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波 劉中永 楊光
摘 要: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選取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全日制大專生4 222名為研究對象,探討了體育生活方式與網絡成癮的相關關系,為今后從體育生活方式方面制定預防及改善高職學生網絡成癮的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與科學依據。結果表明: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網絡成癮流行率為111%,經過多因素調整后,健康自評、體育參與(體育人口)和體育支持(家人)是網絡成癮的獨立影響因素。培養(yǎng)良好體育生活方式可能成為預防網絡成癮或改善網絡成癮狀況的一種有效方式,如家人更加積極地鼓勵和支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等。
關鍵詞:高職院校;網絡成癮;體育生活方式;關系
中圖分類號:G8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808(2019)05-0092-05
Abstract:This paper used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methods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ports lifestyle in 4 222 students from students of Zaozhu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hich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formulating strategies to prevent or improve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from sports lifestyle in the futu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evalence of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students in Zaozhu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111% After adjustment of confounding factors, self-assessment of health, sports participation (sports population) and sports support (family) wer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Developing a good sports lifestyle can be an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or improve internet addiction For example, family members can be more active in encouraging and support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ports activiti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et addiction; Sports lifestyle; Correlation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17年8月,中國網民規(guī)模已經達到751億人。網民中認為自身依賴互聯網的有531%,其中比較依賴的占406%,而非常依賴的占125%。2018年6月19日,世界衛(wèi)生組織也將網絡游戲成癮列入《國際疾病分類》當中。這些都表明,網絡依賴,特別是網絡成癮己成為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而高職學生因其個體、家庭等諸多特點導致了其相對更容易形成網絡依賴或成癮。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研究證明運動干預可以有效治療網絡成癮,但具體運動方式與人群間的關系仍需進一步研究[1]。此外,體育生活方式作為一種生活習慣與高職學生網絡成癮間的關系也仍不明確。因此,本研究通過調查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的體育生活方式與網絡成癮狀況,為今后制定預防及改善高職學生網絡成癮,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引導高職學生形成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與科學依據。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2個年級(2016級、2017 級)的全日制大專生為研究對象,共計4 222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CNKI)及其它互聯網搜索有關學生以及社會其它群體的體育生活方式和網絡成癮的相關文獻60余篇。通過學校圖書館查找到有關體育生活方式、網絡成癮方面的書籍若干冊,為本研究的開展提供理論基礎。
122 問卷調查法
根據本研究的需要,自行編制調查表《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生活方式調查問卷》。問卷的信度(test-retest):隨機抽取棗莊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學生30名,在第一次填寫問卷兩周后再次填寫問卷。經統計學檢驗test-retest的相關系數為 r=0922(P<005)。問卷的結構效度、內容效度則是請東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教授和副教授組成評定小組對問卷進行評定。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 222份,回收問卷4 222份,有效問卷3 930份,有效回收率為931%。
(1) 體育生活方式問卷。本研究中所涉及的體育生活方式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1)體育認知通過兩個問題進行評估“您對自身健康狀況的評價”“ 您認為體育鍛煉對健康是否重要”;2)體育參與根據中國群眾體育現狀調查課題組對體育人口的概念與界定進行評估,其評定基本標準分為三個:①個體每周參加體育活動次數在三次及以上;②個體每次體育活動的時間在30min及以上;③個體每次體育活動的強度在中等及以上。當同時滿足3個標準時可以判斷為體育人口;3)體育社會支持又分為學校支持與家人支持,通過“學校體育活動開展是否對體育參與有影響”“ 家人的支持是否對體育參與有影響”2個問題分別進行評估。
23 體育生活方式與網絡成癮總分的線性相關關系
