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潤英/遵義師范學院
大學英語是大學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公共基礎(chǔ)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譯的綜合語言能力。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言應(yīng)用能力,增強跨文化交際意識和交際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yǎng),使他們在學習、生活、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自如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因此,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是提高大學英語語言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大學生要學好英語和自如地運用英語,必須提高聽力水平,才能更好地在學習、生活、社會交往和未來工作中能夠流利地使用英語進行交流,以避免“聾子英語”的現(xiàn)象。
大學生英語聽力薄弱的一個原因在于中學階段學生注重英語語法、閱讀、寫作等技能的培養(yǎng),而對聽說技能的操練較少。中學階段學生學習英語,由于沒有語境,為了應(yīng)付中考和高考,學生更多地注重讀寫技能的培養(yǎng)。除了課堂常規(guī)的聽力練習外,學生很少去練習聽力,聽地道的英文。大學生英語聽力薄弱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英語發(fā)音、詞匯、詞組、習語、文化思維等掌握不夠,也就是說英語的基礎(chǔ)知識還掌握得不扎實。由于學生自己的發(fā)音不標準,導致很難聽懂相應(yīng)的句子或者短文。為了提高英語聽力,學生花了大量時間去練習聽力,但是都沒有明顯的效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英語基礎(chǔ)知識不扎實,導致英語聽力水平提高很慢。大家總認為,積累了不少英語單詞,也能讀一些英語的文章,也做過很多英語試卷,考試也高分,英語基礎(chǔ)應(yīng)該也不錯。事實上,雖然知道單詞,懂得發(fā)音,但是掌握得不夠熟練。特別是從單詞的認記到單詞的書寫,這需要一個過程??赡苷J得這個單詞也知道它讀什么音,由于不夠熟練,在聽力練習中就很難聽懂。
首先,正確地讀準單詞。詞匯是語篇的基礎(chǔ),而語音又是詞匯的基礎(chǔ),學習單詞時一定要發(fā)音標準正確。學習單詞,不僅僅是要懂得單詞的拼寫,更要把單詞的讀音和意思聯(lián)系起來。不要為了提高聽力而去練習聽力,這樣是沒有多大效果的。所以練習聽力要從練習聽單詞、詞匯開始,這是提高英語聽力水平的先決條件。其次,積累詞匯。詞匯是語言學習的基礎(chǔ),就像建房子的磚頭一樣,沒有詞匯,就不能表達語言。只有不斷增加詞匯量,并能熟練地靈活運用,才能聽懂句子或語篇,才能提高聽力水平。
很多人能聽得懂單個詞語,但是很難聽懂一句話,更別說聽懂整篇文章了。究其原因是沒有掌握句型,很少練習聽句型。所以,要想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就要進行專門的句型練習。句型聽多了,不用多考慮,自然知道文章所表達的意思。進行句型練習的捷徑就是大聲跟讀。可以邊看著文稿,邊跟讀,并把自己的聲音錄下來,糾正語音。聽懂了句型,聽短文就不那么難了。
進行綜合聽力訓練時,首先,抓住主題句。一般而言,議論文、說明文或演講的開頭兩句是整個段落的主題句,即使不是主題句,也是對理解全文有指導意義的重要信息,對以后的聽音會起到導向性作用。因此,聽音時需注意把握好全篇的頭兩句話。其次,理清文章層次。議論文或說明文內(nèi)容較繁雜,因此要善于提綱挈領(lǐng),分清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再次,遇到?jīng)]聽懂或聽不清的地方,可暫時不理會,接著往下聽,盡量通過下文來猜測內(nèi)容,而不要糾纏在個別句子或詞語上,以致顧此失彼,影響對整篇材料的理解。第四,抓住關(guān)鍵信息句和提示詞。聽錄音時,常會出現(xiàn)提示下文意義轉(zhuǎn)變的詞匯或短語結(jié)構(gòu),抓住這些詞有助于把握下文關(guān)鍵信息。如:but,however,nevertheless 等 詞 提示會有相反觀點出現(xiàn);The point I want to make…/It’s true that…提示下文是說話人講話的重點;On the other hand…/Another thing I want to say is… 提示說話人將轉(zhuǎn)入另一話題。第五,邊聽邊記錄。錄音材料中的細節(jié)信息較多,如時間、數(shù)字、人物、地名等,在聽力練習中可有目的、有選擇地加以記錄,以便理解全文。最后,注意語音語調(diào)上的暗示。對于難懂或較重要的部分,講話人往往會讀得慢一些、重一些,以引起聽者注意。這兩種語音手段可用來表達說話者強烈的感情色彩。慢讀即對重要細節(jié)及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要求等讀得稍慢一些,以引起聽者注意。重讀此處指音量增大,通過表意重音、感情重音和邏輯重音等手段來增大音量,以突出要點。
