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題精準是寫好作文的第一步。
所謂審題,就是了解命題者的意圖,明確寫作范圍和寫作重點,確定文章的體裁。審題馬虎,下筆千言,離題偏題。
在材料作文“一統(tǒng)天下”的今天,材料作文如何審題?大致方法有:
一、抓關鍵詞、句
有些材料作文,為了突出中心,降低審題難度,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詞、句(如關鍵詞、中心句、統(tǒng)領句、總結句等),只要抓住這些詞、句,就不會跑題。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2017年5月5日晚,央視一套節(jié)目《挑戰(zhàn)不可能》中,來自山東開叉車20多年的劉彩梅,挑戰(zhàn)的任務是借助叉車把2.1噸重的越野車放置在4組玻璃塔上。玻璃塔由啤酒瓶和玻璃杯構成,要平衡越野車,相當于每個玻璃杯要承受8個成年人的重量。前兩次嘗試,都以失敗告終。劉彩梅只剩最后一次機會。在丈夫的鼓勵下,劉彩梅重新調整心態(tài),嘗試找點,放車,最終她完成挑戰(zhàn),成功了。
事后她說:“最大的困難是這個挑戰(zhàn)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全靠自己摸索?!?/p>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標題自擬。
審題指導
1.這段材料分兩部分。前面是事件,后面是感想。立意的重點肯定要放到感想上。其關鍵詞顯然是“摸索”。因此,題旨可定為“摸著石頭過河”或“嘗試”。2.根據“只剩最后一次機會”,題旨也可定為“永不言棄”。3.丈夫的鼓勵也是劉彩梅成功的原因之一,因此,也可以寫“鼓勵使人成功”。
二、提煉中心法
有些作文題干,只提供故事或事實,不出現(xiàn)“感悟”式的中心句。這時候,我們審題,就要透過故事,由表及里,提煉出材料所蘊含的思想來。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這樣一個說法,說有的人經常挑著兩個筐,前面的筐里裝著別人的缺點,后面的筐里裝著自己的缺點。這樣他就會經??吹絼e人的缺點,忽略自己的缺點。時間長了,前面的筐子越來越重,擔子越來越沉,在人生的道路上,步履也越來越艱難。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指導
1.這則材料主要是說眼里只有別人的缺點,忽略自己的缺點,人生的路就會越走越艱難,因此其主旨可提煉為“寬容”“責人寬,責己嚴”“恭自省薄責于人”。2.反面立意可為“人貴有自知之明”“學會欣賞別人身上的閃光點”等。
三、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產生、變化和發(fā)展,都有其內在或外在的原因。我們可以通過對材料的有關原因和結果的分析來確定作文的立意。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父親丟了塊表,他抱怨著翻騰著四處尋找,可半天也找不到。等他出去了,兒子悄悄進屋,不一會兒就找到了表。父親問:“怎么找著的?”兒子說:“我就安靜地坐著,一會兒就能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表就找到了?!?/p>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
越是焦躁地尋找,越是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只有安靜下來,才能聽到表針走動的聲音,從而找到它。據此,可將立意定為“浮躁是事業(yè)成功的大敵”“心靜自然涼”“心急吃不得熱豆腐”“學會冷處理”等。
四、找共性法
有些作文題提供了好幾個詞語、句子或材料。如何審題?這就要學會找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從而把幾個詞、幾個句子或幾個故事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
作文題
請從以下6個古詩句中選2個或者3個,自行立意,確定文體,自擬題目。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杜甫)
3.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4.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5.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6.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毛澤東)
審題指導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和“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的共性是“自強不息”“責任”“奮斗”“擔當”等。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和“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共性是“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誰不說俺家鄉(xiāng)美”等。3.“受光于庭戶見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和“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共同點為“遠大的抱負”。
五、多元分析法
有些作文材料,常常會出現(xiàn)許多人、許多事。因此,我們審題時,既可以著眼于甲方立意,也可以著眼于乙方、丙方立意。既可以正面立意,也可以反面立意。這種審題方法稱之為“多元分析法”。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年初,陳大姐來到一家酒店做服務員。一天,她留下了客人吃剩的一盤鹽水雞,想帶回家改善伙食,被罰200元。“這些菜本來就要倒掉,我?guī)Щ丶页缘簦趺匆P款?”陳大姐有些想不通,“我又沒有員工守則,只聽說過上菜前不準偷吃,卻不知剩菜也不能吃?!?/p>
有媒體采訪肯德基員工,問他們是怎么處理剩余食物的。他們表示餐廳每天晚上都會有剩余食品丟進垃圾桶,我們都挺心疼,但這是企業(yè)的規(guī)定。
上述內容,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
審題指導
這兩則材料可從多角度立意:1.從剩菜倒掉浪費資源的角度,可立意為:浪費可恥,注意節(jié)儉。2.從“本來就要倒掉”和“帶回家改善伙食”可立意為:合理利用剩余物資,物盡其用。3.從“沒有員工手冊”“不知剩菜也不能吃”可立意為:事前告誡勝過事后懲罰。4.從“但這是企業(yè)的規(guī)定”可立意為“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原則至上”。5.從“剩余食品丟進垃圾桶”可立意為:注重質量,保證消費者權益。
六、聯(lián)系實際法
現(xiàn)實生活中的某些思想、觀點、行為,往往通過一些比喻、故事、寓言、漫畫等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我們善于由此及彼,由物及人,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行文。
作文題
一群人上山游玩,在山下的時候,碰到山上旅行團下來,問山上風景,有人說好,有人說不好。走到半山,又遇到一群下來的游客,有人說風景好,有人說不好。最后他們上到山頂,只見云海茫茫,他們有的人覺得風景好,有的覺得不好。
以此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
這則材料中的“山上”“半山”“山下”,比如一個人在事業(yè)中所處的不同狀況?!吧较隆笔瞧瘘c;“半山”是事業(yè)有成;“山頂”比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聯(lián)系同學們的學習實際,差生可寫“路在腳下,仰望山頂”“我不服輸”;中等生可寫“不到山頂非好漢”“行百里者半九十”“再加把勁”;尖子生可寫“高處不勝寒”“莫讓浮云遮望眼”“五岳歸來不看山”“山外有山”“天高任鳥飛”“青云有路我為峰”等。
七、解讀喻意法
對隱喻性材料,應吃透材料喻意,用解讀喻意法來審題。
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寫作。
一把堅固的鎖掛在門上,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啪”的一聲鎖開了。鐵棒好奇地問:“為什么我費了那么大的力氣也打不開,你卻輕而易舉地把它弄開了呢?”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p>
請根據你對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選一個角度,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體自定,標題自擬。
審題指導
材料中的“鎖”“鑰匙”“鐵棒”都有一定的象征喻意:“鎖”可比喻為問題、矛盾;“鑰匙”和“鐵棒”可比喻為兩種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由此可寫:1.鑰匙——“因為我最了解它的心”:深入了解才能把事情作好。2.鐵棒——做事要講究科學方法,蠻干難把事情做好。
其實,作文審題的技巧還有許多,用心揣摩,定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