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碧玉
【摘 要】語文作為小學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其綜合能力主要指的是對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運用。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性和存在的問題兩方面進行論述,進而對小學語文老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策略提出針對性意見,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綜合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2-0264-02
目前,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教育部對小學的教學課堂以及教學目標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提出了“大語文”的教學概念,這也意味著語文這一學科在小學教育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小學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提高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十分重要,同時,也對提升我國的語文競爭能力也非常重要,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不斷提升教學能力,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一、小學語文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語文的綜合能力具體而言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奥牎敝傅氖钦Z文能力在交流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即在與人交流的過程中能夠有效抓取別人講話的中心內容;“說”指的是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即在口語表達中用詞準確、語言通順、邏輯性強;“讀”的能力要求比聽和說更高,具體有三個層面的要求:掌握朗讀與默讀的形式、理解閱讀的內容,最后一層是對段落層次進行分析和掌握的邏輯能力;“寫”則指的是學生的寫作能力。
1.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
在語文的綜合能力提升要求中,教育部重點強調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尤為重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在閱讀課文內容時應有自己的獨特感受,能針對所學課文提出疑問和看法,并運用溝通合作的方法探討問題。例如,我們學校里開展的“快樂閱讀社團”,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還提高了閱讀能力。在語文課堂中,綜合能力的提升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課文的質疑和解答能力,并且能夠通過與老師和學生的共同探討解決問題,這就有效地降低了學生對老師的依賴程度,能夠更加有效的提升學生在學習時的自主能力。
2.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不僅僅是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更是對教師的教學方式提出的新的要求。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采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課堂中占主導地位,使得學生缺乏主動的思考需求,學生進行邏輯推理的時間較短,如此一來,很難使學生的思維得到鍛煉。新的課堂模式能夠促使學生與教師共同思考,從而對學生的邏輯思維發(fā)展帶來更直接的影響[2]。
3.有助于實現(xiàn)課堂內容的轉化。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一般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很低,除了不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主動性之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在不斷的下降,這會導致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把握和理解不夠深刻,課堂教學額內容也無法有效轉化。而教師注重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可以更加全面的提高學生的語文運用能力,讓課堂的轉化效率的更高效。
二、小學語文綜合能力培養(yǎng)中的問題
1.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有待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無論是從日常生活中的口語交際還是對于未來語文學科發(fā)展中所涉及的閱讀寫作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會對學生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3]。因此,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應當有更高的要求。但是就我國目前的情況而言,部分學校的小學部教師的整體素質普遍較低,具體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素質教育重視不夠,更偏重運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
2.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亟待改善。
隨著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不符合新的教學要求,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也不符合新的教學理念。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老師與學生的關系比較死板,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不夠重視,課堂的整體過程都圍繞著“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這一狀態(tài),這樣一來,就會使學生的學習熱情下降,從而間接地對學生的探究思維造成阻礙,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3.課堂教學內容未有效轉化。
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要得到提升,首先就要保證學生對課堂中所學的內容能夠充分地掌握,也就是說,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內容需要有效的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但是由于目前我國大部分小學的教學方式仍然以傳統(tǒng)教學方式為主,部分老師也由于自己的能力和觀念比較落后,對于多媒體等信息化的教學工具利用程度也不夠高,從而導致小學語文的課堂轉化率并不高,不利于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
1.提高教師專業(yè)能力。
教師是學生學習能力提升過程中的關鍵性因素,因此學生的能力要進行提升,必然就要對老師的專業(yè)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小學語文綜合能力所要求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學習與運用,教師必須具備更高的專業(yè)知識儲備,除此之外還要掌握更加靈活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在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
2.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
對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要得到提升,最主要的就是要對學生的語文聽說讀寫能力進行有意識的鍛煉,這也就代表學生在課堂中應該成為主角,在課堂的鍛煉和提升中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能力。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顯然與這種教學要求不相符合,要實現(xiàn)對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必然要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增強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3.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因此,要有效地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根本的方法仍然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3]。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除了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之外,老師合理的運用多媒體等信息化技術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如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雙師云課堂”等授課形式都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轉化效率。
結語
小學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是對學生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要求,與此同時,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對小學語文的專業(yè)能力和教學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小學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過程中,教師應當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和素養(yǎng),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且有意識地運用信息化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為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劉建成.如何提升語文綜合能力[J].江西教育,2018,(18):36.
[2]于秀琴.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外交流,2019,(3):302-303.
[3]陳丹鳳.有效開展語文綜合實踐全面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J].學周刊,2018,33(3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