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去把握這長對話的教學呢?堂上的時間該如何分配才適合呢?長對話比較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熱身、導入要快而有效。解決故事的語言點要創(chuàng)設簡單有趣的情景,掃清閱讀障礙。層層深入,學習故事。說說寫寫,改編或續(xù)編故事??偨Y延伸與作業(yè)的趣味延伸。
【關鍵詞】快而有效;閱讀障礙;層層深入;趣味延伸
【作者簡介】盧汝梅,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qū)龍?zhí)伶?zhèn)第二小學。
在一次鎮(zhèn)級的小學英語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中,授課的內容本來是長對話的教學,是以對話和運用對話為主的。結果有些老師卻把它上成了單詞教學課,有點本末倒置。那如何去把握這長對話的教學呢?堂上的時間該如何分配才合適呢?本校的英語科組通過幫助我校的一個青年英語教師備戰(zhàn)青年教師基本功比賽,我自己也得到了充分鍛煉和學習,對這樣的課堂有一定的看法,認識到長對話比較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下面談談自己對這方面的理解與體會:
一、熱身、導入要快而有效
開頭好雖不能說是成功,但卻是成功了一半。導入、熱身的內容要與教學內容有關,不能為熱身而熱身。有些熱身雖然令課堂氣氛很好,但卻與教學內容無關。那么我們要以一些相關的歌謠、游戲、創(chuàng)設話題的情景或設置獎勵機制等來進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熱身的時間要控制在五分鐘以內,短一點沒關系,但卻不宜太長了。長了會影響后面環(huán)節(jié)的完成,不夠時間的話又想完成,勢必會造成拖堂,并且還令得整節(jié)課有點主次不分。就會影響整節(jié)課的效果。
二、解決故事的語言點要創(chuàng)設簡單有趣的情景,掃清閱讀障礙
教材的設計每個單元都是先長對話(Story),然后才到單詞(Vocabulary)...應該是先學長對話,再學單詞的??稍趯嶋H操作中我們經常是把它調轉來進行。因為學習了單詞,再學習長對話就簡單多了,等于把長對話的語言點都解決了,直接學習Story就行了。那編寫教材的為什么不先是學單詞呢?別人這樣的編排有什么用意呢?其實很簡單,想想就能明白。就是我們學習語言要在一個情景中學習,詞不離句,句不離詞。不能脫離句子在單獨學詞,這就違背了語言學習的目的。長對話作為第一課時進行教學,就要解決里面的語言點,再學習故事。那么,我們很多老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很容易把它作為重點來學,占用很多的時間。一節(jié)課下來,就變成了單詞課,達不到真正的目的。在這一環(huán)一定要控制好時間,大概在十分鐘左右。創(chuàng)設簡單有趣的情景,如:物品、圖片或一些簡單的故事情節(jié)等。還要把握好節(jié)奏,結合音標、句型等來學習。注意抽查學生學習的情況,有就行了,不宜太多。再給一點點時間學生去自我消化,老師巡堂檢查學習的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情況不好,就要補救。否則學對話時也還會是閱讀的障礙。
三、層層深入,學習故事
有實效性的課堂必須把握好每部分教學的關鍵。這部分是教學的重點,占十五分鐘左右。為了降低學習的難度,要多聽故事,進行分層教學。層層深入理解故事的大意、內容,操練故事,表演故事,體會故事的樂趣,成為故事中的一員,對故事有更深的理解。
1.初讀故事,理解故事的大意??梢酝ㄟ^情景圖或故事中的人物引出故事,讓學生帶著一個與故事有關而有比較簡單的問題去觀看故事的視頻,培養(yǎng)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圖文結合,學生就能理解一些句子的意思。更直觀地理解故事的內容。
2.再讀故事,深入理解故事。給學生提出一個或多個更深入的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次觀看故事的視頻。能讓學生更有側重的去觀看,很巧妙,很深刻地引導學生理解故事,也能更好地落實聽的訓練,為后面環(huán)節(jié)的活動做好準備。
3.多種形式地朗讀故事,讀準故事。當學生理解了故事之后,就讓學生跟錄音朗讀,打開課本,再跟老師朗讀,全班分角色朗讀比賽和小組讀等多種形式朗讀故事。檢查學生是否讀準了。
4.精彩的故事表演。表演,操練故事可以讓學生走進故事,體驗故事情景中的樂趣。老師要做好示范,準備好道具,如:頭飾、故事里所涉及的物品等。也可讓學生準備一些簡易的道具,加上自己的身體動作,表演起來就更加生動有趣了。學生在小組里先練習表演,然后上臺表演。這樣實現(xiàn)了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和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有一兩組表演就行了,不然又會拖時間了。
四、說說寫寫,改編或續(xù)編故事
學習都是為生活服務的,要聯(lián)系實際來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是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使學生能自主地學習和交流是每一節(jié)英語課的靈魂。學完故事后進行改編或續(xù)編故事是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體現(xiàn)。時間要七八分鐘左右。
五、總結延伸與作業(yè)的趣味延伸
最后一點點的時間就要進行總結和布置作業(yè)??偨Y在整節(jié)課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是對整節(jié)課學習內容的歸納,讓學生知道這節(jié)課學了什么。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可以是課外知識的延伸。如:知識錦囊等。可以讓學生總結這節(jié)課學到了什么。還可以評價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獎勵。作業(yè)是課堂的延伸,作業(yè)要靠學生個人獨立去完成,也是能力的提升。作業(yè)要布置一些能鞏固、運用這節(jié)課知識的作業(yè)。如:表演story等。讓學生在生活中能運用到故事中的單詞和句型,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自己的課堂也很不成熟,在很多方面都是一知半解。需要很多學習的機會,讓自己得到鍛煉,能力得到提升。這種模式還是比較正確的,我會一直沿用這種模式,在不斷的教學和學習中,去嘗試創(chuàng)新和改進。
參考文獻:
[1]方沁.高中英語課堂互動方式研究[J].文理導航,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