前文通過多因素邏輯回歸分析了體育生活方式與網絡成癮的相關關系,得到了各個因素與網絡成癮間的優(yōu)勢比。那么各個影響因素與網絡成癮總分間又是何種關系呢?對此,我們通過多重線性回歸的方法對高職學生體育生活方式與網絡成癮總分間的關系進行了統計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經過多因素的調整后,女性在網癮總分上比男性高226分,生源為農村的學生比來自城市的學生總分高115分,不吸煙的學生比吸煙的學生網癮總
分低335分,學生每月的生活費每增加100元就會導致網癮總分增加027分,健康自評為不好的學生比自評為好的學生的網癮總分高510分,沒有得到家人支持的學生比得到家人支持的學生網癮總分高431分,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體育人口)的學生比不經常參加體育人口的學生網癮總分低455分。
綜合前述結果我們可以看出,體育認知、體育參與和體育參與支持都是網絡成癮的獨立預防因素,即提高體育認知,增加體育參與成為體育人口中的一員,得到家人的體育支持可以作為今后預防網絡成癮或改善網絡成癮狀況的途徑之一。當然本研究也與其他網絡成癮研究在成癮率和成癮因素方面有一定的差異。究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將得分在68分及以上的高職學生劃分為網絡成癮人群,在有些研究中,為了增加網癮對象的人數以方便統計,將潛在網絡成癮者與網絡成癮者合并進行研究。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網絡成癮的定義不同,有些研究可能使用的是Young的網絡成癮量表[14],其優(yōu)點在于此量表有明確的臨床診斷依據,且簡單易于操作。其不足之處則是由于量表題目較少導致受試者自評時容易造成很大的評價偏差。此外,Young的網絡成癮診斷量表是從DSM-V中關于病理性賭博的臨床診斷標準改編而來,更家適合于臨床心理學研究,而若讓個體自評則其準確性和有效性容易受影響,這是本研究沒有選擇Young量表的重要考量之一?;谝陨蟽蓚€原因,可能導致了本研究與其他研究的差異,但這也是本研究的強處所在,研究樣本量的增加使我們可以對確診為網絡成癮的高職學生進行分析,而不必將潛在網絡成癮者勉強劃入網絡成癮人群進行分析,所以得出的結果也更加可靠有說服性。
24 研究局限
首先,本研究是橫斷面調查,探討了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學生網絡成癮和體育生活方式的現況及二者間的相關性。由于是橫斷面研究,沒有辦法判斷二者間的因果關系,未來需在此橫斷研究的基礎上進行隊列研究,從而進一步驗證高職學生網絡成癮的發(fā)病率以及和相關影響因素間的因果關系。其次,本研究的調查對象僅來自棗莊科技職業(yè)學院一所大專學校的學生,所以研究對象的代表性方面可能存在不足,將研究結果直接推廣到其他高職學校會出現一定偏移。在今后的橫斷或隊列研究中,應采取多中心分層抽樣的方法,從而使研究對象更加具有代表性。最后,本次調查研究主要想探討體育生活方式與網絡成癮的相關關系,所以在調查問卷制定過程中主要以網癮和體育生活方式問題為主,對學生個體其他生活習慣例如睡眠和飲食等沒有進行詳盡的調查。
3 結論和建議
31 結 論
(1)網絡成癮在高職學生中普遍存在,且不同特征高職學生的流行率不同,吸煙和高生活費的高職學生中網絡成癮的流行率更高。
(2)網絡成癮學生的體育認知(健康自評)較差,由于在網絡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身體和心理上存在健康問題。
(3)高職學生的體育參與(體育人口)程度不容樂觀,體育活動的參與次數不夠,體育活動強度不足,體育人口占比非常低,且這些在網癮學生中表現的更為明顯。
(4)體育社會支持(家人)是高職學生網絡成癮的保護因素,網絡成癮學生的家長往往不支持學生參與體育活動。
32 建 議
(1)通過舉行科普學習會等方式提高學生及學生家長的體育認知,認識到體育運動對身體及學業(yè)的重要性。
(2)家人不僅要提高體育認知,還應在此基礎上支持和督促學生參與到體育運動。
(3)學生還應科學選擇運動方式,培養(yǎng)運動興趣,堅持參與體育活動,成為體育人口的一員。
參考文獻:
[1] 楊樹紅, 郭正茂, 楊劍. 盤點與梳理:網絡成癮大學生的運動干預研究[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6, 34(3):85-89.
[2] Chen SH, Weng LC, Su YJ, et 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and its psychometric study[J]. Chin J Psychol ,2003(45): 279-294.
[3] Chih-Hung Ko, Ju-Yu Yen, Cheng-Fang Yen, et al. Screening for Internet Addiction: an Empirical Study on Cut-off Points for the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J]. Kaohsiung J Med Sci,2005(21): 545-451.
[4] 齊玉龍, 梅翠竹, 高恒, 等.安徽省普通醫(yī)學院校學生網絡成癮行為的現況調查[J].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12, 39(22):5882-5886.
[5] 于立群, 唐曉霞, 蔣守芳, 等. 醫(yī)學生網絡成癮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 現代預防醫(yī)學, 2009, 36(2):292-295.
[6] 網絡成癮量表在國內應用的文獻統計[J]. 中國健康心理學, 2014, 22(5) : 5793-5796.
[7] 宋建根, 許艷, 李源暉, 等. 蕪湖高校大學生網絡成癮與總體幸福感關系研究[J]. 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4, 35(5):691-693.
[8] 田雨普,程云峰,劉喜文. 20世紀末我國群眾體育的發(fā)展現狀[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1999, 17(61):1-6.
[9] 程風. 試論網絡成癮青少年的體育缺失[D]. 武漢:武漢體育學院, 2009: 23-24.
[10] 馬衛(wèi)東. 體育運動參與程度與大學生人格特征和社會適應能力的關系研究[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7(1):84-90.
[11] 張靖宇, 董艷嬌, 劉惠蘭. 在校生社會支持與網絡成癮的Meta 分析[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 24(9): 1324-1329.
[12] Yu L, Shek DT. Internet addiction in Hong Kong adolescents: a three-year longitudinal study [J]. Journal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 2013, 26(3): 10-17.
[13] 畢桂鳳. 影響哈爾濱市青少年家庭體育的因素分析[J]. 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 2010, 28(4):19-22.
[14] Young KS,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using the BDI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R]. The 105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1997.