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清 陳昌
摘? 要:以文獻資料和錄像統(tǒng)計為主要研究方法,通過對快速反擊戰(zhàn)術發(fā)展演變和內涵的分析,以及皇馬2017年歐冠聯賽決賽階段7場比賽中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情況的分析,旨在探討現代足球快速反擊戰(zhàn)術表現的新特征,豐富我國足球戰(zhàn)術研究理論體系,為我國足球隊快速反擊戰(zhàn)術的運用以及應對提供參考。研究表明,皇馬快速反擊發(fā)動區(qū)域相對后移?;蜀R的快速反擊戰(zhàn)術更加強調節(jié)奏,而不是單純的速度?;蜀R快速反擊的推進方式主要是以準確的短傳和個人運球突破為主。皇馬的快速反擊運用要求整體性,反擊過程所需時間和參與人數更多?;蜀R快速反擊的射門主要是在球門附近推射完成,另外還有頭球搶點、遠射等手段?;蜀R經常使用“433”陣型,除了兩名中后衛(wèi),其他球員都是快速反擊戰(zhàn)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皇家馬德里足球隊? 快速反擊? 戰(zhàn)術? 特征
中圖分類號:G80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8(b)-0209-05
足球戰(zhàn)術的演進圍繞著攻守矛盾的博弈展開。快速反擊戰(zhàn)術自出現以來,經歷了不斷的完善和豐富,2017年西班牙皇家馬德里足球隊(文中簡稱皇馬)在歐冠決賽中憑借4次快速反擊進球奪得冠軍,引發(fā)了學者們對快速反擊戰(zhàn)術的再次審視?;蜀R快速反擊戰(zhàn)術代表了現代足球最新的發(fā)展趨勢,表現出與以往不同的新特點,快速反擊的內涵更加豐富效果也更加突出,是世界足壇戰(zhàn)術革新的又一次發(fā)展,對我國足球具有借鑒意義。在我國無論國家足球隊還是中超球隊,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效果都不好。國家隊戰(zhàn)術方面存在創(chuàng)造得分機會的能力不強,進攻缺乏創(chuàng)造性的問題[1]。廣州恒大足球隊在2013年的中超和亞冠比賽中快速反擊戰(zhàn)術進球23個,只占總進球數的20.2%[2]。因此,本文通過對皇馬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新特征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現代足球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的新規(guī)律,豐富我國足球戰(zhàn)術研究理論體系,為我國足球隊快速反擊戰(zhàn)術的運用以及應對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以2017年歐冠決賽階段比賽中皇馬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情況為研究對象。比賽對手分別為那不勒斯、拜仁、馬競和尤文圖斯足球隊。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以“足球”“快速反擊”“反擊”“進攻戰(zhàn)術”等為關鍵詞在中國期刊網查閱期刊論文40多篇,碩士論文4篇,通過對文獻的深入研讀,了解快速反擊的研究成果與進展,為本研究的開展奠定基礎。通過互聯網、搜達足球手機APP獲得研究所需的部分數據。
1.2.2 錄像統(tǒng)計法
對2017年歐冠決賽階段皇馬7場比賽中快速反擊戰(zhàn)術的運用情況通過錄像進行數據統(tǒng)計和整理,為研究提供可參考的依據。比賽錄像由直播吧網站提供。
