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紅霞
摘? 要:詞的色彩義是詞匯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它不是一成不變的。針對色彩義的七種演變方式做了詳細的說明,試圖弄清它們的具體內涵,并從客觀角度討論色彩義在這七種方式中的分布情況及其原因,以求對色彩義的歷史演變做出更多的了解。
關鍵詞:色彩義;七種演變方式 ;不平衡性;漸變性
中圖分類號:H01?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672-4437(2019)03-0053-03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研究詞的色彩義,例如章炎議論過詞的感情色彩[1],楊振蘭探究過詞的色彩義發(fā)展的語言誘因[2],還有學者從認知語言學角度來看詞語色彩義,討論詞義的劃分和生成。可見,詞的色彩義研究越來越受到學者的重視。
一、詞的色彩義
色彩義是詞匯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黃伯榮、廖序東在《現代漢語》[3]中提到,詞義包括詞匯意義和語法意義。詞匯意義又可以分為概念義和色彩義。認為概念義是詞義的主要部分,而色彩義是附著在詞的概念義之上,表達人或語境所賦予的特定感受。在這里,又有學者把色彩義稱為附屬義。符淮青在《現代漢語詞匯》[4]中直接使用了詞的附屬義這一概念并且從詞的形象色彩、感情色彩、語體色彩三大方面來闡述。其實色彩義還包括很多方面,既有語體色彩、感情色彩,也有民族色彩、時代色彩、外來色彩、地方色彩等。
二、詞的色彩義的演變方式
不同的色彩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色彩義也在不斷地演變。從詞匯系統(tǒng)來說,色彩義的演變方式基本上有七種,分別是:轉移、增加、減少、褪色、淡化、強化、弱化。
(一)轉移
首先,語體色彩的轉移,有可能是書面語體向口語語體的轉移,也有口語語體和書面語體的轉移。例如:“腳”在古代是書面語,而在現在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這就變成了口語語體?!肮凇痹诠糯鷷嬲Z和口語同行,而到現在,它已經變成一個書面語體了。再者,感情色彩的轉移是最常見的現象,主要表現形式為褒義轉移為貶義,貶義轉移為褒義。最常見的例子是“爪牙”這個詞,它在古代的文獻里多是表示得力的幫手,是一個褒義詞。例如《漢書˙李廣傳》:“將軍者,國之爪牙也。”《漢書˙陳湯傳》:“戰(zhàn)克之將,國之爪牙,不可不重?!盵5]這些例子中的“爪牙”都是表示武臣,君主的得力幫手的意思;但是到現在社會,爪牙的意思明顯發(fā)生了變化,多比喻為壞人效力的人,以及他們的黨羽、幫兇。其感情色彩轉移為貶義。例如在周立波的《暴風驟雨》第二部“郭全海尋思‘滿洲國這么一個大密探,藏在這兒一年多,沒有發(fā)覺,一定要有爪牙?!盵6]當然,這里感情色彩的轉移是從詞匯系統(tǒng)內部來說的,不同語境下詞的色彩義的轉移則另當別論,這里不做論述。
(二)增加和減少
色彩義的增加和減少可以說是色彩義演變中覆蓋面最廣最常見的兩種方式,在這里我們把它們歸納為一大類分別闡述。色彩義的增加顧名思義則是色彩義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新的色彩義。首先,時代色彩的增加,例如我們現在常說的“土豪”一詞中“土”字是指土地的意思,所以土豪一詞是指富有的地主,原來是指封建社會中以土地擁有為財富來源的大地主階級。但是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土豪”一詞逐漸變成網絡用語,又可以指有錢人,尤其是指暴發(fā)戶,由此增加了這個詞的時代色彩。其次,感情色彩的增加。例如“心機”一詞明顯是貶義詞,但是我們現在常常說“她真是一個職場心機girl”這句話的意思是在工作中要精明能干。所以,這里的“心機”就有了精明能干的意思,于是它就增加了褒義色彩。再者,色彩義的增加中還有一個不得不提到的民族色彩的增加。這樣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提到“京劇”,人們自然而然想到它是中國的國粹,賦予了京劇這一名詞以民族色彩。
色彩義的減少,它往往會跟隨詞匯意義的轉移而發(fā)生。例如“賊”這個字在古籍中的解釋是,殺人者為賊,如《左傳˙宣公二年》:“賊民之主,不忠?!盵7]但是現在“賊”這個字普遍的意思是用作偷東西的人。從其感情色彩來說,雖然二者都是貶義詞,但是它的感情色彩減少了。從時代色彩來說,“紅衛(wèi)兵”一詞在文革時代具有明顯的時代色彩,但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這個詞就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它的時代色彩就減少了。
(三)褪色和淡化
色彩義演變的這兩種方式主要發(fā)生在形象色彩、外來色彩、時代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先說褪色。所謂褪色,就是說它原來的本色逐漸暗淡。拿外來色彩來說,例如“西芹”“西蘭花”“玻璃”“獅子”這些詞是從西方傳入的,所以,在傳入之初具有明顯的外來色彩。但是隨著它們在中國越來越多地被使用,致使它們的外來色彩已經逐漸淡化,我們就可以說這些詞語的外來色彩發(fā)生了褪色。從時代色彩來看,互聯(lián)網興起之初誕生的“伊妹兒”“沖浪”這些詞語的時代色彩已經暗淡了,發(fā)生了褪色,且從語體色彩來看也有了向中性語體的轉變。
色彩義的淡化通常在形象色彩中體現得最為明顯。如“暗箱操作”又稱“黑箱操作”,從字面就可以形象地看出它的由來。它原本的意思就如表面所表達的一樣,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做事。它現在已經用來指濫用職權做一些不公正、不公平的事情了,而它原本的字面形象色彩已經大大淡化了。這樣的詞語還有“矛盾、路霸、鼓吹、花季”等。從外來色彩來看,一些意譯詞也在不斷地淡化,如擴音器、黑板、雞尾酒、鐵路等。這些事物已經司空見慣,自然,它們的外來色彩也是大大淡化了的。
(四)強化和弱化
色彩義演變的最后一組是強化和弱化,主要發(fā)生在感情色彩中。這是因為感情色彩是人的主觀情感,涉及人的政治、文化、審美情趣等社會觀念的變化。有的詞語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會發(fā)生感情色彩的強化。例如“勾當”這個詞在一開始是表示事情的意思。例如在《儒林外史》中這樣說道:“這是萬古千年不朽的勾當,有甚么做不得!”[8]很顯然,它的感情色彩是中性的,沒有褒貶義。但是演變到今天,勾當一詞所表示的意思是壞事情,具有明顯的貶義色彩。例如:“這家伙竟然干了這么多謀財害命的勾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