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群
摘 要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要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而后進生作為特殊群體,轉(zhuǎn)化工作是一項長期艱巨、繁雜的工作。教師要有足夠的信心、愛心與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循善誘、持之以恒,靜靜守候,方能目睹他們綻放的美麗。
關(guān)鍵詞 教育;后進生;轉(zhuǎn)化;信心;愛心;耐心
中圖分類號:7,A,O629.1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1-0166-02
教育,是一種慢的藝術(shù),正如張文質(zhì)先生在《慢教育》里說到:教育是一個“慢活”“細活”,是生命潛移默化的過程?!皾櫸锛殶o聲”,正反映了教育的變化過程是極其緩慢、細微的,它需要“深耕細作式的關(guān)注與規(guī)范”。而每個孩子都是一朵花,花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花期,有的花開在春天,也有的開在別的季節(jié)。不要因為它開得慢,而焦慮不安,悲觀失望。只要用心引導,盡心培養(yǎng),耐心等待,孩子總有綻放優(yōu)秀的一天。靜待花開,是一種心境,一種追求的狀態(tài);是平靜祥和,是執(zhí)著與堅守,更是智慧和寬闊。只有潛心教育,靜靜等待,終會等來花開之時。
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要求教師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關(guān)注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特別是自卑膽小,學習有困難,紀律散漫,行為習慣不良的后進學生。而不論在哪一個學?;蚰囊粋€班,后進生都是客觀存在的,對學習困難生,行為偏差生等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是教學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而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查找根源,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對他們要有“三心”:信心、愛心與耐心。要轉(zhuǎn)化后進生,這“三心”是缺一不可。
一、信心導航
轉(zhuǎn)化后進生難度很大,但信心是前提,是促使事物成功的先決,引導著教師明確方向。教師對轉(zhuǎn)化后進生要有信心,有時感覺對某些后進生已經(jīng)傾盡心血、言盡詞窮,甚至深感失望,不由得想要放棄。此時,請再給他一個機會,并告訴自己:“不能放棄,每一個孩子都是世上獨一無二的花,都有自己的個性,不能以同一標準去要求他。如果連老師都放棄了他,那么他自己更會放棄自己。要相信,盡自己的最大努力,一定會有收效?!蓖瑫r,也要讓后進生樹立自信心。海倫曾說:“信心是命運的主宰。”自信可以促使人自強不息,迎難而上??梢园l(fā)掘深藏于內(nèi)心的自我潛能。后進生大多覺得自己處處不如別人,老師和同學們看不起自己,極度自卑。有些還產(chǎn)生逆反心理,故意與老師對著干,以此來引起別人的注意。老師對這些后進生十分頭疼,如果經(jīng)常批評或教訓他們,必然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加重他們的自卑感,導致他們破罐破摔。因此,老師要善于發(fā)掘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即使是很微小的一點,也要把它放大,給予大力表揚。對于好學生來說,這樣的表揚習以為常,無所謂,而對于后進生,卻是老師對他的信任、肯定,從而讓他知道:我并不比別人差,我能行。消除他的自卑心理和與師生之間的隔閡,從而聽從老師的勸告。因此,只要后進生有一丁點兒的進步,老師都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鼓勵,使他們從點滴的成功中收獲喜悅,激發(fā)其進取之心,從而鼓起自信的風帆。
二、愛心鋪路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尤其是后進生,更加渴望師愛的溫暖。后進生在思想上或?qū)W習上落后于其他同學,他們在班級常被忽視,聽到的是批評,遇到的是不信任和冷漠的眼光,殊不知,一般學生看來微不足道的,在他們看來卻是最需要的愛。他們渴望得到同學、老師、家長的關(guān)愛,得到大家的認同,稱贊。因此,老師首先要降低身姿、蹲下來,與他們在同一位置上,從兒童的視覺看待事物,只有“蹲下身子”換位思考,設(shè)身處地地為孩子著想,尊重孩子、理解孩子、體諒孩子,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如果老師把自己放在高高的位置上,沒有了平等,沒有了尊重,也就不可能有愛。在尊重的基礎(chǔ)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释Q贊是人天性中最深奧的稟質(zhì),老師的稱贊與鼓勵,是對學生的表現(xiàn)與能力的一種肯定。這樣會使學生以更勤奮的態(tài)度投入學習中去。教師的一個親切的眼神,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溫暖的話語,一次傾心的談話,都會在后進生心中激起層層漣漪,讓他們心中的冰雪得以融化,從而拉近師生心靈間的距離。他們覺得受到了尊重,感受到了老師的愛,自然會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教育,進而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這樣,就收到了轉(zhuǎn)化的效果??梢?,以愛心為基礎(chǔ),把更多的愛灑向后進生,鋪設(shè)育人之道,讓這些遲開的“花朵”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