1.2.3 統(tǒng)計指標
射門區(qū)域:根據射門所在地點,分別分為小禁區(qū)、大禁區(qū)和禁區(qū)外。
進攻時間:用秒表手動計時,獲得球權時開表,球進門停表,每一次進攻重復計時3次,取中間值。
發(fā)動場區(qū):把足球場三等分,依進攻方向分別為后場、中場和前場。
獲得球權方式是根據錄像觀察以及相關文獻,分為搶球、斷球和對方失誤。
2? 快速反擊戰(zhàn)術的內涵
2.1 快速反擊戰(zhàn)術的演變
足球戰(zhàn)術的發(fā)展是在進攻打破防守,防守促進進攻這樣的矛盾運動中發(fā)展起來的[3]。攻守矛盾的斗爭推動了足球戰(zhàn)術的演變與完善??焖俜磽舻漠a生源于各隊對防守的重視。早期的足球攻強守弱,直到1962年世界杯各隊才開始傾向防守型打法,尤其是1966年世界杯冠軍英格蘭隊首創(chuàng)的“442”陣型,出現了整體性防守[4]。在后衛(wèi)人數逐漸增加防守戰(zhàn)術逐漸加強的情況下,進攻方必然要尋找針對性的對策打破這種防守,快速反擊由此產生。起初,快速反擊是防守反擊戰(zhàn)術的一種手段,弱隊遇到強隊時,通常采用“451、532”等陣型[5],大部分隊員退在自己的半場防守,得球后直接傳到前場,在前場等待的前鋒拿球后迅速通過簡單配合或者直接突破完成射門。這種簡單的反擊戰(zhàn)術后來被全攻全守的攻勢足球壓制。歐冠2008-2011賽季,巴塞羅那追求控球率的攻勢足球主導了世界足壇,奪得3次聯賽冠軍,2次歐冠冠軍。然而在歐冠近4個賽季,皇馬3奪歐冠,尤其是2017年歐冠決賽中憑借4次快速反擊進球擊敗尤文圖斯奪得冠軍,標志著快速反擊戰(zhàn)術得到進一步升華。隨著快速反擊的產生和發(fā)展,其內涵不斷豐富,進攻效力也更強,已經成為世界強隊經常采用的進攻戰(zhàn)術手段。
2.2 快速反擊的釋義及分類
關于快速反擊的概念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麻雪田認為,“快速反擊戰(zhàn)術是指甲、乙兩隊進行比賽時,當甲方在后場發(fā)動進攻或壓著乙方打時,乙方搶斷球或得到發(fā)球權后,立即采用簡煉的中長傳或通過2~3人的快速短傳推進或個人全速帶球突擊等手段,趁甲方防守陣腳未穩(wěn)之時,將球快速推進到前場威脅甲方球門[6]”楊一民認為“所謂快反是指守方通過搶、斷或其它方式得球后,趁對方布防不及,即刻采用簡煉的中長傳或快速短傳推進或個人快速帶球突破等手段將球引向前場,威脅對方的球門[7]?!狈饺蕶嗾J為,“快速反擊戰(zhàn)術是指比賽進行中通過搶斷或對方失誤得球后進行的帶有突然性的快速進攻[8]?!焙顣J為,“快速反擊是指進攻方在獲得控球權后,在對方重新組織嚴密防守之前,快速將球傳給中、前場有利位置的隊員,或個人在中、前場搶斷球后,快速運球直至球門,創(chuàng)造有利的射門機會[9]。”通過對以上幾種觀點的分析,我們認為快速反擊戰(zhàn)術具有以下內涵。首先,快速反擊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防守一方獲得球權,其原因是通過積極的防守搶球、斷球或者對方失誤。第二階段是利用對方防守不備快速的將球推進至對方球門危險區(qū)域,推進手段包括短傳、長傳和運球。第三階段是完成射門。足球是命中類項目,所有的技戰(zhàn)術活動都圍繞射門得分展開,也隨著射門完成而結束。其次,快速反擊具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由守轉攻的轉換,快速反擊的一方剛開始處于防守狀態(tài),獲得球后就要轉為進攻狀態(tài),而對手恰好相反,這個轉換時刻對手的防守會出現短暫的漏洞,要利用好這個轉換。第二是快速。進攻一定要在快速中完成,要在對手還來不及布置好防守的情況下完成射門,慢了就會錯失時機。第三,快速反擊的目的是射門得分,其本質是一種進攻手段,屬于進攻戰(zhàn)術的一種。根據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快速反擊是指防守一方獲得球權后,通過傳球、運球等手段將球快速推進至前場完成射門的進攻戰(zhàn)術。為了進一步的了解快速反擊的內涵,我們需要對概念進行分類。根據發(fā)動場區(qū)的不同,可以分為前場快速反擊、中場快速反擊和后場快速反擊;根據進攻的方式可以分為個人快速反擊、局部快速反擊和整體快速反擊;另外還可以根據完成的時間、傳球次數以及比賽時段等內容進行分類。
