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抗SSA和抗SSB抗體在肝病患者的檢測及臨床意義。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肝病患者152例,均行相關(guān)抗體檢測,分析檢測結(jié)果。結(jié)果:152例肝病患者中單一抗SSA抗體(+)患者占比86.84%,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患者占比9.87%,單一抗SSB抗體(+)患者占比3.29%;抗SSA抗體陽性率明顯高于抗SSB陽性率(P<0.05);抗核抗體(ANA)陽性患者占比88.16%,ANA陰性患者占比1.84%;ANA滴度1:100患者占比(16.45%)明顯高于1:320~1:1000患者占比(71.71%)(P<0.05);抗SSA(+)或(和)抗SSB(+)患者中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占比42.11%,藥物性肝損害占比15.13%,自身免疫性肝炎占比14.47%,慢性丙肝占比13.82%,其中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比例明顯高于其他病因患者比例(P<0.05);152例肝病患者合并干燥綜合征者比例為9.21%。結(jié)論:肝病患者抗SSA抗體(+)或(和)抗SSB抗體(+)提示患者可能出現(xiàn)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藥物性肝損害、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丙肝、干燥綜合征,為了明確診斷,應結(jié)合隨訪、實驗室檢驗等結(jié)果進行綜合性判斷。
【關(guān)鍵詞】抗SSB抗體;抗SSA抗體;肝病;檢測
臨床中肝病患者隨著病情的進展,常會合并多種并發(fā)癥,累及其他組織器官、血液系統(tǒng)、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隨著醫(yī)學技術(shù)的進步和發(fā)展,抗核抗體(ANA)譜(包括抗SSB、抗SSA等抗體)檢測在臨床中得到了逐步應用和推廣??筍SA和抗SSB是干燥綜合征的標志性抗體,通過檢測抗SSB、抗SSA等抗體檢測,可有效篩查肝病、風濕病,對醫(yī)師診療患者病情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為了明確抗SSA和抗SSB抗體在肝病患者的意義,本文以我院收治的肝病患者152例為研究對象,展開了下述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2例肝病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肝病診療指南》中的診斷標準[1];②均行自身抗體檢測。排除標準:①溝通障礙;②血液疾病;③合并心、肺、腎等嚴重功能障礙;④臨床資料缺失;⑤腦血管疾病?;颊吣?1例,女71例,年齡29~78歲,平均(58.52±4.13)歲?;颊呔@知情權(quán)。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清晨空腹經(jīng)肘靜脈采血3~5ml,分離血清后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行ANA檢測,測定抗SSB抗體、抗SSA抗體;ANA陽性滴度以≥1/100為準[2];檢測試劑源于美國貝克曼公司。
1.3 觀察指標方法
(1)分析肝病患者的抗SSA抗體、抗SSB抗體檢測結(jié)果。
(2)分析肝病患者的ANA檢測結(jié)果。
(3)統(tǒng)計不同病因患者的抗SSA抗體、抗SSB抗體檢出情況。
(4)統(tǒng)計干燥綜合征患者比例。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用SPSS23.0處理152例肝病患者患者的臨床數(shù)據(jù),以X2檢驗無序分類資料(%、n),P小于0.05,提示有差異。
2 結(jié)果
2.1 152例肝病患者抗SSA和抗SSB抗體檢測結(jié)果分析
根據(jù)檢驗結(jié)果可知,152例肝病患者中單一抗SSA抗體陽性患者132例(86.84%),單一抗SSB抗體患者陽性5例(3.29%),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均為陽性患者15例(9.87%),其中抗SSA抗體陽性率高于抗SSB抗體陽性率(X2=214.310,P=0.000)(P<0.05)。
2.2 152例肝病患者ANA檢測結(jié)果分析
ANA陽性患者134例(88.16%),ANA陰性患者18例(1.84%)。ANA滴度1:100患者比例16.45%(25/152)高于1:320~1:1000患者比例71.71%(109/152)(P<0.05),詳見表1。
2.3 不同病因患者的抗SSA、抗SSB檢出情況
152例肝病抗SSA抗體(+)或(和)抗SSB抗體(+)患者中包括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藥物性肝損害、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丙肝,其中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比例遠高于其他患者(P<0.05),詳見表2。
