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旭光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教育領域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大學生的英語水平想要得到有效地提升,就要對教學的效果與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之間的聯(lián)系性進行探究,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并且將其中隱藏的問題進行解決,讓大學英語教學更加具有科學性、有效性,從而全面提升教學成果。
關鍵詞:教育生態(tài)學 視域 有效 課堂教學 大學英語
隨著教育體系的不斷改革與發(fā)展,教育生態(tài)學出現(xiàn)在大眾面前,要想基于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提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成果,就要對其有一個正確的認知,了解其會給大學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所以,在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主要有幾個方面,其一從理論角度,其二從實際角度。闡述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潛在的問題和對應的解決策略,并對此進行一定的分析。
一、關于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現(xiàn)存狀態(tài)
(一)大學英語教學教育理念的偏失
教育生態(tài)學最早是在《公共教育》中被提出的,但是由于發(fā)展得比較晚,所以面臨的問題很難被及時發(fā)現(xiàn),在大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學生的人數比較多,超出了課堂的標準,這就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教育生態(tài)的平衡。并且,大學英語的重要核心意義在于提升大學生的綜合能力,為日后的社會實踐打好基礎,而學校的教學理念,更傾向于專業(yè)知識的成績,放錯了重心點,就達不到實際的應用效果。
(二)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學生難以適應
由于大學生剛剛接觸自主學習的模式,還沒有掌握其中的正確切入點,并且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存在,教師頻繁地嘗試著各種方式,卻沒有良好的效果。因為,大學生經歷過大量的應試教育,并且在經歷高考過后,激昂的情緒一下子沉降下來,有一個緩沖的時間,并且大學生的潛意識都存有“及格萬歲”的態(tài)度,就導致了對英語學科有消極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在學習當中,不會主動預習功課,更沒有一個良好的目標,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好的學習習慣,而英語是一個需要大量時間與技巧的科目,長時間的懈怠學習,會導致學生難以適應大學英語學科的教學要求。
二、關于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全面提升的有效策略
課堂教學是由教師以及學生和教學環(huán)境綜合組成的,其中的作用都是相互的,只有全方位地得到優(yōu)化,才能得到整體的提升。所以,在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提升大學課堂教學效果的相關策略如下。
(一)整合英語課程的資源
英語的最好學習效果就是能夠進行流利的溝通和讀寫,但這都需要儲備一定數量的知識和詞匯。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更高效的增強儲備量,就需要教師對現(xiàn)有的英語教材進行優(yōu)化調整,與此同時要運用一切可以運用的資源進行整合。同時還要激發(fā)大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主動性,可以適當地選取與生活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進行融合,在實踐當中,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與素質。例如:教師運用當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相關討論,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看法,進行現(xiàn)場討論,然后教師根據課堂的情況與學生的觀點做好及時的引導與糾正。
(二)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的發(fā)展為主要切入點,要做到與當下經濟環(huán)境有一定的聯(lián)系性,做到與時俱進,并且要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教學,建立自由平等的教育生態(tài)課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展示平臺、發(fā)展平臺,給予學生更多的機會進行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的發(fā)展,這樣教育生態(tài)也能夠很好的得以實現(xiàn)。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掌握好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根據學生不同的能力水平與吸收知識的程度,進行相對應的教學安排。引導學生關注外圍的網站與社會最新的信息,讓學生在學習之余,也能拓寬自身的視野。
(三)升級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
在大學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升級教學評價體系,突出學生在其中的地位,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是由教師單方面進行。而開展多元化教學評價體系,分別為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學生對自己的評價、學生對學生之間的評價以及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這樣可以達到讓學生了解自身是否有所進步,以及對自身有一個正確的認知,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可以讓教師了解到自身的教學方式對學生是否真的有所幫助。教師在給予學生評價的過程中,不要單一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根據成績來對學生整體做評定,而是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從聽、讀、寫多個方面以及課堂的活躍度、對課程的參與度方面。這樣讓教學評價避免出現(xiàn)過于隨意的情況,更加具有原則性與公平性,保證教學評價策略的有效性,建立學生的個人檔案,方便教師因材施教,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四)教學環(huán)境全面提升,擴展學生的自由空間
課堂教學是校園教育的主要模式,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課堂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果,而課堂教學質量包括教學的設施、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成效等。而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要作出一定的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對于學生的自主權利要給予足夠的發(fā)展空間,給予學生足夠的交流機會,這樣才能讓學生口語交際能力以及英語思維得到良好的提升和發(fā)展。教師還要在學生之間開展教學活動,這樣能夠減輕學生學習的壓力,換一種形式深化知識點,并且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也能夠讓學生對課堂教學產生積極主動性。進而達到無形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關系,加強對學習邊緣學生的關注
在一個班級當中,每一個學生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有接受知識能力強的,也有接受知識能力弱的、活潑的、內斂的,這都決定了學生的學習成效以及交際能力的高低。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教師一般對于處在學習邊緣的學生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讓學生的心理產生了差異性,這樣學生容易發(fā)生放棄學習,自暴自棄的情況。教師應該給予所有學生同等的待遇,不能出現(xiàn)傾斜對待的情況,并且在教學當中要與學生達成一種合作的關系,這樣讓性格內斂的學生能夠多參與到教學當中,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增強自信心。教師也能夠將自身引導者的功能發(fā)揮到最大化。
(六)優(yōu)化教學課堂
在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地構建有效的教學情景,提升學習氛圍。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完成學業(y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要從教育生態(tài)學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對教學資源進行不斷調整。例如:在英語課堂之余,舉行英語口語競賽,或是英語影視作品的小劇場表演,運用一系列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參與到其中,不僅能有效地提高英語的基礎水平,還能掌握大學生的優(yōu)勢點,進行加強開拓。在活動結束后,教師根據學生交流的成果,進行錯誤糾正,并講解一系列英語語用規(guī)則,讓大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口語交流能力全面提升。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缺乏一定的理念,使學生對教學的要求難以適應。其中每一個小的因素,積少成多都會造成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總體成效。所以,就要作出相對應的解決策略,教師應該充分響應新課改的核心宗旨,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要讓學生掌握自身的主體地位,讓大學英語課堂的氛圍充滿活力,賦予課堂教學更加豐富的、多元化的教學內容,這對于生態(tài)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與此同時,在大家不斷的努力下,在實踐中逐步解決問題,增長經驗,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會走向新的輝煌,逐步實現(xiàn)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教學成果全面提升,為大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添磚
加瓦。
參考文獻
[1]楊靜,何康民.教育生態(tài)學視閾下民辦高校大學英語教師角色定位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8,v.24;No.138(04):33—35.
[2]杜磊,李哲,秦娜.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的英語生態(tài)課堂建構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5(1):76—77.
[3]金國臣,段麗杰,金雨茜.教育生態(tài)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聽說課生態(tài)化建設策略研究——以黑龍江大學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v.34;No.450(06):103—105.
[4]付晶.論教育生態(tài)學視角下CET考試改革對大學英語教學策略的反撥效應[J]. 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1):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