3? 皇馬歐冠決賽階段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特征的分析
皇馬連續(xù)兩屆獲得歐冠冠軍,在比賽中多次運用快速反擊戰(zhàn)術取得進球,是擊敗對手的重要制勝因素。本文對2017年歐冠決賽階段皇馬快速反擊的進球進行統(tǒng)計,從快速反擊發(fā)動、推進、進攻時間和人數、射門、陣型及球員、比分及對手6個方面對其特征進行分析,具體統(tǒng)計數據見表1。
3.1 發(fā)動特征
從皇馬快速反擊發(fā)動區(qū)域來看,后場、前場各進球4次,中場進球2次。后場發(fā)動快速反擊次數最多,因為后場是防守的重點區(qū)域,搶斷球次數較多,但是從后場到對方球門區(qū)域距離長,反擊過程中容易失誤或者被對手破壞,因此成功率低。前場搶斷球難度大,但是離球門近,一旦得球就可以直接威脅對方球門,因而成功率高。中場發(fā)動的快速反擊特征介于后場和前場之間?;蜀R快速反擊的發(fā)動區(qū)域特征與2010年南非世界杯有所不同。王春雷通過對南非世界杯各隊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統(tǒng)計發(fā)現,中場發(fā)動次數最多,其次是后場和前場,成功率次數也相同[10]。原因是南非世界杯時期各隊重視中場的爭奪,而皇馬在歐冠決賽階段則是主動收縮至后場,以爭取更大的快速反擊空間,即具有反擊發(fā)動區(qū)域后移的特征。
從獲得球來看,斷球最多有5次,后場、中場和前場都有。搶球3次,對方失誤2次,分別在中、前場。斷球需要有很好的整體防守意識,說明皇馬在比賽的三個場區(qū)都注重整體協防,給對手的控球造成很大的壓力,迫使對手被斷球。在中前場對手有2次失誤,說明皇馬在適當時機對中前場的防守壓迫也很積極。
3.2 推進特征
從皇馬快速反擊傳球次數來看,3次以內傳球2次,3~6次傳球7次,6次以上傳球1次;從傳球人數來看,3人及以下8次,3人以上2次。傳統(tǒng)的快速反擊強調后衛(wèi)直接傳球給前鋒,傳球次數較少。而皇馬的快速反擊很少采用長傳,大多由短傳推進至前場完成射門,因此3次左右的傳球次數最多,3人左右傳球的人數也是最多。2014年世界杯冠軍德國隊7場比賽中快速反擊3次及以上傳球有14次,3次以下傳球12次[11]。相比之下,皇馬快速反擊3次及以上的傳球次數明顯要多,反映出皇馬更重視通過傳球完成快速反擊,而不是單純追求速度。黃竹杭提出,快速反擊的核心并不是快,而是節(jié)奏。快速是在變化中產生的,控制了節(jié)奏才能產生有效的快速[12]。因此皇馬的快速反擊更加強調節(jié)奏,而不是單純的速度。
后場推進的快速反擊傳球次數和參與傳球人數較多,而中前場則明顯較少。原因是后場距離球門較遠,另外也和推進方式有關。從推進方式看,皇馬主要以準確的短傳和個人運球突破為主,這需要較高的戰(zhàn)術素養(yǎng)和個人能力。皇馬4場比賽傳球成功率平均達到88%,且完成兩次精彩的長距離個人突破,彰顯了皇馬強大的整體實力和高超的個人技術。兩次個人突破分別由左后衛(wèi)馬塞洛和替補隊員阿森西奧完成,后衛(wèi)和替補都有如此表現,可見皇馬陣容的強大。
3.3 進攻特征
