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湘暉
摘 要:寫作是語言學習者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展現(xiàn),但寫作也是學習者語言學習中的難題。新課改的推進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踐行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在新課標提倡的單元整體教學指引下,筆者基于主題意義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并通過將不同復述策略應用于各種模態(tài),引導學生展開口頭和書面輸出,最終提高寫作水平。
關鍵詞:主題意義;復述策略;輸出表達;寫作水平
隨著英語課程改革不斷推進,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內(nèi)涵也不斷深入人心,教師對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認識不斷加深,課堂教學方式也在不斷變化。教師普遍接受基于主題意義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理念,但往往覺得實際操作比較難,在教學中缺乏具體的思路、操作方法和實踐策略。尤其在寫作教學方面,多數(shù)教師忙于基于聽、說、讀的語篇文本教學,卻沒能將教學與寫作輸出相結合,沒有對學生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寫作訓練,把寫作教學與聽、說、讀教學割裂開了。
事實上,寫作技能是聽、說、讀這三種技能的綜合反映,更是主題意義下最終輸出的成果。通過提高英語寫作的水平,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地掌握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常態(tài)課教學中,教師還是更傾向以單一課時為單位進行教學設計,缺乏整體思考,導致聽、說、讀與寫脫節(jié)。語言教學還是比較零碎,不利于學生進行最終整體的語言輸出。
那么如何能使這三種技能落實并運用到寫作當中呢?筆者通過閱讀大量文獻,發(fā)現(xiàn)文本復述訓練是一種能銜接幾種技能和模態(tài)形式的有效方式。復述不僅是大腦中強化記憶的一個心理過程,而且是一種語言學習的重要方法。將復述方法應用于外語教學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鞏固、積累語言知識,有助于學生口語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學習者對已經(jīng)輸入的材料進行口頭復述和書面復述,即把聽到的、看到的語言材料經(jīng)過加工用自己的話語講出來或通過自己的筆寫出來。
因此,筆者嘗試在英語教學中基于主題意義進行單元整體教學,引導學生對不同語篇進行整體的學習和理解,通過對復述策略的學習和訓練,進一步形成對主題意義的整體理解,最終達到圍繞主題意義的整合性輸出。筆者以書面表達輸出為重點研究目標,在整個實踐過程中,筆者將以北師大版《英語》必修4 Unit 12“Culture Shock”為例,分析實踐研究是否有效。
單元整體教學,即分析單元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要對教材內(nèi)容做一個基礎的梳理和分析,確定整個單元主題意義探究的主線,再圍繞主題意義探究確定重點學習的語篇和內(nèi)容,并進行整合,基本上每個單元可以整合成幾個學習小單元。
筆者選取的這個單元教學探究的主線是文化沖突(Culture Shock),圍繞主題有聽、說、讀、寫各類型的文本,從整體性、關聯(lián)性、遞進性設計單元教學過程,目標在于引導學生理解文化沖突的意義,了解和感悟東西方文化差異,并能合理、自信地處理文化沖突,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谥黝}意義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思路,筆者對單元內(nèi)容進行了整合,圍繞主題意義設計了四個學習小單元。
需要提到的是,在整合后的前三個小單元的教學中,筆者同時增加了不同復述策略的指導,以主題意義“Culture Shock”為主線,兼顧三個小單元之間的相關性,圍繞主題意義設計體現(xiàn)學習進階的單元整體目標和小單元目標,設計體現(xiàn)關聯(lián)性和遞進性的學習活動;通過復述訓練,圍繞主題意義及時開展口頭和書面的輸出表達活動,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的螺旋遞進式發(fā)展。在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第四個小單元是Communication Workshop部分,通過說和寫的方式,將前三個小單元的學習內(nèi)容進行整合性輸出,此任務也作為學生實現(xiàn)核心素養(yǎng)四個方面融合發(fā)展的落腳點。筆者將重點敘述此部分,這也是實踐研究的最終目標,以此驗證基于主題意義的復述教學訓練是否能對提高高中生寫作能力起到有效作用。
1.復述策略
復述是學生們以理解和掌握文本內(nèi)容為基礎,運用已學詞匯,再經(jīng)過大腦將信息進行分析、整合,最終系統(tǒng)地、概括性地將文章主旨表達出來(孫波,2009)。
復述有很多種方法,常見的有關鍵詞提示法、提綱法、問答引導法、圖表法、排序法、變更法、表演法以及續(xù)篇復述法。筆者在實踐研究中經(jīng)常采用的是前四種。
2.復述策略在寫作教學的實踐運用
(1)復述策略訓練運用于主題意義的小單元口頭和書面輸出
在Unit 12“Culture Shock”的整個單元教學中,前三個小單元里包含聽、說、讀三項技能的訓練和書信、訪談等不同形式,筆者均引導學生以關鍵詞提示法、提綱法、問答引導法和圖表法復述策略對各文本內(nèi)容進行了復述。復述在形式上分為口頭復述和書面復述。在主題意義探究的前三個小單元中,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閱讀和聽力文本后,對輸入的材料先進行口頭復述。學生在口頭復述時要做到語言連貫,語音語調(diào)自然。在口頭復述之后,學生還需要將口頭復述成果寫下來。在書面復述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更加注意單詞拼寫、語法、句子完整性以及語篇銜接等方面,更好地掌握語言知識,進一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通過這一系列的練習來促進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提高。
