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沖
【摘 要】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將大腦思維過程具體化、直觀化的形式,在小學英語的教學課堂上被普遍的運用,為老師提供了有利的教學工具。學生在運用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發(fā)散思維能力、記憶力、組織力與創(chuàng)造力,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和拓展自主學習能力。形象且直觀的思考和表達方式,能夠讓學生很快的去認知和運用,并且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運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151-01
一、前言
思維導圖是有效的思維模式,有利于人腦的擴散思維的展開。它是由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托尼·博贊(Tony Buzan)于20世紀70年代初期所創(chuàng),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思維導圖傳入中國內地,并在許多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思維導圖潛在的教育價值吸引了各學科的老師們,他們將思維導圖引入到具體的課程教學工作當中,來提高教學效率。
新課改使得思維導圖應用到教學中也有了它的理論基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提出“要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xiàn)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作為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傳道授業(yè)解惑,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習策略。
二、思維導圖的簡介
1.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又名心智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xiàn)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guī)律,協(xié)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fā)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
2.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知識可視化的工具,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有色彩、有線條、有聯(lián)想功能??梢詭椭蠹覙O快的提高記憶力、很好的開發(fā)大腦潛能、提高大腦的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具有很好的歸納、總結、分析能力。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對學生的實踐活動起著積極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起著推動作用。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思維導圖是通過畫圖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通過一幅幅形象的“圖”直觀呈現(xiàn)人類大腦的放射性思維過程,使大腦的思維可視化。色彩、圖畫、線條、關鍵詞,能給學生形象而生動的沖擊,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突出重難點,提高學生的記憶力。
記憶分為長時記憶與短時記憶,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時候是一種短時記憶,有效地課后復習能把這種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而思維導圖就能幫助學生高效地復習。思維導圖是一個知識架構,它把文本知識顯性化,言語信息圖像化,能幫助學生梳理學習內容。這個知識架構能突出重點、突出層次,學生能夠清晰地復習課堂上的東西,幫助他們將短時記憶轉化為長時記憶。
3.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拓展思維的發(fā)散。
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學習的策略,能將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很好地結合起來,調動左右腦同時運行,采用圖文并貌的方式,允許自由的聯(lián)想,從而形成放射性的“網狀思維”,促使他們整合新舊知識,建構知識網絡,濃縮知識結構,這樣的方法更好的、有益的開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四、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1.思維導圖在語篇教學中的運用。
在我們的課堂上,老師的主要任務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包括身心發(fā)展。教師不但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能力。課堂教學中的簡單板書能幫助學生掌握當堂課的重難點知識,但對于他們的思維訓練可能作用就沒有那么大了。思維導圖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策略,老師在選擇思維導圖式板書時,帶領學生梳理了知識,匯總整合,形成導圖,運用這種方法引導學生鍛煉記憶思維,形成了新的學習策略。以新版譯林版牛津小學英語三下Unit 8 Happy New Year一課為例。
教學設計在課的開始由猜測教師帶來的禮物過渡到猜測課文中的禮物,通過“禮物為什么而準備?禮物來自誰?”等問題的預測,設置聽錄音、看動畫活動,讓學生對語篇有一個整體感知。
接著提出“有什么禮物?分別送給誰?他們接受禮物時做了什么?”等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慢慢理清文本脈絡,關注文本細節(jié),理解對話。最后跟讀、表演課文回歸整體,感悟和運用對話。
把思維導圖運用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使學生在整合新舊知識的基礎上,在整體上理解課文,建構知識框架,提高記憶效果,為學生提供語言輸出的框架,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2.思維導圖在話題作文中的運用。
學生從四年級開始接觸話題作文,最初學生只能就著課本中的文本稍作改動,英文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遇到話題作文時,教師教給學生的學習策略尤為重要。那么思維導圖在這種題型中就起到了事半功陪的作用。老師先教學生對話題作文進行分析,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能幫助他們進行清晰地框架式地思考,充分利用已學過的知識,讓他們自由的去發(fā)揮和聯(lián)想,這樣能輕松地解決疑難問題。此過程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詞匯運用,也有助于學生的知識點的合理運用,更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你給學生一個題目“Spring Festival”,讓學生想一想:在春節(jié),首先會做什么,會吃些或者喝些什么,會得到什么禮物,自己的感覺是什么樣的等等。畫成思維導圖時,可以照著這些方面去寫,如圖所示:
根據(jù)這個思維導圖,知識框架一目了然,自然就能輕松地完成寫作。有了這樣的一個“助手”,學生自然不會覺得英文寫作是什么難事了。
3.思維導圖在課外作業(yè)中的體現(xiàn)。
課外作業(yè)是在上課以外的時間獨立進行的學習活動。是教學組織形式之一,其作用在于加深和加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和鞏固,進一步分析掌握相關的技能、技巧。而抄抄、寫寫、背背這些枯燥而無趣的作業(yè)方式激不起學生丁點興趣。色彩、圖畫、線條、關鍵詞,能給學生形象而生動的沖擊,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學生感興趣的東西才能吸引學生主動去學。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yè)時,不妨把學生感興趣的畫一畫、做一做、比一比、演一演結合在一起,這樣就能調動起學生做作業(yè)的積極性。
思維導圖式家庭作業(yè)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集趣味性、針對性、層次性和自主性于一體。在完成此類英語家庭作業(yè)時,學生可以自由發(fā)揮。這樣的作業(yè)不再是學生的負擔,而是學生展現(xiàn)個性魅力的平臺,能夠讓每個學生在自信中快樂成長。
五、結束語
對學生來說,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在小學英語學習中,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好幫手。它能系統(tǒng)地,有條理地幫助學生思考學習材料,幫助學生記得牢、不易忘、易提取所需的知識,同時又讓他們感覺到輕松。
對于老師來說,思維導圖是一個很實用的教學手段,值得我們在各科教學中去運用。在英語課堂上恰當?shù)貞盟季S導圖,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學習思維,而且還能增加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達到學英語用英語的目的。釋放思維導圖魅力,添彩小學英語課堂。
參考文獻
[1]托尼·博贊.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第二版)[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04.
[2]陳敏.思維導圖及其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電化教學,2005,(1):38.
[3]歐陽蘋果,陳清.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U].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8,(3):18—19.
[4]吉桂鳳.《思維導圖與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