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商報》11月1日文章,原題:德國品牌如何從“雙十一”購物狂歡中受益去年“雙十一”,中國的電商平臺賺得盆滿缽滿,幾乎是難以想象的數(shù)字。西方著名的購物活動,都只能望洋興嘆。今年,中國人的狂熱購物數(shù)據(jù)有望再次超越?!渡虉蟆窂念檰柟続lixPartners獲得的調查報告顯示,今年中國消費者計劃在“雙十一”這天比去年多支出54%,大城市消費者平均準備花費800歐元。這表明,經(jīng)濟放緩和貿易戰(zhàn)并沒有給中國普通消費者的購物欲造成負擔。
但許多德國制造商和經(jīng)銷商尚未好好利用這個機會。“以前在光棍節(jié)缺席的公司如今必須采取行動了”,貿易專家彼得·赫克曼建議說,中國消費者看重品牌,尤其是“德國制造”在華具有良好聲譽。
多年來,拜爾斯道夫公司通過妮維雅品牌體驗到這點?!拔覀儗⒃谔熵?、京東、微信等所有相關平臺參與雙十一活動”,該公司發(fā)言人強調,“在全世界范圍,沒有任何活動能展現(xiàn)出如此巨大的成效?!?/p>
Dr.Wolff集團的品牌阿佩辛和樸蘭圖也將參與中國光棍節(jié)。因為這樣做是有回報的,去年該公司在“雙十一”當天售出6萬瓶化妝品。還有一些德國經(jīng)銷商也希望利用好這一天。例如,日用品連鎖超市羅斯曼和DM都已涉足中國電商;食品超市阿爾迪和利德也在天貓平臺上開了店;化妝品連鎖店道格拉斯則盯上在德中國人,希望通過微信進行促銷。
中美之間的緊張可能對德國公司的營業(yè)額產生積極影響。據(jù)調查,78%的(中國)受訪者表示會重新考慮是否購買美國品牌。貿易專家赫克曼預測:“這可能意味著歐洲品牌有更多機會?!?/p>
不過,外國公司必須進行認真準備。電商專家揚·貝西勒爾說,根據(jù)經(jīng)驗,若沒中國本土合作伙伴,很難打開中國市場。德企在中國須用完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須符合中國的文化背景,還需要為中國客戶提供各種服務等等,“這些都需要時間,很復雜且要花錢?!薄?/p>
(作者弗洛里安·科爾夫,青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