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蕾
【摘 要】目的:對成年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OSAHS)與心血管病變的相關性進行分析和討論。方法:將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成年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患者36例納入到OSAHS組中,將同期非成人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36例納入到非OSAHS組中,對兩組患者晝夜血壓節(jié)律、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壓發(fā)生狀況進行對比。結果:OSAHS組的冠心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壓發(fā)生要比非OSAHS組高出許多,差異顯著,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P<0.05)。結論:成人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與心血管病變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隨患者疾病的發(fā)展而改變。
【關鍵詞】心血管病變;成年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54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包括低通氣、血氧降低、睡眠階段反復出現(xiàn)呼吸暫停等[1]。因為我國成年人中鼾癥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數(shù)無明顯差異,所以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成人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OSAHS)與心血管病變的相關性進行分析,以下是詳細報告。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資料 將我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接收的成年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患者36例納入到OSAHS組中,將同期非成人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患者36例納入到非OSAHS組中,在OSAHS組中,有29例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32歲和67歲,均齡值數(shù)為(49.15±10.49)歲,在非OSAHS組組中,有27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最小年齡和最大年齡分別為33歲和68歲,均齡值數(shù)為(48.52±10.63)歲,通過比較兩組患者基礎資料可知,兩組之間無明顯差異,統(tǒng)計學無意義(P>0.05)。入組標準:①經(jīng)過診斷被確診為成年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患者;排除標準:①重大精神疾病患者;②患有心、腎、腦等重要器官疾病患者。
1.2 方法 使用飛利浦Alice5和飛利浦便攜式睡眠監(jiān)測儀對患者整夜多導睡眠進行監(jiān)測,其中整夜多導睡眠包括心電圖、眼動圖、口鼻氣流、胸腹式呼吸、血氧飽和度、下頜肌電圖以及腦電圖等。以上所有數(shù)據(jù)需要通過有效標準進行評估??诒菤饬鹘K止時間在10s以上則為呼吸暫停,氣流下降在正常氣流強度的50%以上并且伴有血氧飽和度下降超過3%的則為低通氣。檢測內(nèi)容包括白天和夜間動脈血壓(mmHg)。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冠心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壓發(fā)生狀況,并記錄詳細數(shù)據(j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本次試驗所得最終數(shù)據(jù)全部輸入至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中進行分析和處理,其中(均數(shù)±平方差)表示計量資料,其檢驗用t,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其檢驗用,組間比較經(jīng)P值判定后,P<0.05則表明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冠心病、心率變異性、冠心痛心絞痛、心律失常以及高血壓發(fā)生狀況
在OSAHS組中,有16例患者發(fā)生心律失常,所占比例為44.44%,1例患者出現(xiàn)冠心病心絞痛,所占比例為2.78%,23例患者出現(xiàn)高血壓,所占比例為63.89%,8例患者冠心病,所占比例為22.22%;在非OSAHS組組中,有5例患者發(fā)生心律失常,所占比例為13.87%,無冠心病心絞痛,10例患者出現(xiàn)高血壓,所占比例為27.78%,無冠心病,通過比較可知,非OSAHS組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OSAHS組,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P<0.05),結果如下表1:
3 討論
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指的是每晚睡眠期間,呼吸暫停及低通氣反復發(fā)作次數(shù)超過30次或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shù)超過每小時5次,并伴有嗜睡等臨床癥狀[3]。呼吸暫停指的是睡眠過程中,患者口鼻呼吸氣流停止時間超過10s;低通氣指的是睡眠中呼吸氣流強度要比基礎水平少于50%以上,并且伴有血氧飽和度較基礎水平降低4%。此類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頭暈、乏力、頭痛、嗜睡、多動不安、夜尿、多汗、睡眠行為異常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的臨床特征包括低通氣、血氧降低、睡眠階段反復出現(xiàn)呼吸暫停等。在臨床中,通常采用心電圖、肺功能檢查、動脈血氣分析以及血液進行檢查。睡眠呼吸暫停的分型包括中樞型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阻塞型呼吸睡眠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暫停三種。據(jù)有關資料顯示,OSAHS發(fā)病機制與高血壓有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OSAHS組的高血壓發(fā)生率要比非OSAHS組高出許多,而且晝夜血壓節(jié)律98%的消失。正常生理性的晝夜血壓節(jié)律是指夜間睡眠階段的需要要比白天血壓下降超過10%,而且夜間2點-3點時血壓最低值,其是保護人體的一項重要機制。晝夜血壓節(jié)律消失,特別是夜間患者需要明顯升高,很可能誘發(fā)腦卒中以及急性心血管疾病,加重靶器官損傷程度。與此同時,血壓的高低與患者體內(nèi)SaO2有著直接關系。低氧血癥可以利用機械和化學作用提升交感神經(jīng)緊張力度,快血壓升高速度,其是一種壓力感受器刺激因子。導致血壓升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醒覺反應、靜脈回流量增多、呼吸暫停階段,上氣道閉塞胸腔負壓增加等。對于OSAHS患者而言,由于夜間神經(jīng)內(nèi)分泌異常、周期性缺氧,使得內(nèi)皮素以及兒茶酚胺等升壓物質被激活,進而增加了睡眠階段血壓,使得靶器官損傷嚴重。但是,經(jīng)過CPAP治療之后,患者的生命激素得到有效調整,其中包括腎素-血管緊張素。
總而言之,成人鼾癥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通氣綜合征與心血管病變之間存在一定聯(lián)系,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隨患者疾病的發(fā)展而改變。
參考文獻
段智娟, 李園園, 朱旭,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對骨組織的影響[J]武警醫(yī)學2015,26(9):869-872
劉伶俐,蘇曉靈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誘發(fā)心血管疾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yī)藥2016,56(16):101-103
胡慶磊,杜翠萍,楊揚,等上海市普陀區(qū)20歲以上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7 17(1):4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