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雪靜
學生的學習活動暴露出以下一些問題:學生的猜想比較隨意,范圍比較廣;實驗操作時,一個小組中總有幾個人不知從何入手,或沒有控制好其他條件而導致實驗結果無效;在匯報環(huán)節(jié),學生提出自己的質(zhì)疑,卻無法組織好語言,有效論證自己的想法。與以上問題相對應的,是學生缺乏一定的科學思維方法??茖W思維方法,是指在學習科學知識和解決科學問題的過程中應有的思維方法,主要有比較分類、抽象概括、歸納、科學推理、分析綜合等。而結構化思維是科學思維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進行高效科學探究活動的必要條件之一。
一、用結構化思維解決問題
這種思維方式在三四年級就已慢慢滲透,在對比實驗中效果更加明顯,只是應用得比較生疏,具體方法還沒有落實到位。教師指導學生采用結構化思維方式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時,可從以下幾點入手。
(一)用結構化思維歸因可能原因
從一定角度來看,猜想與假設是學生探究活動的難點之一,因為它要求學生的思維活動從具體經(jīng)驗走向抽象經(jīng)驗,對原有知識經(jīng)驗進行加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導不當,就會導致學生怎么猜也猜不著,猜得不完整或猜得漫無邊際。為解決難題,教師要從“4W1H”五個方面引導學生關注這個待解決問題的方方面面,并將原因歸類,查找類別,將遺漏的可能原因一一找出,使主觀猜想經(jīng)過推理成為深思熟慮的符合邏輯且有所創(chuàng)新的客觀假設。
(二)用結構化思維完善實驗設計
實驗設計一直是科學探究活動的一個難點,但在解決這個難點的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地去思考為什么這樣操作、怎樣操作以及怎樣操作得更好,將學習變成學生自己的事,實現(xiàn)學習的內(nèi)化。教師應在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現(xiàn)有的實驗條件下,指導學生運用結構化思維明確所有應控制不變的量,理清實驗的步驟。具體的方法:第一步,先選擇一個分類的標準,檢驗不變的條件是否齊全,可以先按照實驗的材料依次篩選,每個材料根據(jù)它的不同方面再輪流檢查。第二步……
(三)用結構化思維促進實驗開展
這里不再論述實驗操作部分,而是小組成員任務安排,需要運用結構化思維,分析任務的各個部分和流程,為組員確立合適的數(shù)量和難度的任務。一般情況下,在實驗室里進行的實驗,小組成員分為紀律監(jiān)督員、材料員(兼記錄員)、操作員A、操作員B、匯報員,以適應小組人數(shù)較多而動手機會有限的情況。
(四)用結構化思維提高論證質(zhì)量
有時候,學生在匯報實驗結論或自己的觀點時,啰啰嗦嗦說了一大堆,卻讓其他學生感覺根本抓不住重點,不知道他到底想表達什么。其實學生只是缺少一種結構化的思維去組織自己的語言。教師應該告訴學生,我們思考表達的每一個觀點,都應該有可接受的、相關的、充分的理由去支持結論。讓別人能夠理解你的觀點,就一定要有條有理、結構清晰地將你的論證思路表達出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掌握這兩個方法:(1)用“金字塔”結構組織自己的思考表達,讓自己的表達充滿邏輯性。金字塔式的表達,是指當我們表達一個觀點時,先把觀點拋出來,再分要點一層一層地敘述支持觀點的理由。在日常學習中,養(yǎng)成習慣,用這樣的句式來說話:我的觀點是……,我之所以這么認為,有三方面的理由。第一個理由是……,關于這一點,我可以提供兩方面的證據(jù),首先,其次;接下來,我的第二個理由是……;最后,第三個理由是……(2)用“MECE”檢查自己的思考是否全面清晰。第一步,每一個維度只能選擇一個分類標準;第二步,選擇一個順序,將分類篩查一遍。例如,某些實驗結果出現(xiàn)了偏差,令學生產(chǎn)生了質(zhì)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用“MECE”原則分析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的。按照分類的標準,可以分析不同的材料部分,也可以分析不同學生操作的部分,也可以分析不同時間段的部分,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逐一對各因素進行合理篩查,尋找最可能的原因。
二、培養(yǎng)結構化思維
(一)營造思考寬松的環(huán)境
與其他學習內(nèi)容相比,科學概念的學習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且結構化思維的邏輯比較嚴密,教師在引導時需注意措辭和方式,避免言語刻板生硬造成的課堂氣氛嚴肅冷清或?qū)W生由于怕說錯說不好而不能積極參與??梢圆捎脤W生喜歡的、可接受的方式和用語,讓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猜測和分析。
(二)提高學生觀察的能力
想要運用結構化思維找出盡可能多的原因時,或找出盡可能全面的分類標準時,教師可以提供一定的框架和套路幫助學生快速上手,但如果學生本身經(jīng)驗匱乏或不注重觀察也難以有所出。在聚焦問題以后,先明確觀察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了解事物和現(xiàn)象整體和細節(jié)的更多信息,引導其關注系統(tǒng)整體和期中的全部要素。其次,針對學生解釋變化遵循單向線性因果次序的特點,引導其從逆向、側(cè)面的角度考慮問題,更好地理解體系或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三)利用工具整理思維
可以采用思維導圖、路徑圖呈現(xiàn)學生的思維過程,進行概念圖訓練,幫助學生解決科學問題。設計簡單的圖表,提示思考的方向,學生再加以補充。根據(jù)思維導圖,學生可以依據(jù)圖表明確要考慮的條件和實驗的各部分,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圖表及時捕捉學生的思維而調(diào)整教學策略。
三、結語
結構化思維是有意識地維持一定的秩序,把每個問題都置于一定的情境中,全面地看待問題,在規(guī)定的框架中思考。而發(fā)散思維為解決問題提供了許多條開放的路徑,也許有些漫無邊際,有些異想天開,但“不正?!钡南敕ㄒ苍S就意味著突破性,即打破原有思路,另辟蹊徑,為解決問題提供更多可能。
【作者單位:永嘉縣楓林鎮(zhèn)福和希望小學?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