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公,趙 珊,陶 慧,紀瑞靜
(1.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檢驗科,陜西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校醫(yī)院檢驗科,陜西西安 710061;3.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彬州市中醫(yī)院檢驗科,陜西彬州 713500)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的慢性疾病,該病具有長期性、反復性的特點[1]。WHO一項調查表明,全球感染HBV病毒高達20億人,其中慢性HBV感染達2.3億人,是全球范圍內發(fā)病率最高的傳染性疾病之一[2]。中國是HBV感染高發(fā)地區(qū),據(jù)統(tǒng)計中國有超過9 000萬以上慢性HBV感染者,約占人口總數(shù)7.5%~10.0%,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高達2 000萬人[3]。慢性乙型肝炎治療至今未能達到徹底或功能性治愈,而病情遷延不愈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重要原因。流行病學調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未經(jīng)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進展為肝硬化的概率為7%~21%,從肝硬化進展為肝細胞癌的概率達2%~4%[4]。因此,早期診斷慢性乙型肝炎感染顯得尤為重要。肝臟組織病理學活檢是診斷慢性乙型肝炎的金標準,但組織蛋白檢測需要獲取病理樣本,操作具有創(chuàng)傷性且患者不易配合,限制了臨床應用。相對而言,血清指標具有方便、客觀、準確、經(jīng)濟等優(yōu)點,在疾病篩查、病情監(jiān)測等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肝功能指標檢測對于肝臟疾病進展具有一定鑒別意義,甲胎蛋白(AFP)被認為是有效判斷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情嚴重程度的血清學指標。高爾基體跨膜糖蛋白73(GP73)和甲胎蛋白異質體(AFP-L3)有望成為最具潛力診斷和預后評估的新的標志物。本研究檢測了血清AFP、GP73、AFP-L3水平,并進一步分析了AFP、GP73、AFP-L3聯(lián)合檢測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jīng)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在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西安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各類肝病患者182例中選取經(jīng)病理組織學或影像學證實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100例作為慢性乙肝組。納入標準:(1)入選患者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版)[5]中相關診斷標準;(2)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呈陽性持續(xù)時間≥6個月;(3)近1年內無抗肝纖維化、抗HBV藥物治療;(4)年齡≥18歲;(5)入選患者同意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伴有甲型、丙型等病毒性重疊感染;(2)伴有糖尿病、甲亢等代謝類疾??;(3)嚴重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免疫系統(tǒng)等疾??;(4)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另選取同期在醫(yī)院體檢中心健康體檢者110例作為對照組,經(jīng)檢測心、肝、腎、肺重要臟器功能無異常,各類肝炎病毒標志物呈陰性;排除全身或局部感染、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等。
1.2方法
1.2.1臨床資料收集 收集2組納入研究者的臨床資料,包括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吸煙、飲酒史等。
1.2.2血清學指標 慢性乙肝組患者入院后禁食水12 h,采集肘靜脈血5 mL,對照組入組后禁食、禁水10 h以上,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采集血液標本,采用臺式離心機(購自中國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型號L400)以3 000 r/min高速離心10 min;靜析后取上層血清,標本劑量1.5 mL,分裝于小型離心管中,標記組別、時間,置于-80 ℃冰箱內保存,統(tǒng)一檢測。AFP采用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法,電化學發(fā)光儀和試劑盒購自中國上海羅氏診斷產(chǎn)品有限公司;GP73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法檢測,酶標儀購自瑞士Tecon公司,型號M200,檢測波長設定為450 nm,試劑盒購自中國上海茁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AFP-L3采用親和吸附離心管法檢測,生化儀購自美國雅培公司,型號C8000,試劑盒購自中國北京熱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分離洗脫液AFP-L3,并計算AFP-L3占AFP比例。所有操作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執(zhí)行。
1.2.3陽性判定標準[6]參考值:AFP>9.6 ng/mL,GP73>106.5 ng/mL;AFP-L3>9.2%。
2.12組間臨床資料和血清指標的比較 2組間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shù)、吸煙、飲酒史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性乙肝組血清AFP、GP73和AFP-L3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慢性乙型肝炎綜合征危險因素分析 Logistic多因素回歸分析顯示,AFP、GP73和AFP-L3是慢性乙型肝炎的獨立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2。
表1 2組間一般資料和血清指標的比較
表2 Logistic回歸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的危險因素