2.4 干燥綜合征發(fā)生情況分析
152例肝病患者中干燥綜合征患者共計14例(9.21%),包括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8例,慢性丙肝2例,其他肝病2例,自身免疫性肝炎1例,藥物性肝損傷1例。
3 討論
臨床中抗SSA和抗SSB抗體主要用于鑒別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等風濕病、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等肝病,多見于干燥綜合征。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抗SSA(+)或(和)抗SSB(+)可在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42.11%)、自身免疫性肝炎(14.47%)、藥物性肝損害(15.13%)等多種肝病中出現(xiàn),提示肝病患者抗SSA(+)或(和)抗SSB(+)陽性時不僅需考慮干燥綜合征,還可見于病毒性肝炎、慢性丙肝等多種非自身免疫性病癥,應綜合臨床檢查、實驗室檢驗等多項檢查結(jié)果,對患者病況進行全方位判斷,以便及早干預,防控病情進展。而ANA作為臨床應用廣泛的免疫學標志物,可根據(jù)檢驗結(jié)果顯示的ANA滴度進行自身免疫性疾病鑒別。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ANA滴度1:320~1:1000者比例71.71%遠高于ANA滴度1:100患者比例,發(fā)現(xiàn)肝病患者ANA滴度1:100時同樣存在也存在抗SSA抗體(+)和抗SSB抗體(+),表明對于ANA滴度1:100的肝病患者無法明確診斷時,可考慮進一步行ANA譜檢測,明確抗SSB和抗SSA抗體陽性,從而保證診斷結(jié)果可靠性。
中國是全肝癌致死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早期診斷肝病患者病情進展對改善預后發(fā)揮著關(guān)鍵性作用。王妙嬋[3]等對231例肝病患者研究后發(fā)現(xiàn),自身抗體檢測可為醫(yī)師診斷患者病情變化提供參照,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本文中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抗SSA抗體(+)者58例,提示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抗SSA抗體(+)比例較高,證明自身抗體檢測可作為臨床診斷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參照指標。抗SSA抗體(+)或(和)抗SSB抗體(+)患者中包括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64例,藥物性肝損害23例,自身免疫性肝炎22例,慢性丙肝21例,慢性乙肝17例,其他肝病5例;合并干燥綜合征14例,其中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8例(57.14%),提示抗SSA(+)或(和)抗SSB(+)肝病患者中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比例最高,且抗SSA(+)或(和)抗SSB(+)不僅可見于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干燥綜合征等常見疾病類型,還可見于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丙肝等疾病。
綜上所述,抗SSA和抗SSB抗體檢測結(jié)果可作為臨床診療慢性丙肝等非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參照指標,其中肝病患者中抗SSA抗體(+)或抗SSB抗體(+)不僅可見于原發(fā)性膽汁性肝硬化、干燥綜合征等常見疾病,還可發(fā)生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藥物性肝損傷等疾病,臨床中醫(yī)師應綜合考慮患者有無干燥綜合征等疾病,加強隨訪,以便及時對癥治療,達到改善預后的檢測目標。
參考文獻
[1]李進.肝病診療指南[M].軍事醫(yī)學科學出版社,2012:25.
[2]高瑜振,衣常紅,李慧明,等.原發(fā)性肝癌及非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抗體檢測研究[J].現(xiàn)代免疫學,2016,36(3):200-206.
[3]王妙嬋,徐愛芳,劉苑.慢性乙肝進展過程中自身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5,25(6):852-853.
作者簡介
文丹莉(1988-),女,四川省成都市人。大學本科學歷。檢驗技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