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堂清 吳迪 陸玉維 王素萍 中共射陽縣委黨校 224300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加快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建設,解決好信訪老案,對維護社會穩(wěn)定、提升治理水平、促進社會和諧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信訪老案釋義。信訪老案通常指在縣以上信訪部門登記3年以上,期間仍信訪不斷,缺乏有效化解措施的案件。信訪老案往往是該地區(qū)越級上訪的數(shù)量大戶和“釘子戶”。
(二)信訪老案特點。時間跨度長。信訪人幾年甚至一、二十幾年一直信訪。信訪頻率快。信訪者上訪次數(shù)多,幾乎天天到信訪部門纏訪。要挾成份大。信訪者往往選擇黨代會、人代會等重點敏感時段上訪,對政府實施要挾。復雜程度高。信訪老案多是無當事人、無檔案資料、無留存照片的“三無”案件。處事性格怪。信訪人性格比較怪僻、話多、執(zhí)拗,喜歡鉆“牛角尖”,做事“一根筋”。處理效果差。信訪老案涉及群體面廣,解決不好會 “按起葫蘆浮起瓢”;漫天要價,很難滿足其味口;不講信用,得了好處后還不能案結事了。
(三)信訪老案形成原因
1.客觀原因。受政策、財力等客觀因素影響,導致老案形成。天然形成型。上級部門制訂的政策與基層實際情況不匹配,天然形成一批信訪老戶。無法取證型。因歷史時間過長,無影像、無資料,當事人死亡等原因,無法取證拖成信訪老案。財力受限型。上世紀80、90年代,鄉(xiāng)鎮(zhèn)財力有限,一度存在“打白條”拖欠工資而導致信訪。
2.主觀原因
從信訪者角度看:得隴望蜀型。少數(shù)信訪人以獲得最大經(jīng)濟效益為追求,剛剛簽了字,不久又后悔,反復無常。精神偏執(zhí)型。有些信訪人性格倔強,聽不進任何意見,認死理,一根筋,不達目的不罷休。自甘老戶型。有些信訪戶,把向組織匯報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對能不能快速解決他的問題不太關心,自愿甘當信訪老戶。
從政策執(zhí)行者角度看:隱瞞政策型。有些政策執(zhí)行者或為一已私利,或為打擊報復,對當事人隱瞞政策,一旦政策曝光,當事人自然成了信訪老戶。粗枝大葉型。有些政策執(zhí)行者,粗枝大葉,導致政策落實錯位。一碗水端不平型。某省在上世紀出臺了貨幣化住房安置政策,有錢單位早在上世紀末就執(zhí)行到位了,有些窮單位至今未執(zhí)行。
從接訪者角度看:甩手掌柜型。有些接訪同志對初信初訪不重視,粗暴地將信訪問題轉交到基層單位了事。隨意答復型。一些接訪人員在人事、工資等敏感政策和事實沒弄清楚的情況下,信口開河,草率下結論,把簡單問題復雜化,導致老案產生。意見相背型。由于接訪領導接訪時間不一致,各人對同一信訪者復意見不統(tǒng)一,引發(fā)信訪者抱著有利于他的觀點重復訪。
(一)克服幾種錯誤思想??朔旁L老戶是“眼中釘”、“肉中刺”的對立思想;克服信訪老戶是蠻人,不值得與其溝通的高傲思想;克服信訪老戶都是“釘子戶”,能躲則躲,怕?lián)熑蔚臒o為思想;克服信訪老戶工作無法做通,只能重要時段看死盯牢的消極無為思想;上述錯誤思想不僅無法解決信訪老案,反而會增加信訪老案的規(guī)模。
(二)堅持消存量、遏總量的工作方法?;庑旁L老案,應像抓項目一樣,實行一個老案、一個領導、一個團隊、一抓到底的“四個一”工作機制,有效減少信訪老戶數(shù)量。應切實防止一方面化解老案,另一方面又將信訪新案拖成老案的現(xiàn)象,只有消滅存量與遏制增量同步進行,才能保證老案越來越少,存量越來越低。
(三)堅持“情、高、實、公”四字工作法
1.在“情”字上下功夫。信訪干部對信訪老戶要曉之以情,耐心細致地向他們宣傳能解決或部分解決的依據(jù)和政策,不能解決的原因,通過真心當親人,傾心查資料,耐心講道理,讓信訪老戶感受到信訪干部的努力和付出,最終實現(xiàn)水滴石穿、金石為開、老案化解的效果。
2.在“高”字上動真格。老戶之所以成為老戶,往往是許多老戶不相信基層信訪工作人員,他們不服的往往就是一直沒有高層領導重視他的情況,一旦有高層領導對他的案件重視了,親自與他對上話了,許多信訪老案會無聲化解,這就是高層領導出面解決問題的魅力所在。
3.在“實”字上搗實捶。一定要抱著為信訪者服務是天職,是為親人服務的信念,努力拿到第一手真實資料,實事求是還原歷史真相,供主要領導決策時參考。
4.在“公”字上嚴把關。公平處理不循情。做到依法辦事不循私,對照政策不走樣,嚴肅認真地拿出公平處理意見。公開聽證求實效。
1.建立初信初訪首問負責制。接訪后,接待者應迅速安排相關單位,限時拿出答復意見;相關單位拿出答復意見后,接訪者要結合答復意見的政策性、科學性、準確性,預判答復效果;答復時,接訪者應盡可能請主要負責人出面答復,體現(xiàn)對信訪戶重視,增強答復效果,確保問題早解決早落實。
2.建立信訪案件跟蹤反饋機制。安排專人對信訪人進行答復意見滿意度回訪,對十分滿意和比較滿意信訪人,進行結案;對不滿意者要分析原因,將其列為可能產生信訪老案的源頭來控制。
3.建立信訪案件專題會辦制度。建立信訪專題會辦制度,對疑難信訪、復雜信訪、回復不滿意信訪和苗頭性、傾向性信訪逐一過堂,保證復雜案件都有領導的處理建議,進一步提高辦案效率。
4.建立無訪無訴村創(chuàng)評機制。以引導群眾理性維權、促進社會和諧穩(wěn)定為出發(fā)點,以預防、排查、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為抓手,開展無訪無訴鎮(zhèn)村創(chuàng)評活動,突出化訪化訴,控減新增越級訪和新增訴訟量。對無訴無訴的鎮(zhèn)村發(fā)放創(chuàng)評獎補資金,努力把矛盾和問題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