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改要求課堂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一線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與模式,旨在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文中以高中英語課程為切入點,分析教學與備考過程中落實因材施教方法的措施,全面推進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順利通過高考考察。
【關鍵詞】英語教學;備考策略;因材施教
【作者簡介】陳婉妮,福建省石獅市第一中學。
高三英語教學與復習質量直接決定學生高考成績,因此得到廣大師生的高度重視。高三英語教學復習時,除了采取因材施教方式制定復習計劃外,還要重視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實現(xiàn)提升復習效率的目的。文中以英語教學及備考面臨的問題為切入點展開相關論述。
一、高中英語教學及備考面臨的問題
高中英語教學與備考中面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形成和很多因素存在關系,筆者將其歸納如下。高中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受到漢語思維與習慣影響,造成部分學生英語學習不得法,甚至依賴上漢英翻譯的方法。這種奠定的Chinese-English就是受到漢語影響出現(xiàn)的問題,針對思想意識出現(xiàn)的問題,英語學習時要注意英漢表達的差異性,將自身情感用地道英語表達出來。如:下周三舉行一場足球比賽,學生表達時容易出現(xiàn):There will have a football match next Wednesday。
這種表達模式下午完全忽視“舉行”的含義,應該選擇there be表達方式,而是選擇“have”的漢語表達習慣,使得寫作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混雜情況。這也是學生寫作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一種情況;大部分學生英語詞匯不牢靠,造成英語學習時出現(xiàn)單詞拼寫錯誤的情況,給閱卷老師產生不好的印象,自然無法取得寫作高分?;A知識不牢靠,寫作時單詞拼寫出現(xiàn)多字母或少字母的情況。如,部分學生直接將名詞“explain”拼成“explaination”,單詞中多了一個字母“i”。一些學生時態(tài)與語態(tài)掌握不牢靠,遇到主語時第三人稱單數(shù)時不自覺的使用現(xiàn)在時態(tài),特別是搭配動詞和介詞時、運用從句與非謂語方面,教師評價作文時很可能降級處理。
二、高中英語教學及備考中因材施教的措施
1.轉變觀念,及時調整備考策略。近些年高考英語試題,重點考察課標點,這些知識點之間存在聯(lián)系、影響及制約。英語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打破教材排序的影響,構建相對完整的認知結構,突破原有模塊限制。如:可以在總結出新知識結構體系,并對問題進行重點分析。同時,教師要淡化純知識點的講解,高考英語命題對主干知識點進行考查,逐漸淡化細節(jié)性或理論性較強知識點的考查,因此具體教學時教師不需要在這些知識點上花費過量的精力。
英語課標的三維目標之一就是方法與過程,高考對其考查重視度不斷提升。教學時要重點講述英語現(xiàn)象,并對現(xiàn)象產生過程進行分析,讓學生掌握這些相關知識點。近年來英語高考命題的重點就是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教師中要高度重視這些內容,理清各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將相似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合理分析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英語知識,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質與能力。
2.夯實基礎,提高課堂復習效率。從近幾年的高考英語題來看,題目雖然具有平穩(wěn)性和傳承性,即題型和考點切入平穩(wěn),重視核心知識的考查,題目來源于教材,不回避使用教材中的舊場景來引入新觀點,但同時高考英語題又具有創(chuàng)新性和綜合性,注重對同一知識體系的變革性考查以及學科內或學科間的綜合。提高英語復習效率的首要內容就是夯實學生基礎,這點并不是新內容,是所有教師與學生都明白的道理,也是課堂上重復最多的內容。
基于高中生角度分析的話,高中英語基礎知識掌握,包括詞匯、語法等。英語知識本身就是概念與規(guī)律的集合,概念理解要了解詞匯含義外,還要對詞匯進行延伸,構建起相應的英語知識模型,正確掌握英語語法知識點。特定知識點的理解,要全面分析,構建起完整的知識體系與網(wǎng)絡圖,將概念與規(guī)律結合起來,實現(xiàn)英語知識點的靈活運用。復習過程中要做好以下內容:首先,分析教材激活學生以前的知識點,并在復習時要求學生高中英語教學進行瀏覽,并記錄應該掌握的知識點,對這些知識點進行初步歸納總結;其次,教師提高自身敏感度,研讀高考考點,并及時掌握考點變化情況,重點講解增加的知識點,并分析與統(tǒng)計相關的知識點。
3. 立德樹人,提升學生英語素養(yǎng)。首先在立德樹人意識的引導下,我們英語教師首先要尊重學生,呵護學生,從“聽音節(jié)拼單詞”到“語言、語法、語境”所有過程中,通過即時評價,推動學生發(fā)展,讓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找回成功體驗和自信,教師可以從體態(tài)、眼神和言語中,全面呵護學生的學習情感。其次,師生間首先明確立德樹人概念,要幫助學生筑起自己的德行目標,既要成為一個在中國環(huán)境下會學習英語的人,也要成為一個有高尚學術道德和情操的人,更要成為一個有交往能力和國際視野的完整的人。細化立德樹人“學堂”模式建構的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合作;不管課堂還是學堂,學生總是學習的主體,引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立德樹人英語課堂模式,這才是立德樹人英語教育富有生命力的前提和根本。
三、結語
總之,文中論述的因材施教的方法還不夠完善,可能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需要我在今后教學工作中持續(xù)完善。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種類較多,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情況、教學目標等進行選擇,改善傳統(tǒng)教學與備考方法的不足,大幅度提升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朵龍.高中英語復習課如何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J].文教資料,2019(11):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