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芳
玉溪市人民醫(yī)院內分泌代謝病科,云南玉溪 653100
甲狀腺功能低下這一內分泌疾病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近年來,受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在育齡婦女中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明顯增高趨勢,在妊娠婦女中,該病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疾病。 然而,由于該病的臨床體征和癥狀存在隱匿性的特點,因此十分容易被忽視[1-2]。 甲狀腺激素對大腦發(fā)育具有促進作用,其主要包括3 個階段,即出生后、妊娠前20 周和后20 周。 在妊娠前20 周時,胎兒大腦的發(fā)育速度十分迅速,此階段在胎兒大腦發(fā)育過程中主要從母體中獲得所需要的甲狀腺激素,如果母體內缺乏甲狀腺激素,那么會嚴重影響胎兒大腦的良好發(fā)育[3-4]。 因此,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胎兒的神經智力發(fā)育和妊娠結局,所以需要加強對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積極研究。 遂該文選取于2017 年4 月—2018 年10 月該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55 例(觀察組)及同期來該院分娩的55 名正常孕婦(對照組),主要探究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的相關狀況,同時分析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55例(觀察組),并選擇同期來該院分娩的55 名正常孕婦(對照組),其中觀察組和對照組年齡分別為(30.57±8.33)歲、(31.08±7.22) 歲。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予以比較。 該研究所選病例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均知情同意。
臨床診斷標準主要依據(jù)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濃度水平,在妊娠前期3 個月,正常的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濃度在0.1~2.5 mIU/L 范圍內,妊娠中期3 個月,正常的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濃度在0.2~3.0 mIU/L 范圍內,妊娠后期3 個月,正常的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濃度在0.3~3.0 mIU/L 范圍內。
對患者實施左甲狀腺素鈉片 ( 國藥準字號H20010522)治療,患者用藥劑量為25 mg/d,治療2 周后,將用藥劑量增加至50 μg, 通常情況下,100~150 μg 為完全替代劑量,75~125 μg 為每天的維持劑量。 患者在用藥過程中需要嚴格控制用藥劑量,保證個性化用藥,患者需要遵照醫(yī)囑按量按時用藥,在治療期間,按照患者的實驗室檢測結果和臨床癥狀、體征情況,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調整。
產婦需要定期實施產前檢查, 同時仔細檢查甲狀腺功能情況,兩次檢查間隔時間一般為2~6 周,對患者的血清促甲狀腺激素水平進行檢測, 按照患者甲狀腺功能水平和相關臨床癥狀, 對左甲狀腺素鈉片的使用量進行合理調整。 同時對產婦和新生兒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進行仔細觀察。
運用SPSS 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孕婦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孕婦并發(fā)癥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胎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新胎兒并發(fā)癥對比
在妊娠過程中甲狀腺會出現(xiàn)一定的生理變化, 甲狀腺功能不斷增強是其主要表現(xiàn)。 同時,在妊娠過程中機體會增加對甲狀腺激素的需求量,所以,在妊娠期間一般會使甲狀腺病癥加重, 然而甲狀腺功能低下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妊娠產生嚴重影響,危害孕婦和胎兒健康,使得不良的妊娠結局出現(xiàn)[5]。 在妊娠過程中發(fā)生甲狀腺功能低下時,容易導致孕婦出現(xiàn)相關并發(fā)癥,包括胎盤早剝、產后出血、產后甲狀腺功能異常、低蛋白血癥、高血壓疾病、流產及早產等,明顯增高了孕婦的病死率。 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時會影響胎兒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 導致胎兒出現(xiàn)神經發(fā)育缺陷、智力障礙等相關病癥,或出現(xiàn)死產、死胎及胎兒畸形等,使得圍生兒的病死率明顯增加[6]。 可見,甲狀腺和妊娠之間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
