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
河北涿州中學 072750
微課程,是科學技術不斷發(fā)展的產(chǎn)物,它能夠將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與新型教學方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打破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學生以學習的自主權,開辟了新的學習空間和學習環(huán)境,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他們進行針對性的輔導。同時,老師也可以通過效仿微課程的模式,將其貫徹到高中化學相關的各項實驗活動中,增加微課程對于高中化學整體的影響,是學生能夠理解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和重點。
通過對現(xiàn)有的高中化學教育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育中基本都存在一些共同的問題,這些問題積累下來會對學生的整個化學學習生涯產(chǎn)生巨大的消極影響。但當老師運用微課程教學技術手段,可以對整個高中化學教學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使整個化學教學方式可以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高中化學教學質(zhì)量的不斷提升,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有趣的學習環(huán)境中完成化學學習,推動化學教學效率的不斷提高。
根據(jù)目前高中化學教學的內(nèi)容和環(huán)境,老師在正常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習提前預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能夠主動的參與到化學實驗活動中去。通過微課程,讓學生主動進行課前預習,并挑出不理解的地方,等待課上提問。學生通過預習可以為課上教學打下基礎,老師則可以通過學生的預習,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調(diào)整和優(yōu)化整個教學過程,并繼續(xù)探索更好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不斷的從中受益,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提高他們學習化學的有效性。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對化學學習提不起興趣正是因為化學基礎薄弱,無法理解較復雜的反應方程式,導致他們失去了對化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長此以往化學成績自然得不到提高。而老師通過微課程技術,能夠運用到更多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如視頻、圖片等資料,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重新激發(fā),促進他們主動參與化學學習。
除了對化學根本沒有興趣的同學之外,一些學生對化學具有一定的興趣和求知欲,但他們往往努力學習卻仍然得不到好的成績,這便是對難點掌握的不夠,導致化學成績不高。在化學教學中,一些知識確實是比較抽象,不利于學生理解,遇到這樣的問題,老師可以通過運用為課程技術,將化學課本上的難點知識錄制成視頻,或是快閃等當下流行的方式,展現(xiàn)給學生,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解決這些難點問題,并更好地理解難點,從而促進學生化學成績的提高。
在任何教學階段中,復習都是鞏固知識點的最好途徑。尤其是高中化學教學,知識本就復雜難懂,如果不進行復習鞏固,成績很難得到提高。老師運用微課程計術,也是為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使其理論知識掌握的更扎實,實際操作也是靈活自如,使學生真正做到溫故而知新,使學生的化學基礎日漸扎實,長期積累下去就會提升學生的化學成績。
當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將課堂實況錄制到視頻中,課后通過微課程的方式傳達給每一個學生,讓學生通過回顧課堂的教學過程,理解課堂內(nèi)容中的難點,使他們不斷的復習這些知識,達到鞏固的目的,并能夠對難點知識舉一反三,拓展他們的化學知識面,促進化學學習的全面提升。
老師可以通過微課程技術,為學生帶來與教學過程中相關的拓展內(nèi)容,這樣的教學方式便于學生理解化學知識,從而達到提高化學成績的效果。但大多數(shù)情況,有限的教學時間使得老師無法完整的為學生講解課本知識及相關拓展知識,這便導致老師只能挑課本上的知識講,放棄拓展知識的講解。但通過微課程的技術,老師可以通過微課程為學生講解相關的拓展知識,擴張學生的化學知識面的同時,還可以增進他們對知識難點的理解。
例如,在進行“金屬材料”相關的教學課程時,老師就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課本上所涉及的全部知識,讓學生能夠學習到其中的知識。課后,老師通過微課程,為學生講解金屬材料的新應用等拓展性知識,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課堂上的知識。當然,一些因實際教學條件無法進行的,難度系數(shù)和危險系數(shù)較高的實驗,老師也可以通過微課程的方式,為學生帶來講解,便于學生對化學現(xiàn)象的理解,避免學生出現(xiàn)不理解,又不敢提問的現(xiàn)象。
高中的化學知識大多比較枯燥,學習起來并不容易,在課堂上進行過多的知識灌輸反而可能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微課程的好處,就在于能夠將過多的知識細節(jié)化、分段化、擴大化,使學生在能夠將這些知識更好的學習和理解。老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到學生實際的教學反應,注意到他們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通過微課程的方式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和吸收,使化學學習能夠真正走進學生心里,不再被抵觸。老師在研究如何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的同時,也要清晰的認識到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情況,提高教學質(zhì)量,使學生能夠積極的參與到化學學習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