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君
摘要? ? 從2015年開始,吉林省樺甸市享受了地膜玉米重大農業(yè)技術推廣項目的優(yōu)惠政策,借助政策的扶持,在全市范圍內積極推廣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經過幾年試驗研究,探索出一整套適合吉林省東部冷涼半山區(qū)白漿土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新技術,包括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整地起壟、適期播種、栽培模式、查田補種、合理施肥、化控、病蟲草害防治、收獲及儲藏等方面內容,以供種植戶參考。
關鍵詞? ? 玉米;可降解地膜;栽培技術;白漿土;吉林樺甸
中圖分類號? ? S513.048? ? ? ? 文獻標識碼? ?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038-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樺甸市位于吉林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龍崗山脈北側,第二松花江上游,屬半山區(qū)大陸性季風氣候,旱田土質多為白漿土,占耕地面積的50%左右。白漿土質地細膩、黏重、通透性差,在早春不易發(fā)苗[1-2]。因地制宜推廣白漿土玉米可降解地膜覆蓋栽培技術能有效提高玉米品質,增加產量25%以上。推廣可降解地膜在白漿土玉米栽培中的應用優(yōu)勢效應:一是改善耕層生態(tài)環(huán)境,具體表現在休閑養(yǎng)地、提高地溫、減少土壤水分蒸發(fā)、改善土壤物理狀況、增加土壤有效養(yǎng)分與提高土壤肥力、抑制雜草、避免低溫冷害等方面;二是促進玉米生長發(fā)育、提早成熟,覆膜具有增溫作用,使玉米早出苗、壯苗早發(fā)、各生育期階段提前,從而使籽粒灌漿期處于適宜溫度范圍之內,使生育期相對較長的品種能在霜前安全成熟;三是提高產量,覆膜栽培使生育期較長品種能夠安全成熟,發(fā)揮了品種增產潛力。由于密度增加,單位面積有效穗數增加,群體的增產作用得到發(fā)揮,因而單位面積產量提高幅度較大。
推廣白漿土玉米可降解地膜栽培技術是樺甸市玉米栽培技術的重大改變,也是實現玉米提質增產、農民增收的有效途徑。通過在白漿土玉米田推廣應用此項新技術,使玉米成熟期提前10~15 d,含水量降低,糧質改善,徹底改變了玉米晚熟品種在樺甸市不能種植的歷史,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綜合生態(tài)效益均得到大幅度提高。
1? ? 品種選擇及種子處理
適區(qū)選用優(yōu)質、高產、多抗、耐密、芽勢強、增產潛力大、生育期127 d左右的品種。本區(qū)域適宜種植的品種有鐵研26、華單86、先玉335等。
播種前進行種子處理。一是曬種。播前10 d左右,選晴朗無風天氣將種子晾曬1~2 d。二是試芽。播種前15 d左右,進行發(fā)芽試驗。三是種子包衣。用60%吡蟲啉懸浮劑+6%戊唑醇進行包衣,可以有效起到防蟲殺蟲、防治病害的作用,促進苗齊、苗壯,提高產量[3]。
2? ? 整地起壟
4月15日以后,用旋耕機滅茬,實行三犁川起壟,并把玉米全生育期所需要的營養(yǎng)元素一次性施入壟溝內,隨起壟、隨鎮(zhèn)壓,注意保墑?;室钍疃?5~20 cm。
3? ? 適期播種
最佳播種期為4月20日至5月5日。采用手推式播種施肥器壟上等距播種,種子播在地膜內的濕土上。播種深度要一致,覆土均勻。株距單株為17 cm、雙株為33 cm,保苗6.6萬株/hm2以上。鎮(zhèn)壓后,播深為3~4 cm[4]。
4? ? 栽培模式
4.1? ? 采用“二空一”密植栽培模式
農民種植玉米壟距一般為60 cm,種植地膜玉米的壟距仍保持不變,實行常規(guī)起壟栽培。在播種時種2壟空1壟,空壟不施肥,進行休閑養(yǎng)地,也可種植一些早春作物。
4.2? ? 采用“雙壟覆膜”栽培模式
“雙壟覆膜”栽培方法就是將幅寬120 cm的聚乙烯可降解地膜直接覆蓋在新起的2條壟上。覆膜方法為在施肥、滅茬、旋耕起壟、藥劑土壤封閉之后,把地膜覆蓋在施入底肥的2條壟上。覆膜要求在無風天氣進行,將地膜拉緊、展平,緊貼地面,膜四周要用土壓實,膜上2條壟之間用土帶壓實。
5? ? 查田補種
出苗前及時檢查發(fā)芽情況,如發(fā)現粉籽、燒籽現象,及時用催芽玉米種子坐水補種。及時引苗,出苗后,到田間查看苗情,如有“頂蓋”現象,要及時劃膜把玉米苗引出,并用細土把劃膜處蓋嚴蓋實。
6? ? 合理施肥
根據測土配方施肥卡測定的數據,科學合理施肥,結合整地施優(yōu)質農家肥30~40 m3/hm2、磷酸二銨250~350 kg/hm2、硫酸鉀250~300 kg/hm2、尿素450~550 kg/hm2、生物菌肥80~100 kg/hm2。
7? ? 化控
在玉米全展葉8~10片時,噴施玉黃金、矮尊等化控藥劑,矮化植株防倒伏,促進早熟。
8? ? 病蟲草害防治
在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防治上,于發(fā)病初期用25%苯醚甲環(huán)唑乳油800~1 000倍液。
玉米螟主要釋放赤眼蜂進行防治。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達20%時,往后推11 d左右為第1次放蜂期,間隔5~7 d為第2次放蜂期,第1次放蜂10.5萬頭/hm2,第2次放蜂12萬頭/hm2。粘蟲選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將幼蟲消滅在3齡之前。對地老虎、蠐螬、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用40%毒死蜱乳油2.25 kg/hm2與75 kg/hm2細干土混拌均勻做成毒土,再與化肥混拌均勻一起施入即可。
用90%乙草胺2.5 kg/hm2+38%阿特拉津膠懸劑4 kg/hm2+72% 2,4-D丁酯0.75 kg/hm2兌水300~350 kg/hm2,在整地之后覆膜之前進行土壤封閉,防除雜草。封閉效果差的地塊有雜草拱出地膜外,可使用4%煙嘧磺隆1 500 mL/hm2,兌水300 kg/hm2,進行第2次除草。
9? ? 收獲及儲藏
適時收獲,初霜后7~10 d開始收獲。收獲標準:苞葉松散、乳線消失、籽粒脫水后表現出品種固有特征、在穗軸和籽粒之間產生黑色形成層。
儲藏要求:及時上架,杜絕地面堆放,籽粒含水量達到20%以下脫粒,脫粒后及時晾曬。分品種單收、單運、單堆放、單脫粒、單貯藏。根據市場行情適時銷售,既要增產又要增收。
10? ? 參考文獻
[1] 方向前,楊粉團,付稀厚,等.吉林省潤濕冷涼區(qū)玉米吉單198豐產高效栽培技術體系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8,24(4):199-202.
[2] 方向前,曹文明,丁紹文,等.吉林省濕潤冷涼區(qū)玉米優(yōu)質高產高效生產制約因素及對策[J].中國種業(yè),2013(4):40-42.
[3] 張欣鳳.糧飼兼用型玉米地膜覆蓋栽培技術[J].現代畜牧科技,2018(5):56.
[4] 唐明賢,鄧斌.普洱市冬玉米生物可降解地膜覆蓋高產栽培技術淺析[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8(4):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