皇馬快速反擊7秒以內完成的有1次,7"~10"完成的有5次,10"以上完成的有4次?;蜀R的快速反擊進攻時間特征與2014年世界杯冠軍德國隊相似,但比2006年世界杯各隊平均快速反擊所用時間更多。楊浩等對2006年世界杯16強統(tǒng)計發(fā)現,前場發(fā)動的快速反擊在3s內完成,中場發(fā)動的在5s內完成,后場發(fā)動的在7s內完成[13]。相比之下,皇馬的快速反擊運用更加合理。首先皇馬的快速反擊都是通過短傳結合運球的進攻方式,進攻過程較為復雜因而所需時間更多。其次,皇馬的快速反擊更加靈活,配合也更加多樣,可以由后場到中場、前場完成射門,也可以在左路、中路、右路轉移進攻撕開防守,這樣所需時間就比較多。再次,皇馬的快速反擊有利于對球的控制,如果進攻受阻,可以轉為陣地進攻,避免丟球后被對手反擊。
皇馬快速反擊完成射門時進攻人數一般都是少于防守人數,進攻人數6人最多,防守人數9人最多。從進攻參與人數來看,皇馬的快速反擊戰(zhàn)術要求整體性,參與人數較多,這可以加強攻擊的壓迫性和層次性。完成射門時進攻人數少于防守人數,符合一般快速反擊的特征,即利用對方防守沒有有效組織的時機以少勝多。再者,射門時形成有層次的進攻。邊路有1~2人傳中,門前一般人有2個人搶點,在大禁區(qū)邊上不同位置還有2~3人在外圍接應,當門前的射門受阻時,外圍的人可以發(fā)起二次進攻。
3.4 射門特征
從皇馬快速反擊的射門方式來看,推射7次,遠射2次,頭球1次??傮w而言,射門方式較為豐富,得分手段全面。推射得分次數最多,推射的特點是出球準確,但力量不足,適合近距離推角度射門?;蜀R的快速反擊射門主要是在球門附近推射完成,符合現代足球射門的一般規(guī)律,即射門質量而非數量,才是決定足球比賽勝負的關鍵[14]。另外,單一的射門方式很容易受到嚴密防守。皇馬的快速反擊射門還有頭球搶點、遠射等手段。豐富的射門手段保證了皇馬快速反擊進攻的效率。
皇馬快速反擊射門在小禁區(qū)3次,大禁區(qū)5次,禁區(qū)外2次。射門區(qū)域主要集中在靠近球門的中路區(qū)域,大禁區(qū)有4次也是在靠近小禁區(qū)附近。這與第19屆和20屆世界杯快速反擊進球的射門區(qū)域統(tǒng)計相同[15]。提示我們,現代足球進攻要盡量打入對方球門前危險區(qū)域,不符合規(guī)律的盲目射門次數再多,也不會與比賽勝負成正比。
皇馬下半場開始階段的快速反擊進球最多,這與皇馬的戰(zhàn)術布置有關。上半場皇馬先主動收縮防守,尋找對方的防守缺陷,下半場再發(fā)動針對性的快速反擊。其次,下半場剛開始時,隊員經過上半場已經適應了比賽,而且體能也較好,具備完成布置戰(zhàn)術的條件。臨近比賽結束時,落后一方會大舉壓上進攻,此時后場就會留下一定空擋,也易造成快速反擊進球。
3.5 陣型及對手特征
皇馬在歐冠決賽階段通常使用“433”陣型?!?33”陣型偏重進攻[16],要求3名前鋒都具有較強的射門得分能力,防守時要求2名前鋒積極回防,對其體能要求較高,比賽到60~80min時,通常會換下體能消耗較大的本澤馬和伊斯科,保持快速反擊的速度。根據不同的對手以及戰(zhàn)術需要,陣型也會有一些相應變化,變?yōu)椤?312”“4132”和“4231”等?!?312”是“433”陣型的細化,伊斯科體能好、控球能力強,回收在前鋒和中場之間,職能更加明確。“4132”陣型更強調進攻,卡塞米羅回收為后腰著重防守,莫德里奇、伊斯科和克羅斯組成進攻型中場,形成對對手的強大攻勢?!?231”陣型注重防守[17],卡塞米羅和莫德里奇形成雙后腰加強中路防守,進攻時可以利用邊翼C羅和伊斯科的速度形成威脅。
皇馬面對的4支球隊戰(zhàn)術特點不同。拜仁和那不勒斯是傳控型打法,注重對球的控制,而馬競和尤文則是注重防守,利用簡潔快速的傳球發(fā)動進攻。皇馬針對不同的對手采用不同的策略,雖然控球率發(fā)生相應變化,但進攻效率卻相同。在與那不勒斯和拜仁比賽時控球率都比對手低,但射門次數分別為20∶8和30∶20;射正次數分別為6∶2和11∶2,比分為3∶1和4∶2,數據全面占優(yōu)?;蜀R在與馬競和尤文的比賽時,即使控球率明顯高于對手,仍然利用快速反擊分別打進2球和4球,贏得了比賽。因此認為,皇馬的快速反擊戰(zhàn)術對不同戰(zhàn)術打法的對手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6 球員及比分特征
