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霞
【內容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語文教學已逐漸從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轉變?yōu)椤吧尽崩砟畹慕虒W模式。本文主要對初中語文開展教學中應用“生本”理念進行分析,以此使學生能夠在和諧與公平的環(huán)境中實現(xiàn)高效的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 “生本”理念 教學 實施
對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而言,其更重視教師在課堂上的作用,而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雖然初中語文的教學屬于語言學習,主要是教師將自身的經驗傳輸以及分享給學生,但是,語文思維通常要求知行合一、學思結合的教學原則,并在對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行充分調動的基礎上,對其語文學習的創(chuàng)造以及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從而使學生具備的語言思維得以有效提升。新課改時期,語文教學的開展更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將學生作為教學開展的主體,并占據(jù)課堂的核心地位??傊挥性趯嵺`活動中不斷應用語文思維,才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并激發(fā)其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促使語文教師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一、??? “生本”理念下,充分了解學生
初中語文作為眾多學科中的一種,雖然在學生和教師的教學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卻需要教師投入自己百分之百的教學付出。在之前,教學就是對教師講授知識,就是將既定的知識說出來,讓學生知道,但是在新的教育形式下,這種模式不載適用了。
“生本”理念,顧名思義,就是 以學生為本,而以學生為本最重要的,并不是以學生的學習為本,而是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本。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因為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為學生的學習進行準確地定位,才能繼續(xù)開展之后的教學活動,才能真正將“生本”理念貫徹到實際的教學中,因此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重要組織者,要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性格,了解學生的優(yōu)缺點,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弱勢,隨后才能胸有成竹地針對學生的不同特征展開多樣化和有針對性的教學,“生本”理念的基礎才會扎實和完善[1]。
二、“生本”理念下,增強學生間交流
初中語文開展教學過程中,教師需不斷加強與學生的互動,并使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得以有效提高,并促使思維課堂實現(xiàn)有效發(fā)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前,需對課本內容進行認真的研讀,并根據(jù)學生的具體狀況,設計出滿足學生實際學習狀況,且適中難度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讓學生進行充分的生生交流,在交流中激發(fā)學生的熱情,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生成知識,提高經驗。教師主要是學生交流的引導者,由學生自己依據(jù)自身狀況,設定相應的學習目標,并按照學習目標,設置滿足自己具體狀況的學習任務,并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對學生具備的學習能力進行提升[2]。
例如,教師在進行《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結合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引導學生從一個角度對文章中的人物進行思考與交流,設計一些具有思辨性問題:“別里科夫為什么要躲在各式的套子里?禁錮他思想的無形套子是什么?”借助這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生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觀點,拓展學生的思考,從而獲得知識,逐漸形成思辨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 “生本”理念下,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時期,語文教學的開展更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而初中語文教學中,通過對媒體的運用,通常可以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得到更好的發(fā)揮,并使學生更好的掌握學習中的難點及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鼓勵學生養(yǎng)成自己的學習習慣,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對認知障礙進行排除,從而實現(xiàn)思維的轉變。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為學生構建激發(fā)其求知欲的教學情境,通過不同方法促進學生的思考及行動,并將學生作為主體,對課堂教學進行高效構建,從而使學生更加有效的投入到學習中。而通過多媒體的運用,可以使教師更好的構建教學的情境,并通過多媒體演示,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對教學中的難點及重點進行積極研究[3]。
例如,在對《傅雷家書兩則》進行教學時,教師想要學生對“讀懂兩封家書,體會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認識到個人的成功、事業(yè)的勝利和國家的榮譽之間的關系?!边M行充分理解及掌握,教師則以引導的形式,將文中凸顯的父子之愛、知己之情、朋友之誼進行充分理解,并以平和的心態(tài)去面對過去及現(xiàn)實,而通過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未來。再如,在對《隆中對》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課文的社會背景進行展示,以此使學生對三國鼎立的狀況及其政治背景進行充分了解,這樣就能夠使學生在學習《隆中對》的時候,更好的感悟其在當時社會中的意義。通過這種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對課文的重點進行掌握,并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己思維的良好發(fā)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生本”理念的應用,不僅要求教師具備顯著的職業(yè)素養(yǎng),而且還需要師生間充分的互動交流。通過課堂氛圍的有效活躍,不僅能夠使學生具備的學習語文的能力有效提高,而且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渡過初中的關鍵學習階段,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并獲得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李雪桂.生本理念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江西教育,2017(21):13-14.
[2]劉兆亮.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生本”理念的實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4):94.
[3]趙振民.初中語文教學中生本理念的運用[J].赤子(上中旬),2015(6):302.
(作者單位:甘肅省寧縣早勝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