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娟
【摘 要】課程教育改革對初中道法課堂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養(yǎng)作為情景教學的新方式,其應用順應了課程教育改革,利于提升初中道法課堂教育的科學性,優(yōu)化教育效果,構建初中道法教育的高效課堂。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情景教學;道法課堂;初中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1-00-02
提升初中課堂教育的效率與科學性一直是教師進行課程研究的重點,近年來,核心素養(yǎng)的情景教學方式的提出,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它憑借自身的科學性,對構建高效道法課堂做出了重要貢獻。下面筆者將淺析核心素養(yǎng)的情景教學在初中道法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以供參考。
一、明確核心素養(yǎng)的產生背景
核心素養(yǎng)的情景教學方式,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其產生與教育背景、環(huán)境變化等密切相關,下面探討核心素養(yǎng)這種教學方式的產生背景。
1.教學素材運用的缺陷
在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出現(xiàn)前,初中道法課堂對素材的運用一直堅持的是大量而廣泛的原則,教師期望學生可以從巨量的例子中對教材理論產生深層次的理解,從中總結出一般規(guī)律,加深印象。但是素材運用過于廣泛,多而雜,容易對學生的理解造成困擾,不利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同時會對學習的例子產生混亂,學生的學習效果與教師的主觀期望相悖。這種教學素材運用的缺陷,助力了核心素養(yǎng)的情景教學方式的產生。比如針對“老人在路上摔倒該不該扶”的熱點話題,學生可以開始小組討論。他們還可以將課堂分為正面和反面進行辯論,引導學生找到符合道德規(guī)范并能保護自己的答案。
2.考試時考查重點的變化
近年來,初中道法考試的重點已經(jīng)發(fā)生變化。道法考試已經(jīng)不是過去依靠死記硬背就可獲得較高成績的學科,現(xiàn)在它更注重考察學生對具體材料的理解和深入分析。它要求學生對給出的例子進行多角度思考,并對有用信息進行提煉,在這種考察方式下,以往那種廣泛但淺顯的素材、例子運用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素材的精讀與分析能力。因此,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在這種趨勢下應運而生。
二、了解核心素養(yǎng)的定義
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與關鍵是一,與以往的多素材運用方式不同,它主張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在教授相關內容時,不再通過多個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而是運用一個例子,將講授知識進行串通,通過對一個例子的精細化講解與分析,幫助學生掌握所學知識,在以后的做題過程中遇到相關內容時,通過這個例子,舉一反三,將相同的知識點在不同的情境中靈活運用。例如,在學習“夢想的實現(xiàn)”相關知識時,以前教師往往會選擇姚明、張海迪、劉翔等多樣化的人物原型幫助學生加強理解,加深印象。但是在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課堂中,教師只需要從中選擇一個人物作為典型進行講解,以這個人物原型為出發(fā)點,拓展課堂教學的深度,提升教學效果。例如,針對浪費食物、消費零用錢、沉迷網(wǎng)吧、亂丟垃圾等現(xiàn)象,以及學生違紀甚至違法的情況,應結合“承擔責任”的內容進行教學。在教科書中有“為社會服務”、“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等。它更有說服力,并且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學生資源是教學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資源。老師們眼中有學生,因為教室里有學生,許多教材都是來自學生。有的老師把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場景制作成電子相冊,并在電影中播放。學生們在熱烈地歡呼和參與。
三、核心素養(yǎng)課堂教學的流程
1.典型素材的選擇
核心素養(yǎng)教學方式,對教學素材的數(shù)量進行了限制,為此,對所選素材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選擇素材時我們應堅持嚴謹、精準的原則,提升所選素材的精準性。例如,在學習友誼的相關知識時,假設教師有兩個案例可選,一個是普通學生的交友經(jīng)歷,一個是馬克思與恩格斯的友誼發(fā)展,這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備選案例的知名度以及與教授知識的貼合度等,經(jīng)過比較我們可以輕易得出馬克思與恩格斯不論從知名度還是典型性方面都更適宜作為教學的典型案例。教學案例的選擇對教師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在選擇案例時,對課本的知識框架結構有一個明確的認識,了解教學目標與重點,這樣才會選出與教學目標相契合的典型案例,通過這一個案例帶動教授知識的融會貫通。帶領學生在潛移默化的案例分析過程中做到對所學知識的整體把握,增強知識連貫性,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識脈絡,優(yōu)化學習效果。
2.問題順序的設計
核心素養(yǎng)的情景式教學,注重案例選擇的同時也注重師生間的良性互動,而這種互動一部分是依靠設計的問題展開的,在這種情況下,問題順序的設計對互動效果、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效果產生了巨大影響。例如,在學習“創(chuàng)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相關知識時,教師應根據(jù)知識學習的深入過程,依層次設立不同問題。第一,可以詢問學生對創(chuàng)新的理解;第二,可以詢問學生對創(chuàng)新作用的認識;第三,詢問學生對創(chuàng)新與民族發(fā)展間內在聯(lián)系的認識。通過這三個問題逐步深入,引領學生按照課本知識的發(fā)展過程進行深入的思考。同時這些問題設置科學,有利于學生了解所學知識與經(jīng)典案例間的邏輯聯(lián)系,在加強案例理解的同時增強對所學知識的記憶。
3.教課方式的選擇
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一種情景式教學方式,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主張利用代入式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運用核心素養(yǎng)時,可以將其與多媒體教學方式相結合,添加圖片、音樂、影片等,推動學生利用多種感官方式進行學習,激發(fā)大腦皮層的活躍性,增強學習與記憶的效果。例如,在學習“網(wǎng)絡的利與弊”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播放有關于不能正確認識網(wǎng)絡的紀錄片,將不能正確抵御誘惑的后果利用影像直觀的呈現(xiàn)給學生,在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時,這種直觀的體驗有利于深化他們對課堂知識的理解。
四、結語
核心素養(yǎng)情景式教學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以其科學性、新穎性逐漸受到越來越多的學校以及教師的歡迎。但是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遵循相應的科學規(guī)律,循序漸進,在教師、學生的雙向推動下,提升初中道法教育的質量,構建高效的道法教育課堂。
參考文獻
[1]呂航行.淺談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欄目設計的選擇和使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7(01).
[2]吳蓉.人教版《道德與法治》教材的主要特點及教學策略[J].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2016年09期.
[3]徐兆宏.讓道法課堂向人文更深處漫溯[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8(02).
[4]龍萍.活用生活素材溫潤思品課堂[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