皇馬在后衛(wèi)、中場和前鋒三條線都有世界頂級水平的球員,這為其快速反擊戰(zhàn)術效果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根據德國《轉會市場》的數據,皇馬陣容身價的總和達到了7.8億歐元,排在所有俱樂部之首[18]。主力前鋒C羅是皇馬戰(zhàn)術體系的進攻核心,在決賽階段進球10個,快速反擊進球5個。在快速反擊中,C羅善于先與隊友傳切配合,然后跑至中路接應和搶點,有時也可以助攻隊友得分。本澤馬、伊斯科、阿森西奧既可以為C羅傳球、拉開空擋,也可以自己完成射門??ㄈ琢_、莫德里奇、克羅斯是技術全面的中場球員,在快速反擊中通過傳遞將球快速轉移至前場,并且在進攻時形成第二層的進攻,或者二次傳中,或者遠射;卡塞米羅有2次遠射得分,克羅斯也有1次遠距離的推射得分。兩個邊后衛(wèi)卡瓦哈爾和馬塞洛都有很強的助攻能力,是快速反擊戰(zhàn)術中重要的參與者,通常參與邊路進攻,形成突破后完成傳中。在快速反擊進球中馬塞洛完成2次助攻,卡瓦哈爾完成1次助攻。總體而言,除了兩名中后衛(wèi),皇馬其他球員都是快速反擊戰(zhàn)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前場隊員都具有較好的得分能力。
皇馬在比分領先時快速反擊進球7個,平分時進球3個。在比分領先時,落后一方急于進攻,導致防守出現疏漏,此時最容易快速反擊得分。落后時沒有進球,一方面與快速反擊的特征有關,另一方面是因為皇馬強大的實力和豐富的戰(zhàn)術打法。在歐冠決賽階段皇馬只有2次處于落后的局面,意味著在與4個世界頂級球隊7場比賽中皇馬大部分時間都處于領先或至少是平分的局面。兩次落后一次是對陣那不勒斯,另一次是對陣拜仁,都很快就取得進球扳平比分。比分落后時快速反擊戰(zhàn)術效果受到限制,皇馬仍能很快利用其他戰(zhàn)術取得進球,依賴于其豐富的戰(zhàn)術打法。除了快速反擊進球,皇馬還取得5次陣地進攻進球,5次利用定位球取得進球。
4? 結論
(1)快速反擊是指防守一方獲得球權后,通過傳球、運球等手段將球快速推進至前場完成射門的進攻戰(zhàn)術。隨著快速反擊的產生到發(fā)展,其內涵不斷豐富,攻擊效力也逐漸加強。
(2)皇馬防守時主動收縮至后場,以爭取更大的快速反擊空間,即反擊發(fā)動區(qū)域后移?;蜀R在比賽的三個場區(qū)都注重整體協防,給對手的控球造成很大的壓力,迫使對手丟球?;蜀R的快速反擊戰(zhàn)術更加強調節(jié)奏,而不是單純的速度。從推進方式看,皇馬主要以準確的短傳和個人運球突破為主,這需要較高的戰(zhàn)術素養(yǎng)和個人能力。
(3)皇馬的快速反擊運用更加合理,進攻過程較為復雜因而所需時間更長。從進攻參與人數來看,皇馬的快速反擊戰(zhàn)術要求整體性,參與人數較多。射門時形成有層次的進攻?;蜀R的快速反擊射門主要是在球門附近推射完成,另外還有頭球搶點、遠射等手段。豐富的射門手段保證了皇馬快速反擊的效率?;蜀R下半場開始階段的快速反擊進球最多,這與皇馬的戰(zhàn)術布置有關。
(4)皇馬在歐冠決賽階段通常使用“433”陣型,根據不同的對手以及戰(zhàn)術需要,可以變?yōu)椤?312、4132”和“4231”等陣型?;蜀R在后衛(wèi)、中場和前鋒三條線都有世界頂級水平的球員,這為皇馬快速反擊戰(zhàn)術效果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保障。除了兩名中后衛(wèi),皇馬其他球員都是快速反擊戰(zhàn)術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前場隊員都具有較好的得分能力?;蜀R在比分領先時,快速反擊得分最多。皇馬在快速反擊戰(zhàn)術受到限制時,還可以利用其它戰(zhàn)術取得進球。無論控球率高低,皇馬的快速反擊都具有相同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曹景偉,金宗強,李強.中國足球國家隊建設中的訓練核心問題理論闡釋與對策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30(5):369-376.
