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四海
(泗陽縣中醫(yī)院婦產科,江蘇 宿遷 223700)
分娩后大出血是產婦常見的術后并發(fā)癥,常發(fā)生于剖宮產分娩產婦,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胎兒健康。宮腔填紗是應用時間較長,較為保守的治療方法,治療機制是通過紗條壓迫患者宮腔出血點進行快速止血,為接下來的治療做好準備。本研究通過對本院治療的分娩后大出血案例進行研究,現(xiàn)分析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30例分娩后大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5例,對照組平均年齡(26.8±6.7)歲,平均孕周(38.9±9.1)周,平均出血量(1420±330)mL,孕次1~3次,初產次9例,經產次6例;實驗組平均年齡(26.6±6.8)歲,平均孕周(39.1±9.2)周,平均出血量(1410±340)mL,孕次1~3次,初產次10例,經產次5例。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符合醫(yī)院倫理學標準,且患者家屬已簽署同意書?;颊呔_診為產后大出血,已排除凝血功能障礙、子宮血管損傷、惡性腫瘤、器官疾病、活動性出血患者。
兩組患者均經靜脈給與抗生素。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止血,包括:產婦分娩后肌肉注射縮宮素(國藥準字:H34022979)10 U,同時給與欣母沛(國藥準字:H20120388);對患者子宮進行按摩和縫合止血治療。
實驗組患者在以上前提下進行宮腔填紗止血治療:①產婦分娩后,舌下含0.4 mg米索前列醇 (國藥準字:H20000668)進行止血治療。
②清理患者子宮腔,準備好滅菌紗條,紗條長度1~1.5m,寬4~6 cm,厚度為4層,紗條縫合采用7號絲線。
③使患者處于平臥狀態(tài),對其會陰部、陰道以及宮腔進行消毒;先進行子宮上端填塞,用卵圓鉗夾住紗條一端,經宮頸口塞入宮腔,(剖宮產術中直接從子宮下段切口處)從宮腔底部折疊紗條填塞至子宮下段切口,尾端留出5 cm左右紗布經宮頸口放入陰道,并更換卵圓鉗再進行子宮下段填塞,方法同上,在兩條紗布匯合后剪斷長度多余的部分,并用線縫合紗條,操作過程保證動作輕柔,按照順序填塞,保護宮頸、子宮內壁和子宮切口,且不能出現(xiàn)死腔。
④2小時后如果患者無出血發(fā)生進行切口縫合,并實時觀測患者生命體征、活動性出血量以及尿量。
⑤術后患者身體無異常,給患者服用米索前列醇藥物0.4 mg,間隔4 h給藥1次,根據(jù)患者宮縮適量增加次數(shù);
⑥術后1~2天后,緩慢將宮腔內填塞的紗條取出,記錄紗布數(shù)量防止遺漏,并對患者的出血情況進行觀察和記錄[1]。
①觀察比較兩組產婦分娩后2 h和24 h的平均出血量、住院時間。
②比較兩組產婦止血效果。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數(shù)×100%。
顯效:患者術后子宮可以正常收縮,無陰道出血等癥狀,生命體征和尿量正常;有效:患者術后子宮收縮情況改善,陰道出血減少,生命體征和尿量趨于正常;無效:患者術后子宮無法正常收縮,陰道出血較多,生命體征和尿量異常,出現(xiàn)心率過快、低血壓等癥狀。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檢驗結果通過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采用t檢驗比較,技術資料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在通過宮腔填紗止血后,產后2 h以及24 h出血量、住院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實驗組患者的止血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產婦分娩后極易出現(xiàn)產后大出血,尤其是剖宮產患者發(fā)生率較高。產后大出血是指在產婦產后24小時內,陰道分娩者出血量達到500 mL以上,剖宮產者達到1000 mL,由于出血量過大極易造成產婦死亡。產后出血的最終治療方法是子宮切除,但是由于子宮不僅有生育作用,還有內分泌功能,對女性身體健康至關重要,從產婦的身體健康角度出發(fā),采取安全有效快速的保守治療是臨床提倡的治療方向[2]。
表1 兩組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對比
表1 兩組患者出血量及住院時間對比
組別 n 產后2 h出血量(ml) 產后24 h出血量(ml) 住院時間(d)實驗組 15 59.88±32.65 118.42±35.16 7.2±1.8對照組 15 115.67±85.72 249.33±98.82 11.4±2.8 t 2.356 4.834 4.887 P 0.026 0.000 0.000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效果對比[n(%)]
本研究通過對患者采用宮腔填紗治療分娩后大出血,實驗組患者產后2 h和24 h平均出血量和住院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患者止血有效率達到了93.3%,顯著高于對照組53.3%,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產后大出血的治療過程中,宮腔填紗是技術較為成熟的止血方法,能夠迅速止血,且操作簡單,能夠為搶救產婦爭取時間,且有利于患者預后恢復。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服用的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能夠增加子宮收縮,改善子宮內膜細胞通透性,使游離鈣離子提高,從而提高子宮內壓,進行有效止血[3]。另一方面,米索前列醇能夠增加孕婦體內縮宮素的分泌,加強子宮的收縮能力,促進孕婦預后恢復。宮腔填紗在米索前列醇的配合下止血效果更具有持久性,從而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并保證患者的生活質量。常規(guī)止血方法安全性較低,容易造成止血無效而使產婦發(fā)生生命危險。
綜上所述,宮腔填紗治療分娩后大出血尤其剖宮產術中大出血效果顯著,安全性較高,操作方便,尤其對基層婦產科,及時轉診提供機會,具有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