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小波
因為得了肝炎,我住了院。大夫看過我的化驗單,開口問道:“你得了什么?。俊痹瓉砟菑埢瀱嗡麤]看懂。其實不用化驗單也能看出我的病來:我渾身上下像隔夜的茶水一樣的顏色,這是正在鬧黃疸。我告訴他,據(jù)我自己的估計,大概是得了肝炎。這事發(fā)生在多年前,當時還沒聽說有乙肝。大夫問我該怎么辦,我說你給我點維生素吧——我的病就是這么治的。
在醫(yī)院里沒有別的消遣,我只有看大夫們給人開刀。這一刀總是開向闌尾,應該說他們心里還有點數(shù),知道別的手術做不了。我說看開刀可不是瞎說的,手術室是四面全是玻璃窗的房子,下午兩點鐘陽光最好,就是在那時動手術。全院的病人都在外面看著,互相打賭說幾個小時能找到闌尾。后來我和學醫(yī)的朋友說起此事,他們都不信。
做手術的大夫都說人的盲腸太難找。閑著沒事聊天時,我對他們說:“你們對人的下水不熟悉,就別給人開刀了?!蹦悴滤麄冊趺凑f?他們說:“越是不熟悉,就越是要動——在戰(zhàn)爭中學習戰(zhàn)爭!”人的腸子和戰(zhàn)爭不是一碼事,但這話就沒人說了。我覺得有件事情最可惡:每次手術,他們都讓個生手來做,以便大家都有機會學習戰(zhàn)爭,所以闌尾總是找不著。
我在醫(yī)院里遇到一個哥們,他犯了闌尾炎,大夫動員他開刀。我勸他千萬別開刀,萬一非開刀不可,就要求讓我給他開刀。雖然我沒學過醫(yī),但修好過一個鬧鐘,還修好了隊里一臺手搖電話機,就憑這兩樣,怎么也比醫(yī)院里的這些大夫強。但他還是讓別人給開刀了,主要是因為別人要在戰(zhàn)爭里學習戰(zhàn)爭,他怎么能不答應?
也是他倒霉,打開肚子以后,找了三個小時也沒找到闌尾,急得主刀大夫把他的腸子都拿了出來,上下一通緊捯。小時候我家附近有家小飯店,賣炒肝、燴腸,清晨時分廚師在門外洗豬大腸,就是這么一種景象。眼看天色越來越暗,別人也動手來找,就有點七手八腳。哥們被人找得不耐煩,撩開了中間的白布簾子,也去幫著找。最后終于在太陽下山以前找到了,把它割下來,天也就黑了,要是再遲一步,天黑了看不見,就得開著膛晾一宿。原來我最愛吃豬大腸,自從看過這個手術,再也不想吃了。
時隔近三十年,忽然間我想起了住院看別人做手術的事,主要是有感于當時的人渾渾噩噩,簡直是在發(fā)瘋。誰知道呢,也許再過三十年,再看今天的人和事,也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人也是在發(fā)瘋。如此看來,我們的理性每隔三十年就有一次質(zhì)的飛躍,但我懷疑這么理解是不對的。理性可以這樣飛躍,等于說當初的人根本沒有理性。就說三十年前的事吧,那位主刀的大夫用漆黑的大手捏著活人的腸子上下倒騰時,雖然他說自己在學習戰(zhàn)爭,但我就不信他不知道自己是在胡鬧。
由此我得到一個結(jié)論:一切人間的荒唐事,整個社會的環(huán)境雖是一個原因,但不主要,主要的是那個鬧事的人是在借酒撒瘋。不管社會怎樣,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住院的事我還沒寫完呢。我在醫(yī)院里住著,肝炎一點都不見好,我的臉色越來越黃;我的哥們動了手術,刀口也總是長不上,人也越來越瘦。后來我們就結(jié)伴回北京來看病。我一回來病就好了,我的哥們卻進了醫(yī)院,又開了一次刀。北京的大夫說,上一次雖然把闌尾割掉了,但腸子沒有縫住,粘到刀口上成了一個瘺,腸子里的東西順著刀口往外冒,所以刀口老不好。
我哥們倒不覺得有什么幸運,他只是說:媽的,怪不得總吃不飽,原來都漏掉了。這位兄弟是個很豪邁的人,如果不是這樣,也不會拿自己的內(nèi)臟給別人學習戰(zhàn)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