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安
解放軍171醫(yī)院口腔科,江西省九江市 332000
有資料顯示[1],我國近年出現口腔疾病患者越來越多,呈現逐年增長趨勢,給臨床治療修復工作帶來挑戰(zhàn)。長期以來,傳統(tǒng)口腔修復方法不注重牢固性與美觀性,難以達到患者對口腔修復牢固與美觀等需求。而應用磁性附著體等新型口腔修復材料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牙齒修復的美觀性與牢固性,提高口腔疾病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度?,F選擇我院近期收治的58例采用磁性附著體進行口腔修復的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對比分析,現作如下總結。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7年6月—2018年10月收治的通過磁性附著體口腔修復治療的患者中選出58例作為觀察對象,所選患者均在入院時進行牙齒檢查、X線片檢查,滿足口腔修復標準,患者口腔牙根的長度均在8cm以上,單頜位置的健康牙齒不少于2顆,牙齒松動程度不超過1°,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牙齒未存在嚴重變形的患者。58例患者中男31例,女27例,年齡15~48歲,平均年齡(30.2±5.9)歲,病程0.5~5年,平均病程(11.0±2.3)個月,牙齒缺失1~20顆,平均缺失(4.5±3.9)顆,缺失原因包括齲損27例、牙周病16例,其他或不知道為15例。
1.2 治療方法 我院為58例患者采用磁性附著體進行口腔修復,具體方法如下:(1)準備基牙,患者術前12h,醫(yī)療人員為患者提供根管治療,將患者牙齦邊緣磨平,結合根管具體形狀為其部位制作預防旋轉溝槽,確保其長2mm,直徑為0.7mm,于管尖位置取0.2cm預備區(qū);(2)制定根帽,利用根管為根面注射硅橡膠,聯合印模法為患者制作與之對應的牙齒模型,通過超硬石膏對模型進行澆筑,制作過程將銜鐵于模型中低位置放置并確保與根帽制作平行,再對鈷鉻合金材料根帽進行澆筑;(3)制作義齒,完成根帽的制作后為患者試佩并檢測根帽與基牙固定程度,通過銜鐵定位磁性附著體,確保磁性附著體厚度重組,取出模型再制作義齒;(4)完成義齒的制作后,先為患者試戴15d,確保義齒模型與患者的口腔高度吻合,確定義齒試戴的美觀度,利用磁性附著體再次對患者義齒模型基部加以穩(wěn)固,醫(yī)療人員在磁體與銜鐵0.1mm間隙上放置錫箔紙,確保牙齒有一定預留下沉余地,同時于患者初次佩戴過程進行10min正中咬合,再次確定銜鐵的穩(wěn)定性與牢固性。
1.3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吸管度法[2]檢測患者修復前后4周牙齒固定力與咀嚼情況,對檢測結果進行對比,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牙齒固定力與咀嚼情況更好。同時醫(yī)療人員對修復后患者進行隨訪,記錄患者出現牙齦炎、義齒斷裂等并發(fā)癥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分別通過χ2與t進行檢驗,P<0.05表示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修復前后牙齒固定力與咀嚼情況 58例患者修復后比修復前牙齒固定力、牙齒咀嚼情況均明顯提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修復前后牙齒固定力與咀嚼情況比較
2.2 修復并發(fā)癥情況 隨訪發(fā)現,58例患者出現1例義齒斷裂、1例根面齲和1例牙齦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2%。
牙齒缺損的患者對應的咀嚼功能發(fā)生減退的情況,產生語言發(fā)音障礙,特別是牙齒缺損較為嚴重或是位置暴露較多的患者,不但影響牙齒功能的發(fā)揮,還影響其外形美觀性[3]。若患者長期有牙齒缺損情況存在,其口頜會因此產生不良影響,一旦患者沒能得到及時牙齒修復,還會影響鄰近牙齒傾斜移位或是出現縫隙的情況,導致食物嵌塞、咬合不便以及其他牙周組織病變、面部不對稱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因此必須引起臨床醫(yī)療人員和患者高度重視。
臨床上通常采用傳統(tǒng)口腔修復術,利用口腔殘根設置附著體,從而修復牙齒。過去應用普遍的是球帽式附著體,應用這種方法有助于幫助患者保留牙齒的殘根,提高修復的完整性與豐滿度,但時常會導致患者產生異物感,且口腔的自潔能力偏低,出現牙周組織疾病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無法滿足患者的修復治療需求[4]。
磁性附著體的應用原理是義齒和基牙處磁體產生吸附作用促使義齒吸附在基牙上,提高義齒的穩(wěn)固性,達到修復口腔的效果。應用的修復裝置通過跟面板與磁性附著體組成,應用與制作都非常便捷。另外,磁性附著體支撐過程沒有過多限制,只需留置一些間隙,就能很好地保持平行,同時減少義齒承受力過多損傷基牙的情況。醫(yī)療人員在安裝時也不需要及時粘固,通過試戴的方式進行粘固,那么壓力相對較小時支撐板和磁性附著體就能很好地結合,從而達到修復固位的效果。
本文中,采用磁性附著體進行口腔修復的58例患者治療后牙齒固定力及牙齒咀嚼情況均比治療前更好,隨訪發(fā)現應用磁性附著體進行口腔修復出現的并發(fā)癥較少,安全性高。該結果與劉利萍[5]的研究結果相似,再一次證實磁性附著體應用于口腔修復治療中的價值。此外,在李渠等[6]的研究中重點探討了磁性附著體的應用價值,該學者提及磁性附著體發(fā)揮的完全覆蓋固定義齒作用,利用磁體磁性與銜鐵相互磁力固定牙齒,且針對牙齒損傷較大、牙根組織較少的情況還能提高修復效果的看法,與本研究的探討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采用磁性附著體幫助患者進行口腔修復,臨床療效較好,不但能很好地修復患者缺損的牙齒,加強穩(wěn)固性,提高牙齒的使用壽命,還能保障患者牙齒的咀嚼功能,減少治療后牙齦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安全可靠,因此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