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洪琳
四川省攀枝花市第二小學校教育集團龍珠學校
為有效的加強小學語文知識一體化教學理念的實施,在相應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應突出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將小學語文知識內(nèi)容及知識體系進行有效的關(guān)聯(lián),進而加強對整個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之間的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進而加快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小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而寫作正好可以反映出學生的閱讀量和思維過程。小學生只有多閱讀、多寫作,才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基于一體化的初中閱讀教學,應構(gòu)建以知識體系為主的相關(guān)教學理論的有效實施,并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整體性教學思維的創(chuàng)新應用。
小學階段是學生打下知識和能力基礎(chǔ)的啟蒙階段,小學語文教材涵蓋了多種多樣的知識,對于增加學生的語文知 識儲備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有利于學生積累大量的素材。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閱讀寫作教學方式是每一個語文教師應當思考的問題。教師應在充分了解學生心理特點的基礎(chǔ)上,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shù)為學生提供更為新穎有趣的閱讀材料,從而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
閱讀與寫作一體的教育本質(zhì)其實就是根據(jù)學生的潛能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和教育方式,幫助他們通過閱讀與寫作認識自己,激發(fā)自己的潛能。當學生做自己擅長的事情的時候,學生的自信心上升,當擁有這種自信心之后,學生的自信就不光局限于自己擅長的事情,而是對自己有了自信,從而,學生在學習上也有了能動性。
沒有哪一個學生僅靠天資聰穎就能寫好作文,還需要后天不斷地勤學苦練寫作技巧。教師在進行閱讀寫作教學時可先指導學生學習他人優(yōu)秀的寫作技巧,然后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消化和鞏固這些技巧,最后運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要想寫出一篇佳作,學生除了需要廣泛閱讀各種優(yōu)秀文章,增加自己的文學底蘊之外,還需要善于觀察和體驗生活,在作文中展示自己對生活的獨特感受,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能夠別具一格,打動讀者。因此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多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多進行佳作的仿寫,在練習中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教育處于思想的啟蒙階段,也是最能體現(xiàn)學生差異化的階段,由于學生心智尚未發(fā)育成熟,他們的大多數(shù)對于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行為是感性的或者說是意識流驅(qū)動,并不像成年人大多行為出于理性化分析利弊。哲學上講,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即個體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從學生學習的意識來舉例說明,一個班上有30 位同學,最多20%的學生是喜愛學習并有自己的目標,60%的學生根本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或者說他們只是在隨波逐流或是“爭強好勝”,看著別人在學習,認為自己也不能落后,當然也有一些是迫于父母的壓力,剩下20%根本不學習。即便如此,我們也不能斷言前面的20%同后面的20%相比,若干年后就一定發(fā)展得更好。我們不能從這個表面上區(qū)分學生的閱讀特征,而是要從學生的能力、志趣、性格出發(fā),幫助他們找到合適的發(fā)展方向,不僅僅是閱讀課本,還要進行課外閱讀發(fā)展,培養(yǎng)寫作興趣愛好等綜合素質(zhì)。
老師需要進行階段性備閱讀與寫作課,最初階段的備課是基于初始了解制定的教學方案,必定會有遺漏和錯誤的地方,因此,老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學生們的反饋,要根據(jù)反饋改進教學方案。在備課時,老師要從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角度出發(fā),深入閱讀教材,找到適合學生理解、學習的點,通過一些課堂互動模式展現(xiàn)出來,然后分析各種閱讀與寫作層次學生能共同接受的教學節(jié)奏,難易結(jié)合。
綜上所述,提高小學生的閱讀寫作水平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任務(wù),教師和學生都應當發(fā)揮積極的作用。作為教師,應當轉(zhuǎn)變教學觀念,落實新課改的素質(zhì)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興趣,通過閱讀教學幫助學生掌握和積累寫作技巧,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效率。學生也應該與語文教師緊密配合,共同促進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