[2] 張存浩.足球比賽中快速反擊戰(zhàn)術進球的特征[D].華中師范大學,2014:16.
[3] 黃竹杭.現代足球戰(zhàn)術運用特征探討[J].體育科學,1993,13(2):38-40.
[4] 張俊斌.足球世界杯發(fā)展回顧[J].體育文化導刊,2011,1(1):149-152.
[5] 方仁權.世界杯賽運用快速反擊戰(zhàn)術的基本規(guī)律及其特點[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562-565.
[6] 麻雪田.快速反擊戰(zhàn)術調研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1984(22):19-23.
[7] 楊一民,牧文明.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情況初探[J].中國體育科技,1983(3):14-17.
[8] 方仁權.第17、18屆世界杯足球賽運用快速反擊戰(zhàn)術的對比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7,43(3):113-116.
[9] 侯會生.對第18屆世界杯足球賽各隊進攻能力的綜合評價[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1):138-143.
[10] 王春雷.足球比賽中快速反擊形成的條件與時機的研究分析[D].上海體育學院,2011:6.
[11] 張軍騎,江宇.第20屆世界杯足球賽德國隊快速反擊戰(zhàn)術運用特征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16,37(5):25-27.
[12] 黃竹杭.世界杯給我國職業(yè)足球發(fā)展的啟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5,38(1):120-123.
[13] 楊浩,高巍.第18屆世界杯足球賽16強快速進攻戰(zhàn)術運用的情況[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9,21(4):490-495.
[14] 劉鴻優(yōu),彭召方.中國足球超級聯賽致勝關鍵指標探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6,52(3):104-108.
[15] 董天戈.第20屆世界杯足球賽比賽中運用快速反擊戰(zhàn)術進球的特征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15.
[16] 李江幸,韋理鵬.足球比賽陣型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0(8):41-43.
[17] 郭志剛,陳效科,侯學華.4-2-3-1足球陣型發(fā)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2):104-106.
[18] 搜狐體育.皇馬7.8億歐身價全球第一[EB/OL].http://www.sohu.com/a/153816132_4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