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捷
(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口腔科 河北 秦皇島 066000)
選擇我院口腔正畸科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地點,選取在2018年11月—2019年4月期間在我院就診的口腔患者中選取需要口腔正畸的患者共80例。根據隨機法,將80例患者平均分為兩個組,第一組命名為平片組(對照組),第二組命名為CBCT組(實驗組)。其中平片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的比例為10:30;年齡在5歲~37歲,平均年齡(19.81±6.34)歲;錯牙合分類:11例安氏Ⅰ類患者、18例安氏Ⅱ類患者、11例安氏Ⅲ類患者,其中埋伏阻生牙8。CBCT組中男患者和女患者的比例為12例:28例;年齡在4歲~39歲,平均年齡(18.73±6.11)歲;錯牙合分類:10例安氏Ⅰ類患者、20例安氏Ⅱ類患者、10例安氏Ⅲ類患者,其中埋伏阻生牙10。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口腔正畸原因等對比不具有臨床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將需要口腔正畸的患者共80例平均分為兩個組,第一個組為平片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口腔平片攝影,得到平片攝影數(shù)據,第二組為CBCT組(實驗組),采用錐形束計算機斷層掃描(CBCT),得到CBCT影像數(shù)據。
平片組:X線平片攝影包括口內攝影的根尖片、合翼片,口外攝影的曲面斷層片及頭顱定位測量片。根據臨床初步檢查結果,為患者提供合適的平片攝影,得到患者相關影像學資料。
CBCT組:根據臨床初步檢查結果,采用大視野CBCT,為患者提供合適的體層攝影方法進行攝影,得到患者相關影像學資料,包括患者的全口的CBCT影像,曲面斷層片,以及患者的頭顱定位測量片。
將得到的影像學資料進行分析,判斷患者口腔正畸原因,兩組分別根據檢查得到的數(shù)據進行治療方案進行指導建議,將治療后兩組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整理實驗結果,得出基于CBCT數(shù)據的影像學方法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臨床運用效果。
患者在進行口腔正畸治療后,針對治療后的滿意程度進行評分,結果顯示是:CBCT組中30例得分10分、8例得分在6~8分、2例得分在0~5分,總滿意度達到95%;平片組中10例得分10分、15例得分在6~8分、15例得分0~5分,總滿意度為62.5%。實驗數(shù)據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表 患者治療后滿意度
口腔輔助檢查一般應用影像檢查方法,其中常用平片攝影,但是平片攝影是二維圖形,重疊部位較多,圖像清晰度較差,尤其對于埋伏阻生的精確定位存在不足,因此隨著影像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在開始逐漸使用口腔CBCT影像技術??谇籆BCT的本質在于攝影后能夠得到三維信息數(shù)據,并且CBCT攝影較平片的掃描速度更快,可掃描面更廣,可以得到口腔的無間隙采集容積數(shù)據,這樣后期可以通過后處理技術得到臨床所需要的各種影像重建結果。其次口腔CBCT較平片顯示更加清晰,結構更加豐富,可顯示口腔內牙齒數(shù)目、形態(tài)大小、空間位置、口腔結構等,因此在正畸牽引治療和頜骨外科手術都可以提供極為重要的臨床價值。而在本次研究中,主要將其運用到口腔正畸中,根據實驗結果顯示,得到了良好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基于CBCT數(shù)據的影像學方法在口腔正畸的臨床應用效果良好,可以得到更加細致和完整的口腔數(shù)據信息,可以進行任意的臨床所需求的后處理技術,可以較好的辨別口腔正畸的原因,對正畸治療提供較好的指導,可以在口腔臨床上廣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