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金霞
摘要:政治素養(yǎng)是一個公民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而政治素養(yǎng)的形成離不開學校的教育。學生在初中時期接受的政治學習,承擔著影響初中生思想是否健康以及價值觀形成的責任,對學生的良好發(fā)展至關(guān)重要。雖然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但初中的政治課堂仍然存在一些難以根除的問題,導致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不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夠濃厚,初中政治教學依然值得我們深思。本文以優(yōu)化初中政治教學效果為目的,分析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性和存在的一些問題,以提出相應的措施改良政治教學,推動新課程改革的進程。
關(guān)鍵詞:初中政治教學 ? 教學效果 ? 問題和措施
初中政治課程是具有實用性的,體現(xiàn)在塑造學生思想意識形態(tài),影響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從而為學生看待和分析社會事件打下基礎(chǔ)。我們要積極順應新課程改革的潮流,讓政治教學與時俱進,發(fā)揮政治教學知識與社會結(jié)合的功用,體現(xiàn)初中政治教學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一、初中政治教學的重要性
(一)樹立學生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
初中政治教學中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國民接受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提高了我國國民的文化水平,作為一個發(fā)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面對紛繁復雜的思想意識,更要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這與政治教學是分不開的。初中的政治學習,對于處于思想意識發(fā)展中的青少年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政治學習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意識形態(tài),擺脫不良思想的影響。
(二)堅定學生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上層建筑,而上層建筑對經(jīng)濟基礎(chǔ)具有反作用,這啟示我們要做好國家的思想意識形態(tài)工作,為國家的經(jīng)濟發(fā)展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初中政治教學中需學習我國的基本政治情況,了解人大和政協(xié),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青少年堅定的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1]。
(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時代在改變,現(xiàn)在的教育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除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基本課程之外,政治課程的學習有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同時運用所學政治知識去分析社會事件,了解政治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讓學生體會到政治學習的魅力。政治是一門有學問的學科,也能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基礎(chǔ)綜合素養(yǎng),為以后高中更大強度的學習奠定一定的基礎(chǔ)。
二、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在學生看來,政治學習只是單純的說教,認為政治枯燥乏味,對政治學習興趣不大,考試前抱佛腳背背書突擊一下就好;家長也更加重視語數(shù)英課程的學習,孩子的政治學習似乎無關(guān)緊要;老師教學時往往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為的就是取得亮眼的教學成績。政治學科經(jīng)常被當作副科來看待,學生,家長,老師對政治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高,導致學生無法真心投入政治學習之中,影響初中政治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和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政治素養(yǎng)。
(二)機械乏味的知識灌輸
對于政治教學普遍存在的一種態(tài)度就是認為其枯燥、機械、乏味。初中政治課程內(nèi)容廣泛,不易分類,其中涉及歷史、政治、法律、思想道德等內(nèi)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迫于課時的壓力往往會避重就輕,將考試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詳細的講解,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細化這些重要的知識點,與此同時,那些與老考試關(guān)聯(lián)性不大、需要學生實踐的教學內(nèi)容則會被舍棄或簡化[2]。政治來源于生活,而忽視政治學習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自然就會變得枯燥,沒有深度,給學生們留下政治學習僵硬刻板的映象。機械乏味的知識灌輸一直是初中政治教學的問題之一。
(三)師生之間溝通不充分
在政治課堂上老師選擇的通常是填鴨式的教學,機械灌輸,教學方式單一,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政治這門學科的學習需要對知識有一個很強的主觀性理解過程,然而在初中的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缺乏明確的指導思想,只讓學生單純地記憶知識,在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成績,忽視了政治學科的教學理念[3]。政治學科不僅注重理論性,也具有實用性,與社會聯(lián)系緊密,忽略了這一點,就容易讓政治教學流于形式,無法讓學生體會到政治學習的快樂。而初中生涉世未深,很多事情不明白其中道理,就需要老師加強與學生的溝通,以充分的師生溝通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利于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探討如何更好地進行初中政治教學的對策
(一)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進行教學
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從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每一個人都置身這一科技浪潮中,無一例外。教師在教學中,為改觀學生們對政治教學枯燥刻板的映象,可以讓教學媒介多樣化,多媒體技術(shù)就是其中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多媒體技術(shù)具有形象生動,信息承載量大等特點,其在政治教學之中能夠更好的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教學情境,讓學生更好的去置身于教學情境之中,從而激發(fā)學生更多感官上的觸動,從而深刻地影響學生的內(nèi)在[4]。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可以吸引學生在政治課堂上的注意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二)學校需提高重視程度
針對學生和家長對政治學科的輕視問題,學校不可置之不理。學校要完善排課管理方案,適當將政治學科的課排在較為輕松的課程后面。在開啟政治學科學習的伊始,就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向?qū)W生們強調(diào)政治學科的重要性,改變學生們的固有意識。同時,學校也不可忽視家庭對于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要動員家長支持政治教學工作,加強家校溝通,從學生學習生活的多方面融入政治教學工作,幫助政治教學的順利開展。
(三)師生之間加強互動
政治課堂教學的內(nèi)容枯燥乏味且具有一定的單一性,然而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初中政治教師要盡快的解決這一問題。政治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教學素材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相結(jié)合,一方面,豐富初中政治教學內(nèi)容;另一方面,也改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氛圍[5]。師生之間的互動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方式,而是雙向互動,師生共同和諧愉快地完成教學過程。在政治課堂上,出于政治學科實用性的特點,可以利用一些現(xiàn)實社會案例讓學生們用政治知識加以解釋和說明,并陳述自己的觀點。如前段時間召開的人大會議、某知名演員學術(shù)造假等熱點,讓學生們自由討論,闡述自己的立場和看法,最后教師進行總結(jié)?;樱屨握n堂變得更加有趣,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四)適當開展社會活動,增強政治實踐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課堂上不可一味地說教,小小課堂,也可以是展示和實踐的舞臺。初中政治教學內(nèi)容豐富,且都與生活相關(guān),意味著學生可以實踐的內(nèi)容有很多,如模擬全國人大會議的召開形式,組織學生去烈士墓園感受愛國主義,對熱點事件進行角色扮演重現(xiàn)等,這樣增加政治課堂趣味性的同時能讓學生對政治學習理解得更加深刻,使政治學習進入良性發(fā)展。
四、結(jié)語
初中政治教學是中學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其關(guān)乎學生思想品德和價值觀的形成,影響著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發(fā)展。做好初中政治教學工作,要以新課程改革為指引,認真審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制定和實施策略解決問題,才能改變其給人們的固有映象,保障初中政治教學的課堂質(zhì)量,發(fā)揮政治學科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麗杰.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124+132.
[2]王亞軍.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9,(06):92.
[3]李銀科.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J].甘肅教育,2017,(16):85.
[4]林純.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19):126-127.
[5]梁可新.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7,(13):100+103.
(作者單位:甘肅省臨夏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