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錚鳴
摘要:隨著傳媒行業(yè)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促使新聞媒體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再加上媒介融合的作用,新聞傳播方式也得到了更新。本文總結了媒介融合對傳統新聞行業(yè)的影響,并從傳播主體的變化、新聞傳播方式的改變、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信源結構的變革四方面,論述了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內容。
關鍵詞:媒介融合;新聞傳播;信源結構
前言:
媒介融合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與電子信息技術發(fā)展存在直接關系。我國對于媒介融合研究起步較晚,但卻做到了媒介融合概念的充分完善,相關研究人員將媒介融合概念完整化,在他們看來,媒介融合即涉及到新聞是怎們傳播的,同時也要將媒介內容呈現出來。通過媒介融合,能夠為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了解其他區(qū)域的發(fā)展情況。
1.媒介融合對傳統新聞行業(yè)的影響
1.1公民的媒介素養(yǎng)
所謂媒介融合,主要是將不同新聞傳播媒介融合在一起,借助于網絡技術參與,以及新聞傳播,將具體媒介活動展示出來。因此,在獨立的新聞傳播過程中,媒體本身的群眾化特質被一一呈現出來,并朝著公共交流平臺發(fā)展。另外,在該種信息平臺之中,新聞工作人員和普通民眾的地位能夠保持同步。但從實際工作開展中可以看出,不同工作人員針對同一新聞產生的觀點存在很大區(qū)別,這也是多樣性特點表達的本質所在。
1.2新聞行業(yè)工作者
通過以往媒介融合研究能夠看出,當新聞行業(yè)成功開展媒介融合之后,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從新聞管理者角度來說,各個管理人員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確保在新聞傳播過程中,對媒介做出正確選擇,以及媒介的科學應用,確保新聞內容更加完善。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媒介融合對于新聞管理者要求很多,重點集中在策劃、技術和管理上,想要得到滿足上述全部要求的新聞人才,僅僅依靠學校培養(yǎng)很難做到,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鍛煉,將自身綜合能力進一步提升。除此之外,在實際融合背景下,對于新聞工作者的技能要求更加嚴格。例如,在美國媒介融合開展中,對新聞采集工作人員的業(yè)務能力要求較高,除了為相關網站撰寫文字新聞之外,還能夠向電視臺提供視頻新聞。相比之下,我國在該類工作開展上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1]。
2.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內容
2.1傳播主體的變化
在媒介融合下,新聞傳播主體從之前的專業(yè)工作人員,轉變成現在的社會大眾記者,整個業(yè)務流程發(fā)生了本質性變化。在傳統工作之中,信息傳播途徑是大眾媒體,信息來源是新聞工作者。隨著網絡技術的完善,普通民眾開始從被動接受信息,變成了信息的提供者,這樣一來,每個人的智慧都能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這也是傳播主體變化的意義所在。為此,在具體傳播主體研究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確保對相關新聞素材的全面整合,學習更多新的技術水平,進而讓自己變得更加全能,應對媒介融合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2.2新聞傳播方式的改變
現階段,新聞傳播方式從單方傳播變成兩方面?zhèn)鞑?,以往受眾信息獲取方式主要是通過報紙和電視等,上面有什么,受眾就聽什么。現階段,受眾可以隨時隨地對新聞信息內容進行評價。例如,在很多現代廣播電視節(jié)目播出時,用通過街頭訪問形式,對受眾的想法和建議進行了解,之后將這些建議在新聞節(jié)目之中體現出來。受眾們也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等平臺,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通過該種轉變,媒介成為了群眾表達心聲的平臺,將受眾建議集中在一起,為其提供針對性服務??偟膩碚f,當前媒介融合背景下,主要是專業(yè)媒介平臺之間的融合,民眾們可以通過網絡媒介參與到該環(huán)節(jié)之中,在此過程中,新聞人和大眾處于同等地位,參與新聞傳播的公民,自身也要了解媒介的使用方法,學會辨別有價值信息。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國民法律建設和媒介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2.3管理方式的創(chuàng)新
在之前新聞傳播過程中,傳播方式比較單一,而且規(guī)矩感極強。例如,利用報紙傳播新聞時,只是涉及到圖片和文字,在實際信息報道過程中,每個部門的任務也十分明確,不同新聞種類對應不同的報道部門,如國內新聞、國際新聞、經濟性新聞等等,降低了其辦事效率。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各個部門之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讓部門工作效率越來越高。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需要強化對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尤其是在新聞報道時,管理人員需要具備掌控全局的能力,強化自身新聞采訪水平,在工作之中積累經驗。如果工作中出現突發(fā)事件,管理者也要第一時間做好應急準備。從上述內容中可以看出,媒介融合時代下,管理者地位和作用依然無法被動搖[2]。
2.4信源結構的變革
我國傳統新聞傳播方式所有權主要集中在國家手上,不允許個人媒體開展新聞報道工作,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很多民間組織也加入到新聞報道行列之中。因此,在政府開展發(fā)布會等活動時,也會邀請一些民間記者參與,而這些工作人員提出的問題,也正是老百姓最為關心的話題。新媒體行業(yè)的出現,將原有政府壟斷趨勢打破,讓新聞報道顯得更加多樣化,進而將報道的真實性特點呈現出來。更為重要的是,現代傳媒企業(yè)能夠自主選擇報道內容,幫助人們從多個角度了解新聞事件。另外,在實際新聞報道工作開展時,所有居民均可以參與到采訪工作之中,尤其是在一些突發(fā)事件之中,記者無法在第一時間內趕到現場,此時,周圍民眾會對事件內容進行記錄,幫助新聞工作者總結信息,提升報道的真實性。
總結:
綜上所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各個新聞從業(yè)人員需要將自身綜合能力和專業(yè)能力提升。由于新聞傳播行業(yè)會不斷發(fā)生變化,為此,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需要對其發(fā)展趨勢進行把握,并對教育模式和教學方案進行更改,大膽進行改革,在強化媒介使用能力同時,將新聞傳播法律法規(guī)充分完善。
參考文獻:
[1]楊璇.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傳播變革與新聞教育改革[J].西部廣播電視,2018 (22):25.
[2]李延召.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傳播變革與新聞教育改革[J].電視指南,2018 (0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