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宏健 覃 翠 李 賢
急性腦梗死發(fā)病原因復雜,致殘、致死率較高,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治療,幸存患者易產生多種后遺癥,使其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1]。目前臨床上多采用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該病,其作為腦保護劑能抑制脂質過氧化,可緩解腦水腫及腦部缺血缺氧,避免患者神經功能進一步受損,但其療效有限,且預后不佳,需要探索其他藥物聯(lián)合治療[2,3]。為提升治療效果,對入選我院的10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開展分析,探討對急性腦梗死患者使用通腑祛痰湯結合依達拉奉治療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例急性腦梗死患者,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3例。觀察組男28例,女25例;年齡41~74歲,平均(60.74±8.63)歲;病程5~48 h,平均(13.17±4.68)h。對照組男31例,女22例;年齡42~73歲,平均(61.29±8.58)歲;病程6~47 h,平均(14.59±4.23)h。2組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1)西醫(yī)診斷標準: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3]中急性腦梗死診斷標準,且經頭顱CT確診;中醫(yī)診斷標準: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中西醫(yī)急診診治專家共識》[4]中風痰阻絡證,主癥:神識昏蒙、痰飲、血瘀;次癥:頭昏、頭暈、瞳神變化;舌脈:舌質暗淡、苔薄白或白膩。以上主次癥各兼2項即可診斷。2)無腦梗死病史。3)簽署知情同意書,且通過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排除標準:1)并發(fā)心血管疾?。?)對治療相關藥物有過敏史;3)臟器功能障礙。
1.3 治療方法2組均采用包括控制血壓、血糖、調節(jié)水電解質紊亂、抗感染、降低顱內壓、抗血小板聚集、脫水及改善腦循環(huán)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注射液(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30051)治療,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0.9%氯化鈉溶液100 ml,緩慢靜脈滴注,2次/d。觀察組于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通腑祛痰湯治療,該方組成:薏苡仁20 g,黨參20 g,白術12 g,桃仁12 g,紅花9 g,大黃9 g,芒硝9 g,茯苓15 g,枳實15 g,炙甘草10 g,竹茹10 g,炒麥芽10 g,陳皮10 g。溫水煎煮,取汁液300 ml,1劑/d,以水煎汁400 ml,分早晚2次溫服。2組均連續(xù)治療30 d。
1.4 觀察指標1)治療總有效率。根據(jù)中華神經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3]中急性腦梗死相關療效標準,基本痊愈:患者功能障礙消除,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較治療前降低90%及以上;顯著進步:患者功能障礙基本消失,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不足90%,但下降45%及以上;進步:患者功能障礙有所改善,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不足45%但下降18%及以上;無效:患者功能障礙未發(fā)生好轉,NIHSS評分較治療前下降18%以下或患者病情惡化。治療總有效率為基本痊愈率、顯著進步率及進步率之和。2)治療前后分別使用NIHSS評分評價患者神經功能,該量表從面癱、水平凝視、手部肌力、言語及步行能力等8個維度評價患者神經功能缺損情況,得分越高,神經缺損程度越嚴重[5]。3)運動功能評分量表(FMA)評分[6]。治療前后分別使用FMA量表評價患者運動能力,該表包含上肢、下肢2個維度,上肢33項,下肢17項,滿分100分,得分越高,運動障礙程度越輕,運動能力越好。上述指標評估時間均于治療前及治療30 d結束時。
2.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比較 (例,%)
2.2 2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觀察組治療后NIHSS評分明顯較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 (例,
2.3 2組患者FMA評分比較觀察組治療后FMA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FMA評分比較 (例,
急性腦梗死是因血液供應障礙致使局部腦組織遭受不可逆損害,最終造成腦組織因缺血缺氧發(fā)生壞死的常見腦血管疾病,易致殘、癱瘓并損傷患者神經功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目前臨床實踐中多使用依達拉奉結合急性期脫水、抗血小板等常規(guī)治療,治療手段局限于現(xiàn)代醫(yī)學,療效有限,且往往預后不佳,治療方案亟待改善。
中醫(yī)學認為,急性腦梗死屬“中風”范疇,患者因臟腑虧虛致使陰陽失調,血亂氣逆,風、火、血、瘀及痰上沖,阻于腦絡致使腦絡失和、邪毒內生,最終毒損腦絡,中風病發(fā),故采用中醫(yī)療法治療該病的關鍵在于補益臟腑,活血通絡[7]。本研究中,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NIHSS評分較對照組低,且FMA評分較對照組高,這表明使用通腑祛痰湯結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腦梗死能有效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神經功能和運動功能恢復。究其原因為,通腑祛痰湯中薏苡仁有健脾除痹、利水滲濕及解毒散結之功效;黨參能健脾益肺、養(yǎng)血生津;白術健胃補脾,燥濕利水;桃仁能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紅花能有效止痛活血,通經散瘀;大黃能涼血解毒,瀉熱通腸,通經逐瘀;芒硝能清火消腫,軟堅潤燥;茯苓能寧心健脾,利水滲濕;枳實有消積破氣,散痞化痰之功效;炙甘草能滋陰益氣,復脈通陽;竹茹有除煩止嘔,清熱化痰之功效;炒麥芽有健脾開胃,行氣消食之功效;陳皮能健脾理氣,燥濕化痰,諸藥合用,共奏調理臟腑,平衡陰陽,扶正固本,通絡化瘀之效,有效消除患者毒損腦絡這一病機[8]。西醫(yī)療法多采用依達拉奉治療腦梗死,該藥作為自由基清除劑,能避免神經細胞因脂質過氧化受到氧化損傷,同時能抑制腦水腫和腦梗死發(fā)展,通過緩解患者異常神經癥狀,起到抑制遲發(fā)性神經元死亡的作用,但其療效有限,預后不佳。通腑祛痰湯與該藥合用,中西結合,在彌補該藥預后不佳的同時,有效提升了療效。
綜上所述,使用通腑祛痰湯結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能有效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神經功能和運動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