三、耐心守候
兒童接受教育需要一個過程,教育恰如教孩子學步,是一種慢的藝術(shù)。慢,需要平靜和平和;慢,需要細致和細膩;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孩子的性格各異,愛好不同,靈性不同,生命的撥節(jié)更有差異,缺乏耐心,發(fā)掘不出孩子的潛能。尤其是后進生,他們的滯后不是與生俱來的,是諸多因素作用的結(jié)果。有社會的、家庭的、學校的、學習態(tài)度的……。他們的后進形成也并非一朝一夕的,因此,對后進生的轉(zhuǎn)化也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會反復。我們要找出其根源,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要耐心的加以引導,伸出溫暖的手拉他們一把,讓他們看到希望的曙光。當他們的情況出現(xiàn)反復時,更不能急躁,俗話說得好“欲速則不達”,要持之以恒,冷靜地,用耐心與愛心感化他們。只有持之以恒,耐心守候,才能鞏固轉(zhuǎn)化的成果,才能等到花兒的綻放。
上學期,筆者接手一個新班,班里有個叫小宇的學生,上課要么睡覺,要么搞小動作,要么影響別人學習,甚至隨便離開座位;下課追逐打鬧,動手動腳。總之整天沒停歇過,作業(yè)更是常缺交。每次老師批評他,他就會發(fā)出“喵喵”的叫聲與老師對抗。這孩子令所有教過他的老師都頭疼,有的老師甚至都不想管他了。面對小宇的種種“劣跡”,筆者沒有放棄,筆者相信,只要教育得法,小宇會有所轉(zhuǎn)變的。筆者首先向原任教的老師,班里的同學,他的父母了解情況,深入查找其根源,發(fā)現(xiàn)小宇的狀況比較特殊,自幼就有多動癥,自控力較差,自我表現(xiàn)的欲望較強,他對自己的錯誤、缺點認識不足,對老師的批評教育產(chǎn)生厭惡心理。如果只是一味批評他,不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會使他的逆反心更強,因此,筆者細心觀察,發(fā)掘他的“閃光點”,以此來搭建師生心靈相通的橋梁。比如,他想表現(xiàn)自己,喜歡幫老師做事,筆者就叫他幫忙拿作業(yè)本、擦黑板、開投影……每次筆者都感謝他的幫忙;他很喜歡畫畫,筆者就讓他幫忙辦墻報,并在全班表揚他畫的畫很美……這樣一來,他的干勁越來越大,注意力也得到了轉(zhuǎn)移。筆者因勢利導,告訴他如果他在學習上也能這樣主動積極,一定會很出色的。對老師的批評如果他有不同意見的話,可以舉手向老師提出,盡量不要發(fā)出貓的叫聲,雖然他喜歡動物,但希望他以另一種形式表達自己的意見。并且向他許諾,他在兩天內(nèi)如果能做到上課時不隨便離開座位、不搞小動作、能做筆記,筆者不但會在全班表揚他、獎勵他,而且還會打電話或在微信里向家長表揚他的進步。接下來的兩天,小宇上課時小動作果然少了,而且能做筆記,有時他控制不住自己站起來想離開座位時,筆者提醒一下他,他也沒發(fā)出貓叫聲。下課時他還主動把筆記本給筆者檢查。第三天,小宇一回學校,就興奮地對筆者說:“老師,你的要求我做到了。你能發(fā)短信給我媽媽嗎?”筆者說:“這兩天你表現(xiàn)得這么好,當然可以了?!惫P者兌現(xiàn)了諾言,在班上以及向家長表揚他、獎勵他,同時讓家長配合老師鼓勵孩子繼續(xù)努力。這一整天小宇都笑嘻嘻的,做什么事都特別認真積極。接下來的幾天,小宇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上課沒有那么多小動作,課間忙于幫老師拿課本,幫同學收發(fā)作業(yè),追逐現(xiàn)象少了,有時老師批評他,也沒有發(fā)出喵叫聲,還能交部分作業(yè)。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宇的多動癥畢竟是從小就養(yǎng)成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徹底改掉的,過了一段時間,小宇又控制不住自己,故態(tài)萌生。筆者又耐心地去引導他,而且與家長密切聯(lián)系,讓家長配合老師一起關(guān)心他,鼓勵他,他又有所好轉(zhuǎn)了??梢?,小宇在改正缺點的過程中,存在著不穩(wěn)定性,不會一次兩次就能夠達到我們所預(yù)期的目的,他會經(jīng)歷多次的反復,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信心,愛心與耐性去引導他。即使是一點點的轉(zhuǎn)變,也是進步。在不斷的“反復——鞏固——再反復——再鞏固”的過程中,小宇慢慢轉(zhuǎn)變了??梢姟靶募背圆怀蔁岫垢保D(zhuǎn)化后進生的過程是漫長的,反復的,因此老師要有信心,要給予他們更多的真誠和寬容,傾注更多的愛心和耐心去等待!
轉(zhuǎn)化后進生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wù),可謂是任重道遠。教師潛心教育,“三心”齊下,持之以恒,靜靜守候,定能等到屬于孩子們的花季的到來。
參考文獻:
[1]張文質(zhì).教育是慢的藝術(shù).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