機體的正常生長發(fā)育和甲狀腺激素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甲狀腺激素可以加快組織的分化、生長和成熟,尤其在大腦和骨骼發(fā)育過程中, 甲狀腺激素的作用更加顯著。 相關實驗結果顯示,在甲狀腺激素不足的情況下,會使大腦神經元的數(shù)量和體積減少,使樹突、髓鞘及膠質細胞減少,降低神經組織中各種酶、磷脂、遞質及蛋白質的數(shù)量。 髓鞘如果延遲生長會對大腦的發(fā)育產生影響,從而使得胎兒的智力發(fā)育受到阻礙。 甲狀腺激素能夠影響胚胎期大腦發(fā)育的同時,還會對成熟的神經系統(tǒng)產生傷害。胎兒或新生兒體內如果缺乏甲狀腺激素, 會使神經細胞的發(fā)育產生影響,使骨骺的生成被延遲。 因此,妊娠質量和甲狀腺功能之間具有密切的關系,在懷孕過程中,胎兒的正常發(fā)育會對正常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充分依賴[7-8]。
在孕期需要對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進行積極篩查和管理。 在孕前期和孕早期最合適的檢查為甲狀腺功能低下篩查,在懷孕前期準備階段中,需要在對甲狀腺功能情況進行仔細檢測, 考慮妊娠的前提是血清TSH應當?shù)陀?.5 mIU/L。在妊娠過程中,需要對甲狀腺功能進行密切觀察。同時,在妊娠早期,TSH 應當?shù)陀?.5 mIU/L,在妊娠中期和晚期,TSH 應當?shù)陀?.0 mIU/L。相比于非孕婦,在孕期人體的甲狀腺激素應當增加超過30%~50%,通過進行手術或131 碘治療, 能夠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劑量至70%~100%[9]。
對外源性甲狀腺激素進行及時、 足量的補充能夠實現(xiàn)對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有效治療。 及時補充母體缺乏的甲狀腺激素, 在妊娠中期保證母體能夠將足量的甲狀腺激素提供給胎兒。 在妊娠過程中,甲狀腺激素會增加25%~50%,與妊娠前相比,產后補充的甲狀腺激素應當與其相同。 同時,在妊娠期間需要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對用藥劑量進行合理調整。 L-T4 是對甲狀腺功能低下進行有效治療的首選藥物, 應當根據(jù)個性化原則對使用劑量進行積極調整。
在妊娠過程中, 多種因素會對甲狀腺激素水平產生影響, 對甲狀腺功能低下進行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能夠使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明顯減少。 醫(yī)師需要對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加強重視度, 同時在妊娠期間對孕婦的甲狀腺功能進行仔細篩查。 在篩查過程中需要尤其注意高危產婦, 妊娠前期和早期是篩查甲狀腺功能最合適的時間。 醫(yī)護人員需要加強對患者及家屬的健康宣教,使其充分認識該疾病,促進其更好地配合相關工作,從而顯著改善妊娠結局,保證母嬰健康[10]。
該文通過探究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的相關狀況,同時分析其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數(shù)據(jù)指出,觀察組妊娠合并癥發(fā)生率(25.45%)高于對照組發(fā)生率(10.91%)(P<0.05);同時,觀察組胎兒缺氧、胎兒甲減及早產發(fā)生率(16.36%)明顯高于對照組發(fā)生率(1.82%)(P<0.05),表明孕婦發(fā)生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時, 會對妊娠結局產生嚴重影響。 聶文靜等人[11]相關研究體現(xiàn),25 例妊娠并存甲減和妊娠并存亞臨床甲減孕婦中,3 例孕婦發(fā)生早產,22 例孕婦足月妊娠。 剖宮產孕婦15 例,會陰側切分娩孕婦3 例,自然分娩孕婦7 例,并存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5 例,存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婦3 例,存在貧血孕婦19 例。和該文研究結果具有部分相似性,表明該文結果有效性。
綜上所述,對于妊娠合并甲狀腺功能低下疾病來說,它屬于一種高危妊娠,應當對孕婦進行健康宣教,使其能夠充分認識妊娠期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發(fā)生, 針對高危人群, 需要在孕早期和孕前期, 積極篩查其甲狀腺功能狀況,對甲狀腺激素及時補充,從而促進妊娠合并癥發(fā)生率有效降低,使妊娠結局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