2.3血清AFP、GP73、AFP-L3聯(lián)合檢測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效能 ROC曲線分析顯示,AFP診斷慢性乙型肝炎的AUC為0.863,GP73為0.832,AFP-L3為0.730,AFP、GP73、AFP-L3聯(lián)合檢測的AUC為0.953,明顯高于AFP、GP73、AFP-L3單獨檢測(Z=2.843、3.145、7.099,P<0.05)。見表3、圖1、2。
圖1 血清AFP、GP73、AFP-L3單獨檢測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診斷的ROC曲線
表3 血清AFP、GP73、AFP-L3聯(lián)合檢測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效能
圖2 血清AFP、GP73、AFP-L3聯(lián)合檢測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診斷的ROC曲線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HBV進入機體內通過血液循環(huán)快速傳播至肝細胞及其他組織,引起全身炎性反應的一種慢性疾病。中國以醫(yī)源性和母嬰傳播為主,而嬰幼兒時期的HBV感染大多導致慢性乙型肝炎并一直伴隨終生[7]。乙型肝炎是我國目前慢性肝病的主要病種之一,該病發(fā)病機制十分復雜,至今尚未完全闡明。研究發(fā)現(xiàn)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可激活機體免疫應答,引發(fā)適應性和固有免疫應答,機體免疫在消除乙型肝炎病毒過程中,會導致肝臟慢性損傷并誘發(fā)機體炎性反應;進一步合成糖蛋白、膠原、蛋白多糖等細胞外基質成分,加重肝臟纖維化,造成肝硬化,使病情進一步惡化而進展為肝癌[8]。慢性乙型肝炎在發(fā)病初期臨床癥狀不典型,病情發(fā)展較為隱匿,往往出現(xiàn)腹水、消化道出血時才被發(fā)現(xiàn),貽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對慢性乙型肝炎的早期診斷,及時采取治療措施,可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AFP是在胚胎期合成的功能性蛋白,由卵黃囊和肝細胞產(chǎn)生,其相對分子質量為70×103,半衰期5 d,主要來源于胚胎的肝細胞。正常成年人AFP水平較低,將近70%肝癌患者AFP水平出現(xiàn)異常增高。當肝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產(chǎn)生新的肝細胞時,AFP水平會再次增高,因此臨床上常作為原發(fā)性肝癌血清標志物,用于原發(fā)性肝癌的早期診斷,指導治療和預后判斷。研究發(fā)現(xiàn),發(fā)生活動性肝炎后肝細胞會進行修復,AFP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升高,肝細胞再生活性明顯增強,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FP持續(xù)升高的原因與乙肝病毒復制存在某種內在聯(lián)系[9-10]。有學者亦證實大量的肝炎患者AFP呈高水平表達,這與本研究結果一致[11]。有報道稱,在非肝癌性肝病如急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的患者血清中AFP水平增高[12]。研究表明不同病毒性肝炎患者AFP陽性表達率從急性輕度、慢性中度、慢性重度依次升高,隨著炎性反應增強,AFP水平亦隨之升高,表明血清AFP水平可反映炎性反應程度[13]。本研究發(fā)現(xiàn),AFP診斷慢性乙肝的AUC為0.863,提示AFP不僅對腫瘤疾病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對肝臟發(fā)生炎性反應病變亦有重要的臨床參考價值,早期檢測AFP水平可預測患者疾病進展情況。
AFP-L3是AFP糖鏈結構的異質體,與肝癌細胞增生呈正相關,被廣泛用作肝癌診斷的標志物之一。卓傳尚等[14]研究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AFP-L3水平顯著升高,表明AFP-L3能夠為早期診斷提供參考,對預防病情進展及癌變具有一定臨床意義。劉彥明等[15]研究亦證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組織存在HBV-DNA的大量復制,隨著HBV-DNA載量不斷增加,AFP-L3水平明顯升高,導致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等重要肝臟細胞器的損傷。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肝炎患者AFP-L3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提示AFP-L3可作為監(jiān)測慢性乙型肝炎肝細胞損傷的指標。研究證實,隨著Chid-Pugh分級增加,血清AFP-L3呈上升趨勢,進一步說明AFP-L3可作為評估肝功能的重要指標[16]。本研究發(fā)現(xiàn),在診斷慢性乙型肝炎中AFP-L3的AUC為0.730,提示可作為診斷慢性乙型肝炎的指標之一,但參考價值有限。
GP73為高爾基Ⅱ型跨膜蛋白,廣泛存在于高爾基體中,一般在肝臟組織中少量表達或不表達。國外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病毒或非病毒引起的肝病患者血清GP73水平出現(xiàn)明顯升高[17]。樂萍等[18]同樣發(fā)現(xiàn)病毒性或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進行性肝硬化患者血清GP73呈高水平,推測GP73在慢性肝病疾病進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本研究結果亦證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GP73呈高水平表達,這與HBV感染程度有關,提示GP73可作為診斷慢性乙型肝炎的血清標志物之一。本研究進一步分析了三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價值,結果顯示AUC為0.953,靈敏度和特異度為89.0%和81.8%,明顯高于AFP、GP73、AFP-L3單獨檢測,提示三者聯(lián)合可以提高慢性乙型肝炎的診斷效能。血清AFP、GP73、AFP-L3聯(lián)合檢測可以反映HBV-DNA復制、肝細胞損傷等病情進展。三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和特異度均大于單項指標檢測,能夠滿足慢性乙型肝炎在HBV-DNA復制、肝細胞損傷等病情進展的早期診斷。
綜上所述,通過聯(lián)合檢測血清AFP、GP73、AFP-L3,能夠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診斷效能,對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