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句很火的網(wǎng)絡流行語:“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其實想來,何止是復讀,生活本身就像一個“死循環(huán)”,每個人每天都在重復著自己做過一遍又一遍的事情。
我們每天按固定的路線從家到學校,再從學?;氐郊遥改溉諒鸵蝗?、年復一地干著類似的工作,在每一年每一個不會變動的法定假日休息。面對周圍隨處可見的重復,人們已經(jīng)習以為常,一切好像理所當然:早餐店從早上六點開門,到中午十二點準時關門,沒有例外;紅燈綠燈閃閃爍爍,但始終在固定的時間由紅變綠,由綠變紅;秋天的落葉一定會被冬天的雪花取代,四季交替按固定的順序輪換。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可能會暫時從一個循環(huán)中脫身,可轉眼又陷入到另一個“萬劫不復”的輪回,重復著一輩輩人做過的事情,伴隨著其他無法改變的循環(huán)走過一生。
可有時,我深愛這一遍又一遍,愛了一遍又一遍。
比如讀詩詞。我最喜歡的一首詞便是辛棄疾的《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遍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好奇妙的重復!前后句的內(nèi)容重復,上下片的結構類似,在這樣的詠嘆中,作者的濃濃愁思和唏噓之情如滾滾波濤向我涌來。倘若沒有這種重復,恐怕這詞的靈魂也便隨著飄散了。還有戴望舒的《煩憂》,兩章句子完全相同,只是顛倒了順序,讀來卻朗朗上口,充滿節(jié)奏感,在這種回返往復中,詩人那種絡繹不絕,日益洶涌的思念之情盡情宣泄而出。詩詞中重復太多了,不知道是詩歌成就了重復,還是重復成就了詩歌,看似簡單的重復,每一句卻能品讀出不同的韻味,詩歌的意蘊充滿了層次。
在感動中國2018年度人物的頒獎禮上,一名叫齊美多吉的大叔讓我感觸很深。作為一名雪線郵遞員,他沿著不變的路線,奔走了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崎嶇坎坷的道路上屢現(xiàn)驚險,多次與死亡擦肩而過,身邊的親友都來勸他放棄,別再重復這危險無聊又沒有太多收入的工作。可他卻不顧風霜暴雪,不畏艱難困苦,堅守雪線郵路,始終如一?;蛟S重復不僅可以成就詩歌,人生來不是為跳出萬物節(jié)律,而齊美多吉大叔是跑在生活前面的人,在無盡的簡單又艱險的重復中,他奉獻自我,成就他人,找到自己人生的意義。
我突然理解了“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含義,我們會欣然接受太陽每天的東升西落,在每天的重復中收獲、成長,變得不一樣?;蛟S,人恰是在生活的歷練中一遍又一遍地將這人世體會,看到不一樣的姹紫嫣紅,在一遍又一遍的輪回中,將兒時的疑問一個又一個地解開,最后安心地走完人生一程。人生就像一場排練,在一遍又一遍揮手、轉體中,我們離舞臺又近了一步,一步,再一步。
作者簡介:李金峰,男,籍貫:黑龍江省大興安嶺地區(qū)加格達奇,學歷:高中,學校: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