之趣,之樂。
例如下面這兩幅畫作,翠竹、麻雀和春花都是極為普通的元素,但經(jīng)孫敬山先生演繹出來,不得不贊嘆和欣喜:“翠竹報春早,鳥語伴花香”。
竹子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是吉祥平安的象征,又因竹子有節(jié)、有枝、空心,且不懼風雪欺壓,常被畫者及詩人用于托物言志,表達其崇高堅勁之節(jié)和虛懷若谷之心。
相傳在沒有火藥和紙張時,人用火燒竹子,使之爆裂發(fā)聲,以驅(qū)逐瘟神,因竹子焚燒發(fā)出“噼噼叭叭”的響聲,故稱爆竹。這雖是民間傳說,但卻反映了人民渴求安泰的美好愿望。中國人在傳統(tǒng)節(jié)日以及婚禮喜慶、各類慶典、廟會活動等場合幾乎都會燃放爆竹,特別是在春節(jié)。也因此,“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成為流傳甚廣的春節(jié)祝福語。
說到麻雀,大多數(shù)人最先想到的典故大概是:燕雀安知鴻鵠之志。這個典故來源于莊子的《逍遙游》。
麻雀在大多數(shù)人心中是胸無大志的代表,殊不知 “汝身雖小,能分雞食鶴糧”。很少有人知道,麻雀在民間被稱作“小蟲”,跟老虎這樣的 “大蟲”比起來實在不像是親兄弟,之所以被稱為小蟲,蓋因燕雀雖是不折不扣的小型鳥類,但它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且非常的堅貞。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的動物,通常都有桀驁的性格,但是燕雀卻并沒有因為生存能力強而變得傲慢,它們與人類的關系也非常和諧。它們就像是水流,疾能開山劈石,緩能潤物無聲,渾身上下都透露著和諧的氣息。
孫敬山先生以竹子、白雪、雀兒為主要描繪對象創(chuàng)作的這兩幅花鳥圖不局限于時間及空間的限制,通過通借、諧音等藝術手法寄托了對自然、對生活的美好愿望。他假以筆墨達到自然載體和個性感悟的統(tǒng)一,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生命的和諧??吹竭@樣兩幅畫作,不僅被孫敬山先生超群的繪畫功底和構圖思想打動,更讓人不禁欣喜而言:竹子節(jié)節(jié)高,雀兒喳喳叫,好事要來到!
“血染冠頭錦做翎,昂昂氣象羽毛新。” 從古至今,人們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吉祥如意,并將這種感情寄希望于一些動物身上。傳說雞為日中神鳥,雞鳴日出,帶來光明,能夠驅(qū)逐妖魔鬼怪。又因“雞”“吉”諧音,古人便賦予雞驅(qū)邪納吉的含義。而公雞,因其形體健美、色彩艷麗、行動敏捷,以及昂揚的氣勢和獨立不羈的氣質(zhì),成為花鳥畫中的主角之一。
孫敬山先生通過對春景及雄雞的描繪傳達了“春色大吉”的美好寓意,這一點,普通的觀畫者均能意會,但有過農(nóng)村生活經(jīng)驗的人看到這幅畫作會有別番滋味。我有幸在農(nóng)村生活過,更有幸在某年立春被一聲嘹亮的雞鳴嚇了一跳。彼時,我正懶洋洋地曬著太陽,只見雄雞立于高地,昂首而鳴,頓覺春光和煦,春意盎然。原來我只知“雄雞一唱天下白”,卻不知雄雞報春竟是這般動人景象。
看到孫敬山先生的《春色大吉圖》,當年的那副場景再度呈現(xiàn)眼前:只見一只體態(tài)豐盈、色韻酣暢的公雞站在山石上報鳴,它直頸鼓羽、紅冠高聳,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山石旁邊的竹子和遠處的春花透出欣欣向榮的氣息。孫敬山先生畫中的公雞運筆靈活,筆力遒勁,以仰望之姿流露出一股蓬勃向上的生機,生動自然,富有情趣,可謂“兩頭纖纖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同曙星”。
“一點通靈良不謬,檐頭報我喜還多。疏竹間風韻,關關兩喜鵲。青山綠水喜迎春,料春風多喜鵲傳音。”喜鵲是一種吉祥鳥,是喜慶、吉祥、幸福、好運的象征。喜鵲文化自古以來深入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體系,在繪畫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孫敬山先生的喜鵲圖系列不僅詮釋了中國的喜鵲文化,詮釋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的佛家精神,也再一次體現(xiàn)了其對農(nóng)村生活的觀察入微。
每當深秋時節(jié),北方農(nóng)村的柿子樹上經(jīng)常會有一種有趣的現(xiàn)象,樹頂留著一些柿子,一顆顆熟透的橙色果子,在秋陽的浸潤下,盈實飽滿,嬌艷欲滴,好像一個個小燈籠。其實,這是農(nóng)民故意留在樹梢上的,他們認為柿子是大自然的饋贈,不能獨享,自古如此,約定俗成。這些留在樹頂?shù)氖磷樱瑫幌铲o等留在當?shù)剡^冬的鳥類當作過冬的食物。
農(nóng)民給喜鵲留的柿子對于喜鵲而言是喜事,喜鵲因為這些柿子來到農(nóng)民家中對農(nóng)民而言是好兆頭,而柿子諧音事事如意。這些元素,構成一幅和諧的場景,無一不是喜事,無一不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孫敬山先生的花鳥圖色彩鮮明、氣韻生動,有寓意,有故事,有滋有味,生趣盎然!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品味孫敬山先生的花鳥圖,令人感受到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令人感受到他寒香如故的高尚情懷。
孫敬山簡介:
孫敬山,天津市人,1960年6月20日出生,號樸真堂主。幼年時期就對書畫藝術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青年時期就對于農(nóng)村的一些景物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并且時常在其繪畫作品中出現(xiàn)。在他的繪畫作品中真真切切地能感受到藝術來源于生活,通過繪畫的刻畫又更加豐富了生活。如今他已逐漸形成了自己帶有地域特色的繪畫風格,近些年對國人喜歡的牡丹花也做了大量的研習,牡丹繪畫作品獨具特色、艷而不俗,頗受畫界同仁的認可和書畫愛好者的贊譽?,F(xiàn)為天津市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市河西區(qū)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天津政協(xié)書畫研究會會員、天津市今晚書畫院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