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 黔江區(qū)城西中心小學校 重慶市 409099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核心內容,對學生寫作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提升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從目前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還存在教學模式單一、教學內容滯后等各種情況,導致作文教學的價值和效能沒有充分發(fā)揮出來。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體驗式作文教學可以有效改善上述狀況,達到優(yōu)化作文教學效果、提升綜合素質的目的。
體驗式作文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其核心就是體驗。語文老師要想讓學生產生體驗,必須要讓學生從中獲得真切的感受。因此,語文老師必須要根據(jù)作文教學要求和具體的教學任務創(chuàng)造出能讓學生獲得“身臨其境”之感的情境,讓學生從中獲得切身體驗,這樣就可以有效刺激學生的表達沖動,將學生的寫作動機和寫作興趣最大限度激發(fā)出來。從當前實際情況來看,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無疑是最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最便捷的情境創(chuàng)設手段。多媒體具有虛擬化的特點,集豐富的圖片、悅耳的聲音、精彩的動畫于一體,能夠讓抽象的知識變得生動化、具體化、形象化。語文老師將多媒體運用在作文教學中,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豐富多彩的圖片和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刺激學生的感官體驗,讓學生從中獲得真切的感受,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小學畢業(yè)前夕,筆者給學生布置了主題為“寫給老師的一封信”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在離開學校前夕將自己想對老師說的話寫下來。為了讓學生獲得真切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筆者在事前制作了一個短視頻,視頻中是學生在校期間的點點滴滴,包括學生參加的各種體育活動、文化競賽活動、郊游活動以及社會實踐活動,這些照片中既有學生的身影,也有各科老師的聲音。與此同時,筆者還給這個短視頻配上《我愛米蘭》的曲子。學生一邊聽著音樂,一邊觀看視頻,點點滴滴的回憶都被勾起來,有些學生的眼眶里甚至有眼淚在打轉。每一個學生都在這樣的情境中獲得真切的體驗,寫作欲望和寫作熱情也被有效調動起來,學生寫的文章真切感人,連筆者在審閱的過程中也幾度落淚。
寫作源于生活,同時也是為生活提供服務。小學高年級的學生雖然具備一定的寫作基礎和寫作能力,但是總體而言,知識面還是比較狹窄的,生活閱歷淺,寫出來的文章缺少一定的深度。除此之外,據(jù)有關研究資料表明,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普遍存在假大空的現(xiàn)象。譬如,老師布置一篇寫父愛母愛的文章,或者給學生布置關于“表達自己對父母感激之情”的寫作任務,大多數(shù)學生都寫自己生病了,父母如何不辭辛勞背著自己去醫(yī)院看病;給學生布置情感類作文的寫作任務,大多數(shù)學生寫自己怎樣怎樣熱愛祖國,長大以后要如何報效國家,為祖國做貢獻;布置關于理想類作文的寫作任務時,大多數(shù)學生寫自己在未來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或者一名警察等。這些都是作文假大空的一種重要表現(xiàn)。這種文章最大的特點就是缺乏真情實感,甚至連學生自己都不能打動,試問,這樣的文章又怎么能讓其他的讀者產生共鳴?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也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語文老師要針對這一現(xiàn)象采取相關的措施,通過體驗式作文教學模式的運用,引導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綜合素質。
例如,小學高年級語文教材中的課文大多數(shù)都是故事類型的文章,語文老師可以采取故事化教學方式,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個故事向其他同學描述一遍。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加強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又能讓學生在講述的過程中獲得真切的體驗,獲得身臨其境之感。
除此之外,對于寫景的作文教學,語文老師盡量讓學生利用Word進行寫作,在文章中配上相應的圖片,比如學生在作文中描寫冰雪消融、柳樹發(fā)芽,可以配上相應的圖片。這也就意味著學生在寫作之前需要親身體驗,獲得真切的感受。又如,針對寫人的作文教學,語文老師可以讓學生扮演記者的角色,對同桌進行采訪,寫一篇關于同桌的文章。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能幫助學生寫出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綜上所述,體驗式作文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作文教學模式,寫作過程原本就是一個情感傾訴的過程,體驗式作文教學法既符合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同時也符合作文教學特點。小學語文老師要認識到這種新型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并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將體驗式作文教學的價值和效用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最大限度發(fā)揮出來,以此達到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