(2)復述策略訓練運用于主題意義的單元整體輸出
筆者以最后一個小單元Communication Workshop的教學實踐為例。此部分正是本單元整合后整體輸出的落腳點,也是反映學生通過不斷復述訓練后是否深刻理解主題意義以及是否鞏固運用語言知識、提高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驗證。筆者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梳理了單元內(nèi)文本的主要內(nèi)容(What)和寫作目的(Why),確定教學主線和主題意義學習的落腳點,決定如何開展寫作教學(How)。
[What]
本課時是基于單元主題意義整體教學設計的書面表達部分,借助主題單元設計前三個小單元的背景知識積累,尤其以第一課和第三課的閱讀文本內(nèi)容為主,逐步幫助學生搭建表達支架,解決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結構問題和語言困難,引導學生進行復述練習和過程性寫作。本課內(nèi)容是以Communication Workshop中“An Informal Letter”的文本開展的寫作教學。第一部分課文文本是一封朋友之間尋求建議的信件。通過這封來信,學生了解了信件的基本結構和信件中展示邏輯關系的銜接詞。第二部分是根據(jù)朋友的來信要求回一封信件,并提出合適的建議。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鞏固和運用所學,本課時增加了復述部分,為書面表達的內(nèi)容和語言作有效支撐。
[Why]
信件或郵件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及將來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信件(包括建議信)也是高考應用文書面表達中必考的部分。因此,學會如何寫好一封給朋友的信件是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
[How]
Communication Workshop寫作部分的文本是一封來自朋友征詢建議的信件,結構清晰、語言簡單,通過不同類型的銜接詞,展示了句與句之間合理的邏輯。學生從這封信件入手,學習信件的結構設計和信件內(nèi)容的邏輯性,這也是本課時的第一個教學目標。第二部分是通過復述策略,圍繞單元主題,讓學生了解中國和西方國家如英國和美國在飲食生活、待人接物等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差異,學會入鄉(xiāng)隨俗,避免文化沖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第三部分是寫作實踐,在了解了信件結構以及具備相關話題的語言積累后,學生在寫作中既能自信提筆也能筆下生花、言之有物。
在本課時的教學實踐中,筆者在復述策略訓練時將本課時第二部分進行了連續(xù)性、遞進性的改編。在小單元輸出時,例如在第一個小單元Lesson 1“Visiting Britain”和Lesson 3“Living abroad”的教學中,筆者使用的是提綱法(見圖1)和圖表法(見圖2)復述策略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理解、分析和整合,最后系統(tǒng)地、概括性地表達出來。
以圖2的復述內(nèi)容要點為例,各小組學生合作展開對課文的復述,摘錄一組內(nèi)容如下:
Dear Aunt Mei,
I am very happy to know you will pay a visit to London. So busy am I that I didnt write to you more often.
The life in Lond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our hometown. You may meet with some culture differences here so I need to tell you some.
First of all, the food. Actually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the food because there are many international restaurants here including Chinese ones. The big difference is that British like to have slices of toasts with bacon and eggs.
A word of advice. Dont avoid tipping system in London. People often leave 10% of the bill for the waiter or waitress. And you can exchange travellers cheques at bank or hotel.
Thirdly, the weather in London is changeable. Dont forget to take an umbrella when you are out.
One last thing is British humor. Dont be surprised if you hear laughter when you dont think anything funny.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Aunt Mei.
但是在單元最后輸出環(huán)節(jié)即本課時中,由于學生在此前已經(jīng)積累了該文本的復述經(jīng)驗,只是純粹的重復性輸出不能較好地達到本課時完成高質(zhì)量獨立寫作的教學目標。因此,筆者采用了關鍵詞提示的復述策略,復述中提煉的關鍵詞是能匹配寫作任務的有效語言(見圖3)。
在小單元復述輸出的階段,使用提綱法和圖表法復述策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加深學生對語言材料的理解,鞏固和積累語言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本課時的教學目標不再滿足于學生理解和歸納文本內(nèi)容,而是需要分析、整合和運用文本中的高級詞匯和句型,以匹配并滿足于之后即將進行的獨立寫作任務,提高整體輸出的語言質(zhì)量。
(3)復述策略訓練運用于主題意義的寫作實踐效果
本單元最后一個小單元是寫作實踐。筆者給出了四個寫作任務供各小組自由選擇,雖然是不同的寫作任務,但寫作體裁都是信件,寫作內(nèi)容都是圍繞單元主題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