大多數(shù)人認為,提高聽力能力就應(yīng)該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練習聽力上,與閱讀毫不相關(guān)。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聽力練習中,會包括詞匯、語法、習慣用語、文化等等諸多因素。只要發(fā)音標準,在閱讀中能讀懂的詞匯,在聽力練習中很容易聽懂。同樣的道理,在閱讀中都無法理解的句子,在聽力中就更難聽懂了。所以,大量的閱讀是提高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通過閱讀,不斷掌握英語發(fā)音,增加詞匯、語法、習語、文化思維等,更能理解句子或語篇要表達的意思。同時,通過閱讀,學生可以熟悉語篇類型,全面提高聽力能力。閱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與聯(lián)想能力。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積累背景知識,培養(yǎng)學生對聽力材料的敏感性。閱讀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學生的思維敏捷了,聽力理解能力就會增強,就能提高聽力能力。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譯等能力,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思維能力。通過閱讀訓練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yǎng)聯(lián)想推理能力,不斷提高聽力能力。
精聽就是把聽力材料的內(nèi)容反復聽完全聽透徹,并逐字逐句地模仿。精聽的目的在于模仿英美人說話的語音語調(diào),力求細節(jié)的完整。許多學生之所以聽不懂某些詞,并非因為那些詞是生詞,而是因為他們腦子里的英語音形脫節(jié)——單詞的拼寫正確,而發(fā)音不正確或當聽到正確的發(fā)音時,卻無法與相應(yīng)的單詞對上號,便以為遇到了生詞。模仿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是為了聽懂語言并能識別其特征。泛聽要求學生在聽力練習中以掌握文章的整體意思為目的,只要不影響對整體文章的理解,一個詞、一個短語甚至是一個句子聽不懂也沒關(guān)系。泛聽的聽力材料可以選擇語速較快,內(nèi)容較難或播放時間較長(最好時間為3 至5 分鐘)的聽力材料。在聽第一遍時,邊聽邊了解大意,記下一些具體的“符號”,如日期、時間、人物等,以能了解大意為主要目的,能記多少就記多少。泛聽時不能停頓,其目的是為了習慣常規(guī)的語速和外國人的常規(guī)交流形式。在泛聽中更能把握英語的語速、連讀、略音等等語言現(xiàn)象。
連讀和吞音是語速較快時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要注意口語中/p/、/t/在重音/s/之后的爆破等。在英語會話中,語音語調(diào)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可以通過語音語調(diào)準確判斷說話人的意圖和態(tài)度。英式音和美式音的區(qū)別也影響著學生的聽力理解。大多數(shù)學生在中學時學的主要是英式音,大學階段又更多地學習了美式音。掌握英式音和美式音,需要平時多多積累。
總之,影響學生聽力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學生不能僅僅停留在簡單的練習上。學習過程中不斷積累單詞和句型,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diào)及英式音與美式音的區(qū)別,掌握語法知識,增加詞匯、語法、習語、文化思維等知識,不斷閱讀增強語感,不斷練習不同聽力素材,通過精聽與泛聽,才能提高大學英語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